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介绍胃腺功能解剖的基础上,阐述了胃酸、胃蛋白酶、胃黏液的功能和分泌调控机制。胃壁细胞分泌盐酸受神经、激素和旁分泌多种形式的复合调节,肠神经系统释放的乙酰胆碱、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和肠嗜铬样细胞分泌的组胺促进胃酸分泌,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是主要的负性调控多肽,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胃酸分泌。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最重要的生理性神经递质是胆碱能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有助于了解胃黏膜内外分泌功能,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的无创诊断方法。胃黏液的黏蛋白显著不同于肠道,其上皮前的胃黏液pH梯度对于胃上皮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对胃腺内外分泌功能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后果。

  • 标签: 胃黏膜 内分泌 外分泌 胃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黏膜切开活检(mucosal cutting biopsy,MCB)与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这两种方法对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组织病理诊断效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的40例SMTs患者。参照日本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原则上以EUS-FNA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如果EUS-FNA取样组织病理诊断不充分或技术不适宜,则采取MCB补充取样。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MCB与EUS-FNA的病理诊断效率。结果全部40例SMTs患者采用MCB和(或)EUS-FNA方法得到确诊。其中9例单独采用MCB方法诊断,24例单独采用EUS-FNA诊断,另外7例采用EUS-FNA、MCB联合诊断。因此,共16例患者采用MCB,31例采用EUS-FNA。MCB与EUS-FNA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14.7)min比(45.2±19.3)min,t=0.853,P=0.398]。两组总体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14/16)比80.6%(25/31), χ2=0.351,P=0.553]。两组各有2例异位胰腺无需免疫组化,其他病变免疫组化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9%(13/14)比58.6%(17/29),χ2=5.247,P=0.022]。结论MCB比EUS-FNA具有更好的免疫组化诊断率,是诊断胃SMTs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胃肿瘤 黏膜下肿瘤 黏膜切开活检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组织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胃黏膜巨大肥厚症较少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该病主要治疗措施为微创手术治疗及药物干预治疗。临床医师应熟悉该病影像学检查特征,及早诊断与治疗,使病人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笔者介绍1例胃黏膜巨大肥厚症的胃肠造影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并将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胃癌、淋巴瘤、胃间质瘤等鉴别诊断,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胃疾病 巨大肥厚症 诊断 治疗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内镜下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褪色病灶并行活检的4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边界、大小、部位、形态、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2例胃黏膜褪色病灶中,肿瘤性病变共33例(8.2%),其中高危上皮肿瘤(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23例(5.7%)。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病灶表面微血管和表面微结构均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表面微结构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长径<20 mm(OR=4.487,95%CI:1.776~11.332,P=0.001)、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OR=40.510,95%CI:1.610~1 019.456,P=0.024)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表面微结构异常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03,95%CI:0.000~1.587,P<0.001)。结论表面微结构异常、病灶大小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诊断 危险因素 褪色病灶
  • 简介:摘要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在临床工作特别是胃镜检查过程中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医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且好发部位靠近食管入口处,因此常常被医患所忽视。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HGMUE与咽喉反流症状相关,并因此开始对HGMUE加以关注,但是关于其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目前尚存争议。针对HGMUE临床症状的研究能够明确该病变与咽喉反流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GMUE的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疾病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 咽喉反流
  • 简介:摘要胃黏膜上皮的内镜下钳夹活检术病理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差异广泛存在,该差异包含病理升级和病理降级,尤其是病理升级对临床诊治、患者预后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胃黏膜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对临床治疗、预后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胃镜检查 内镜下钳夹活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差异
  • 简介:摘要1例9岁男童以面色苍白、脐周疼痛起病,辅助检查提示贫血,13C呼气试验阳性,胃镜可见炎症、溃疡,结合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PCR检测诊断儿童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仍有肿瘤病灶存在,予以化疗,预后良好。该病儿童少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无好转时需考虑此病,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PCR检查可明确诊断,低剂量化疗预后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合并服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他汀类药物的老年人因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致早期胃黏膜损伤的临床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3—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长期应用100 mg阿司匹林且合并服用ACEI/ARB或他汀类药物的老年人467例,按照胃镜结果分为胃黏膜正常组125例,慢性胃炎组199例和胃黏膜糜烂组143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吸收的SLCO1B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与胃黏膜正常组比较,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6.5±24.4)ml·min·1.73 m-2比(70.9±18.5)ml·min·1.73 m-2,OR=5.06,95%CI:2.14~11.51,P<0.01]是慢性胃炎组和胃黏膜糜烂组患者慢性胃炎危险因素;年龄[(78.5±10.1)岁比(71.5±9.6)岁,OR=1.33,95%CI:1.04~2.87,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史[14.0%(20/143)比5.6%(7/125),OR=2.41,95%CI:1.08~5.01,P<0.05]、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18.2%(26/143)比50.4%(63/125),OR=0.18,95%CI:0.11~0.31,P<0.0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5.8±23.1)ml·min·1.73 m-2比(70.9±18.5)ml·min·1.73m-2,OR=8.04,95%CI:3.02~22.6,P<0.01]和SLCO1B1*1b二倍体[42.0%(60/143)比24.0%(30/125),OR=2.64,95%CI:1.59~4.17,P<0.05]是胃黏膜糜烂危险因素。结论SLCO1B1*1b二倍体可能通过减弱ACEI/ARB类和他汀类药物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增加阿司匹林致胃黏膜糜烂的风险。年龄、胃/十二指肠溃疡史、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肾功能下降也是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胃黏膜 阿司匹林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正式出版,其中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病理诊断相关的一些概念、名称和病变类型有新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胃癌的前驱病变、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相关概念和类型的一些更新以及病理诊断标准,并和日本胃癌取材规约(第15版)相比较,提出目前胃黏膜肿瘤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实际问题和对策。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异型增生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GM)的病理分型和临床症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的HGM、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根据病理分型将HGM分为泌酸型、黏液型、混合型。分析HGM、RE、Barrett食管和CNAG,以及HGM不同病理分型临床症状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GM、RE、Barrett食管、CNAG患者分别为82、104、76、178例。泌酸型、黏液型、混合型HGM患者分别为22、20、40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RE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14.4%(15/104)、58.5%(48/82)比14.4%(15/104)、50.0%(41/82)比6.7%(7/104)、43.9%(36/82)比12.5%(13/104)],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的发生率均低于RE患者[分别为34.1%(28/82)比61.5%(64/104)、14.6%(12/82)比72.1%(75/104)、34.1%(28/82)比67.3%(70/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80、39.80、44.80、23.30、13.80、60.90、20.20,P均<0.01)。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Barrett食管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22.4%(17/76)、58.5%(48/82)比19.7%(15/76)、50.0%(41/82)比9.2%(7/76)、43.9%(36/82)比6.6%(5/76)],而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胸骨后灼热感的发生率均低于Barrett食管患者[分别为34.1%(28/82)比61.8%(47/76)、14.6%(12/82)比55.3%(42/76)、34.1%(28/82)比65.8%(50/76)、20.7%(17/82)比42.1%(3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00、24.80、31.00、28.60、12.10、28.90、15.80、8.40,P均<0.01)。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胸骨后灼热感,以及非反流症状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的发生率均高于CNAG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5.1%(9/178)、58.5%(48/82)比3.9%(7/178)、50.0%(41/82)比3.9%(7/178)、43.9%(36/82)比4.5%(8/178)、34.1%(28/82)比12.4%(22/178)、14.6%(12/82)比2.8%(5/178)、34.1%(28/82)比3.9%(7/178)、20.7%(17/82)比11.2%(20/178)、30.5%(25/82)比15.2%(27/178)、32.9%(27/82)比14.6%(26/178)、15.9%(13/82)比9.6%(17/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0、100.40、79.10、62.00、17.20、4.10、74.00、12.80、8.20、11.60、2.20,P均<0.01)。泌酸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均高于黏液型[分别为72.7%(16/22)比35.0%(7/20)、72.7%(16/22)比15.0%(3/20)、50.0%(11/22)比20.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4.10、4.10,P均<0.01);混合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黏液型[分别为72.5%(29/40)比35.0%(7/20)、72.5%(29/40)比15.0%(3/20)、65.0%(26/40)比20.0%(4/20)、62.5%(25/40)比15.0%(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0、17.70、10.80、12.10,P均<0.01)。结论临床伴有咽喉部反流症状HGM的病理分型可能为泌酸型或混合型,可服用抑酸药物或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进一步治疗。

  • 标签: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 食管反酸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术治疗经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后穿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FR,并在术后因穿孔接受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创面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总时间、缝合时间、术后(1、2、24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20岁。病灶平均直径1.70 cm,胃底2例、胃体3例,剥离后的创面平均直径4.30 cm;手术总时间平均91.40 min,平均缝合时间11.60 min,每例患者均只使用1根缝合线;术后2 h腹痛评分最高(3.20分),其次为术后1 h(2.20分)和24 h(1.20分);术后平均住院2.40 d;平均随访6.25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9.00分。结论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术治疗EFR术后黏膜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 穿孔 OverStitch缝合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上皮内瘤变是胃癌筛查过程中常见的胃黏膜病变,正确应对和处理胃黏膜癌前状态及病变,对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意义重大。本共识在前期关于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和防控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和分期、治疗、监测和随访4个方面切入,提出针对胃黏膜癌前状态及病变的诊治要点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从而实现胃癌发生的早期阻断和干预。

  • 标签: 癌前状态 胃黏膜 癌前病变 诊断 治疗 监测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是寄生于人类胃内的革兰阴性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的机制有多种,Hp感染后宿主很难通过先天免疫系统来清除。本文对胆固醇在Hp胃内生存中发挥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人胃黏膜细胞GES-1(gastric mucosal epithelial,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0,25,100,400,800和1600 μmol/L)的硫氢化钠(NaHS)分别作用于胃黏膜GES-1细胞24、48和72 h并按此分组,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内H2S的含量。结果MTT结果显示,浓度为800 μmol/L的NaHS作用胃黏膜细胞GES-1 24 、48、72 h时,增殖率分别为(97.67±5.03)%、(77.66±3.51)%、(63.00±2.00)%。浓度为1600 μmol/L的NaHS作用胃黏膜细胞GES-1 24、48、72 h时,增殖率分别为(89.67±7.51)%、(70.00±4.00)%、(54.00±2.00)%。ELISA结果显示,当浓度为800 μmol/L的NaHS作用胃黏膜细胞GES-1 24、48和72 h时,GES-1产生的H2S浓度分别分别为(8.73±0.44)、(13.22±0.86)、(17.31±1.05)μmol/L。当浓度为1600 μmol/L的NaHS作用胃黏膜细胞GES-1 24 、48、72 h时,GES-1产生的H2S浓度分别为(13.15±0.46)、(19.01±0.28)、(22.68±0.65)μmol/L。统计分析显示,当浓度为800 μmol/L和1600 μmol/L的NaHS作用胃黏膜细胞GES-1时,48 h作用组和72 h作用组与24 h作用组比较,胃黏膜细胞GES-1增殖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胃黏膜细胞GES-1产生的H2S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细胞的增殖与NaHS浓度呈负相关(r = -0.558,P<0.05),细胞产生的H2S浓度与NaHS浓度呈正相关(r=0.868,P<0.05),且细胞的增殖与细胞产生的H2S浓度具有负相关(r =-0.863,P<0.05)。结论浓度为800 μmol/L和1600 μmol/L的NaHS能诱导GES-1细胞产生H2S,抑制GES-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

  • 标签: 硫化氢 硫氢化钠 胃黏膜细胞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黏膜菌群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8年1至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就诊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的5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下表现及病理分为慢性胃炎组及十二指肠溃疡组,提取胃黏膜菌群DNA,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分析两组间α多样性差异和β多样性差异,比较两组在各分类水平相对丰度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57例患儿中慢性胃炎组42例[年龄(9.3±2.8)岁,男22例、女2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5例[年龄(11.1±3.3)岁,男9例、女6例]。慢性胃炎组胃黏膜菌群α多样性指数中Chao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组(217±50比183±64,t=2.088,P=0.009;218±47比192±76,t=1.566,P=0.016),β多样性指数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可显著区分两组(相似比分析R=0.304,P=0.028)。主要的菌属中慢性胃炎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有6个菌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普雷沃菌属[0.190%(0.008%~1.983%)比0.021%(0.005%~2.398%),Z=-2.537,P=0.011]、拟普雷沃菌属[0.097%(0.010%~0.813%)比0.015%(0.003%~0.576%),Z=-2.492,P=0.013]、嗜血杆菌属[0.109%(0.004%~0.985%)比0.014%(0.004%~0.356%),Z=-2.900,P=0.004]、奈瑟菌属[0.074%(0.004%~0.999%)比0.024%(0.003%~0.255%),Z=-2.718,P=0.007]、链球菌属[0.166%(0.008%~1.869%)比0.045%(0.006%~0.879%),Z=-2.537,P=0.010]和微杆菌科的一个未分类菌属[0.214%(0.060%~1.762%)比0.117%(0.010%~0.954%),Z=-2.120,P=0.034]。线性判别分析(LDA)显示在属水平十二指肠溃疡组胃黏膜菌群只有普雷沃菌属显著富集(LDA=2.90,P=0.010),而慢性胃炎组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及嗜血杆菌显著富集(LDA=2.83、2.82、2.79,P=0.011、0.007、0.004)。结论Hp感染时十二指肠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胃黏膜菌群差异明显,Hp可能与胃黏膜菌群改变共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十二指肠溃疡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助于在长径<5 cm的胃黏膜下肿瘤(SMT)中鉴别胃肠间质瘤(GIST)和良性肿瘤的CT特征,构建一种简易实用的CT评分法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SMT;(2)具有治疗前胃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2)在CT检查前接受过相关治疗;(3)CT显示长径≥ 5 cm。根据以上标准,于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4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作为基本数据集,其中GIST组31例,良性SMT组11例(7例平滑肌瘤和4例神经鞘瘤);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6例作为验证数据集,其中GIST组48例,良性SMT组18例(7例平滑肌瘤,1例黏膜下炎性息肉,10例神经鞘瘤)。观察及测量的CT征象为:肿瘤发生位置、肿瘤长径、生长模式、边缘是否规则、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增强是否均匀、动态增强模式、是否伴有坏死、溃疡、钙化及病变周围肿大淋巴结等。比较基本数据集中GIST组与良性SMT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确定可区分GIST与良性SMT的指标,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征的简单累加数作为其评分,构建一种简易评分分类方法。然后,利用验证数据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该评分法诊断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年龄>46.5岁、非贲门位置、边缘不规则、平扫CT值<45 HU、静脉期不均匀强化、有坏死、无瘤周肿大淋巴结7个临床及CT特征,可提示GIST的诊断(P<0.05);每个特征赋值1分,构建GIST评分法。经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当临界值取3~4之间时(即0~3分提示为良性SMT,4~7分提示为GIST),基本数据集内42例患者均能被正确诊断。采用上述简易评分法,对验证数据集患者(66例)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其诊断GIST的AUC为0.97;当临界值取3与4之间时,诊断GIS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72%、91%、100%和92%。结论基于CT构建的胃小SMT简易评分法能够在术前准确区分GIST和良性SMT。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黏膜下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特点。方法2017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的177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量表(GERD-Q)评分结果分成2组,即HGMUE组(GERD-Q<8分,n=101)和HGMUE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组(HGMUE+GERD组,GERD-Q≥8分,n=76),对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177例HGMUE患者中,男111例(62.71%)、女66例(37.29%),合并GERD 76例(42.94%)、未合并GERD 101例(57.06%),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54.24%(96/177)],其次为咽部异物感[48.59%(86/177)]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48.59%(86/177)]。HGMUE组中,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42.57%(43/101)],其次为咽部异物感[33.66%(34/101)]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27.72%(28/101)];HGMUE+GERD组中,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的发生率最高[76.32%(58/76)],其次为持续清嗓[69.74%(53/76)]和咽部异物感[68.42%(52/76)]。共检出177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胃镜下通常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少数稍凸出周边平面,单发132例(74.58%)、2处病灶38例(21.47%)、3处及3处以上病灶7例(3.95%),小病灶(最大直径<0.5 cm)37处(20.90%)、中等大小病灶(最大直径在0.5~1.0 cm)74处(41.81%)、较大病灶(最大直径>1.0 cm)66处(37.29%)。有30例[16.95%(30/177)]接受了活检组织学检查,胃底腺为主型15例[50.00%(15/30)]、幽门腺为主型8例[26.67%(8/30)]、混合型6例[20.00%(6/30)]、剩余1例[3.33%(1/30)]为鳞状上皮,20例[66.67%(2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10例[33.33%(1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阴性。结论HGMUE多见于男性患者,可合并亦可不合并GERD,其中合并GERD者更易发生咽喉反流。内镜下胃黏膜异位斑多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以单发为主,多为中等及较大病灶。组织学分型以胃底腺为主型,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多见,推测酸分泌可能是导致咽喉症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咽喉反流 酸分泌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上皮内瘤变是胃癌筛查过程中常见胃黏膜病变,正确应对和处理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对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意义重大。本共识在前期关于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和防控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和分期、治疗、监测和随访4个方面切入,提出针对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诊治要点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从而实现早期阻断和干预胃癌发生。

  • 标签: 癌前状态 癌前病变 胃黏膜 诊断 治疗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黏膜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鹤壁市中医院经内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明确其胃黏膜病理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辩证分型判定,观察分析中医症候分布规律,分析患者中医症候分布与胃黏膜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78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肠上皮化生程度:轻度156例,中度112例,重度110例;异型增生:轻度67例,中度164例,重度147例;患者经中医证型评估检出占比居前5位的分别为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和胃络淤阻证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程度以轻度为主,胃络淤阻证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程度以中度为主,胃阴不足证则以重度肠上皮化生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轻度异型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中度异型增生占比最高,胃阴不足证患者的重度异型增生占比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胃黏膜病理特征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胃炎 中医证候 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