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医学构建超声引导下关节穿刺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在循证医学指导下构建超声引导下关节穿刺的标准化护理流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骨科门诊超声引导下关节穿刺患者,将实施标准化流程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标准化流程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100例。比较实施标准化流程前后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超声引导下关节穿刺操作评分差值、关节穿刺操作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标准化流程后,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熟练程度、理论总分评分及总分5个方面的关节穿刺操作评分差值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肿胀评分、疼痛程度、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构建的超声引导下关节穿刺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操作理论及操作熟练程度,缩短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程度,避免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骨科 超声引导 关节腔穿刺术 标准化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SonixGPS导航超声(SonixTOUCH)是一款基于电磁信号的影像定位系统。与普通超声引导穿刺和徒手穿刺相比,GPS导航超声在预判穿刺路径、角度、实时监控穿刺过程、穿刺针尖位置及实现非同平面穿刺引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GPS导航超声穿刺具有实时定位、穿刺精准、操作简便灵活等特点。目前GPS导航超声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血管穿刺、经皮肾造瘘等各类临床穿刺中。

  • 标签: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定位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学习能力的骨髓穿刺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实习的112名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常规的骨髓穿刺教学培训;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骨髓穿刺教学培训。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对骨髓穿刺操作的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考官提问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学生对课程设计、课堂互动、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教师角色转变提高了本科生实践能力;骨髓穿刺模拟教学增加了学生对骨髓穿刺操作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骨髓穿刺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髓穿刺术 实践能力 教师角色 临床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关节穿刺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疼痛感、舒适度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门急诊注射室关节穿刺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穿刺后未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疼痛感、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局部渗液、肿胀人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经穿刺注射后加压包扎制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加压包扎法 膝关节腔穿刺 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和无名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再次经颈部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常存在困难。我们利用球囊辅助经皮穿刺(REcanalisation and balloon-oriented puncture for Re-insertion of dialysis catheter in nonpatent central veins,REBORN)对7例中心静脉病变严重的患者成功置入颈部长期透析导管,中无气胸、血胸、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导管功能良好。REBORN为建立困难透析通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肾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术 球囊辅助 透析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网络教学方式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腰椎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8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设为试验组,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腰椎穿刺技能培训;将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通过技能考核、问卷调查评价两组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在技能考核总成绩[(83.9±4.9)分比(83.3±5.2)分]、腰椎穿刺操作完成时间[(11.6±2.3)分钟比(11.8±2.5)分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率[67.5%(27/40)比60.0%(24/40)]等方面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在提高学习兴趣[92.5%(37/40)比75.0%(30/40)]和强化知识记忆[95.0%(38/40)比77.5%(31/40)]的教学方式认同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腰椎穿刺培训,能够实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当的技能考核总成绩、操作完成时间和教学满意率等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强化其知识记忆。

  • 标签: 网络教学方式 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月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由同一医师完成的135例US-FNAC患者的操作耗时及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按手术先后分9组(A~I组),每组15例定为一手阶段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比较各阶段的操作耗时、并发症及操作无效率。根据得出结果将135例患者分为前、中、后(X、Y、Z)3组,比较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结果在A组至I组进行两两对比统计学分析得出,在A~D组间操作耗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D组与E组间出现转折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而E~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 3组比较中,X组操作耗时明显长于Y组和Z组[分别为(6.23±1.38)min、(3.47±0.45)min、(3.21±0.45)min],X组与Y组和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7、23.15,均P<0.05),Y、Z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92,P=0.067)。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并发症及无效操作的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对于期望熟练掌握US-FNAC技术的超声医师,遵循对操作的全面认知和科学操作步骤,在指导下开展45例左右的US-FNAC后,可望快速安全越过学习曲线转折点。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电磁扰动系数(DC)在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价值。58例患者的术前电磁DC与术前血肿量呈正相关(r=0.809,P=0.001);血肿穿刺前、后的血肿变化量与DC变化值呈正相关(r=0.858,P=0.001)。DC在血肿穿刺治疗脑出血有效性的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提示,DC的最佳截断点为10.5(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5.7%),曲线下面积为0.92。电磁DC能较好地反映颅内血肿量以及血肿穿刺后血肿量的变化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超声辅助房间隔穿刺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7至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入选患者年龄均≥18岁且心电图明确记录存在房颤。根据是否采用了心内超声辅助穿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心内超声辅助X线行房间隔穿刺组(超声组)和X线辅助下行房间隔穿刺组(X线组)。记录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阵发房颤比例、再次消融比例、CHA2DS2-VASc评分、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末期内径)。记录两组患者首次出针的情况并计算成功率以及房间隔穿刺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房间隔穿刺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241例,其中超声组123例、X线组118例。入选患者的年龄为(62.5±8.0)岁,男性138例(57.0%),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135例(56.0%),再次消融的患者43例(17.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比例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的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61.7±4.9)% 比(63.0±4.4)%,P=0.02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48.0±2.9)mm 比 (47.0±3.4)mm,P=0.011]。超声组患者房间隔首次出针成功率高于X线组[94.3%(116/123)比79.7%(94/118),P=0.001],射线暴露时间短于X线组[(31.3±7.9)s比(124.8±35.7)s,P<0.001)],而房间隔穿刺时间较X线组长[(10.1±1.8)min比(8.2±1.3)min,P<0.001]。并发症方面,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误穿心包的发生率较低[0比3.4%(4/118),P=0.039],穿间隔后一过性ST段抬高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123)比1.7%(2/118),P=0.999]。结论心内超声辅助房间隔穿刺可有效提高房间隔穿刺准确度、缩短放射线暴露时间,安全、可行。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腔内超声检查 房间隔穿刺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后继发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诊治过程。患者男,23岁,因“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后6 d,术后出现咽痛、吞咽痛、呼吸困难加重2 d”就诊。经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之后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并成功治愈,随访3年患者无咽痛及出血,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Takotsubo综合征(TTS)又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常继发于严重的情绪或躯体(创伤、重症疾病等)应激。该文报道1例继发于肝囊肿穿刺后的TTS患者,提示常规医疗操作后甚至无明确诱因情况下出现突发胸痛、气喘、晕厥的患者,在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常见病因后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和造影等排除TTS可能。

  • 标签: Takotsubo心肌病 穿刺术
  • 作者: 刘鑫 徐栋 杨海宁 毛伟敏 郭振英 陈丽羽 邵智颖 刘俊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08期
  • 机构: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HI 96822 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美国夏威夷大学,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18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外科手术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四格表计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依据诊断"金标准",118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99例,不确定2例。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7例,良性病变29例,不确定2例。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7.9%、100.0%、100.0%、58.6%和89.7%。118例患者中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具有实时、操作简便、无放射线危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胸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膜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胸膜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病死率高、预后差。不同地区、不同感染单元(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不同人群的胸膜感染病原学各有特点,因而了解胸膜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传统的胸水培养阳性率低,新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包括16S rRNA技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借助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胸膜感染的诊断率,有利于在感染的早期确定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胸膜感染的治疗包括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积极的引流治疗、胸膜内药物的应用以及内科胸腔镜或手术治疗等。研究表明,胸腔内注射脱氧核糖核酸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药物用于治疗胸膜感染显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胸膜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治疗新进展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胸膜感染的诊断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胸膜腔 胸膜腔感染 病原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4例病理确诊为胰腺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cPNETs)患者的EUS影像特征及EUS-FNA检查结果。结果显示,14例cPNETs患者EUS声像图多为囊实性结构,表现为厚壁、低回声、有分隔、无壁结节,且均与周围界清。3例超声造影均为高增强影。单独依靠EUS肿瘤检出率为35.7%,单独EUS-FNA检出率为69.2%,EUS镜下表现结合FNA检出率为78.6%。提示cPNETs的EUS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但需结合FNA检查结果增加肿瘤检出率。

  • 标签: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造影 胰腺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FNA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靶向穿刺1~2针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北京医院收治的29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70(64~78)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1.00(6.63~16.52)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35.72(22.59~47.71)ml。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行双参数磁共振(bp-MRI)检查,中对bp-MRI诊断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3分病灶区域(主要病灶靶区)行经会阴MRI-超声认知融合靶向穿刺,靶向穿刺1~2针组织中即刻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然后行包含上述靶区的常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记录冰冻病理诊断时间、病理诊断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以相应靶区的常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以及病理分级分组的准确性。结果本组29例,共送检29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标本,诊断前列腺癌20例,阳性率69.0%,其中ISUP分级分组1组9例(45.0%),2组5例(25.0%),3组1例(5.0%),4~5组5例(25.0%);相同靶区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诊断前列腺癌22例,阳性率75.9%,其中ISUP分级分组1组6例(27.3%),2组11例(50.0%),3组1例(4.5%),4~5组4例(18.2%)。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0.9%(20/22),阳性预测值为100.0%(20/20),无假阳性诊断。相同靶区的ISUP分级分组方面,靶向联合系统穿刺病理相对快速冰冻病理升级2例,降级2例,病理分级吻合率为80.0%(16/20)。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时间为(11±2)min。25处标本成片质量满意,2处标本由于转运和取材过程中损耗变形,导致切片组织量较少;2处标本于快速冰冻组织包埋剂中低温冷冻送检,导致细胞破损影响镜下形态。结论前列腺穿刺中将1~2针靶向穿刺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具有可行性,诊断结果初步证实可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穿刺活检 快速冰冻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骶椎CT、MRI影像融合建模3D打印引导骶神经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拟行骶神经调控(SNM)的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与试验组(n=2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进行骶神经穿刺,试验组采用骶椎CT、MRI影像融合建模3D打印辅助骶神经穿刺。记录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成功所用时间、刺激器调试时间、刺激器最小起效电压、累计X线辐射剂量和术后疗效(二期转化)、并发症。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中刺激器调试时间、辐射剂量、最小起效电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15例和16例患者完成二期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757,P=0.384)。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2例,出血1例,试验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骶椎CT、MRI影像融合建模3D打印方法能安全引导SNM骶神经穿刺,相较于传统X线下透视穿刺定位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效率,减少中辐射剂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影像融合 3D打印 骶神经调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胸膜下肺部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膜下肺部疾病患者178例,其中男120例、女58例,年龄22~69(57.3±7.8)岁。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均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56例)和恶性组(122例),比较两组患者肺部病变超声声像表现的差异。观察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下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声像表现在形态、是否有空气支气管征、血流信号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病灶侧别、边界、内部回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一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6.07%(171/178),并发症发生率3.31%(6/178);诊断准确率93.82%(95% CI 89.21%~96.88%)、灵敏度90.98%(95% CI 84.44%~95.41%)、特异度100%(95% CI 92.32%~100%)、阳性预测值100%(95% CI 95.98%~100%)及阴性预测值83.58%(95% CI 72.77%~90.75%)。结论胸膜下肺部病变的超声表现可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信息,且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具有实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胸膜下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胸膜下肺部疾病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常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和肿瘤的分期,内镜下新型成像技术的应用使胸膜病变更易于观察。传统的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应用可弯曲钳夹检,获取标本小,组织结构挤压变形严重,耗时长,且部分组织获取困难。近年来,部分学者使用新的活检方式在内科胸腔镜下对胸膜病变进行活检,获得优质的病理标本。本文主要从冷冻、海博刀、IT刀及SB刀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使临床医师了解并应用胸膜活检的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后行前列腺癌根治的间隔时间对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的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70.11±5.01)岁,范围为60~79岁。根据前列腺穿刺后至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的间隔时间分为<7 d组(n=32)和6~8周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后尿失禁率,以及术后6个月的尿失禁率、术后勃起功能异常率、术后骨转移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非条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评价结局与暴露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5.00(174.50,193.50)]、[183.00(175.00,187.5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 8,U=512.0);<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平均中出血量分别为[185.50(177.75,205.25)]、[189.00(180.75,206.0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 9,U=512.0);<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00(11.75,16.00)]、[13.50(12.00,15.0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 7,U=522.5);<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8.75%、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 5,χ2=0.194);<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术后尿失禁率分别为6.25%、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随访6个月后,<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术后尿失禁率分别为6.25%、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 7);<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术后勃起功能异常率分别为9.38%、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7 d组和6~8周组患者的术后骨转移率分别为6.25%、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结论前列腺穿刺后短期(穿刺后7 d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不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后果,也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外科手术 前列腺穿刺 间隔时间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穿刺器联合加长Trocar建在全乳晕入路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全乳晕入路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66例,年龄22~58岁。采用可视穿刺器建四步法联合加长Trocar建技术35例为观察组;采用分离棒钝性分离法建技术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全乳晕入路建完成时间、皮下分离面积及不良事件(Trocar通道出血,以及术后皮肤感觉异常、皮脂腺囊肿形成、脂肪液化、局部淤血瘀斑等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建,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甲状腺全切、单侧甲状腺切除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建完成时间为(10.5±2.2)min,短于对照组的(30.5±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01);观察组皮下分离面积(65.05±5.04)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0.06±8.08)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 P<0.001)。观察组患者发生Trocar通道出血1例(2.86%,1/3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1例(31.43%,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02)。结论可视穿刺器联合加长Trocar应用于全乳晕入路镜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帮助者简单、快速、安全、有效地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全乳晕入路 可视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