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月经期双侧腰部持续性钝痛,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0.3 g,3 h后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173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33.0 ml/(min·1.73 m2),血尿素10.7 mmol/L,血尿酸428 μmol/L。考虑为布洛芬相关急性肾损伤。予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1次/d和对症治疗。14 d后复查,血清肌酐89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84.1ml/(min·1.73 m2),血尿素8.0 mmol/L;21 d后,血清肌酐78 μmol/L,血尿素3.9 mmol/L,血尿酸313 μmol/L。

  • 标签: 消炎药,非甾体 布洛芬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1例22岁男性因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复发,在既往丙戊酸镁缓释片500~750 mg/d和富马酸喹硫平400~600 mg/d治疗的基础上,将丙戊酸镁缓释片剂量增加至1 000 mg/d,继续富马酸喹硫平600 mg/d治疗。17 d后,患者突发腹痛,急查血淀粉酶4 710 U/L,脂肪酶649 U/L,尿淀粉酶9 116 U/L;腹部CT检查示胰腺周围模糊。考虑为丙戊酸镁缓释片诱发急性胰腺炎。停用该药,继续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同时给予禁食、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和头孢他啶等对症支持治疗。3 d后患者腹痛症状基本消失,10 d后复查血淀粉酶101 U/L,脂肪酶118 U/L。

  • 标签: 丙戊酸 双相情感障碍 胰腺炎
  • 作者: 苏红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靖江 214500
  • 简介:最近几年,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问题,欧洲联盟都停止了其在欧洲的市场上的出售,到现在为止,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缓释制剂的安全方面的报导还很少。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曲马多-对乙酰氨酚酯类缓释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阐明其在临床上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上的临床安全评估及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制剂;安全性研究
  • 简介:摘要青光眼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目前眼压仍然是唯一可控因素。药物疗法以常规滴眼液局部给药为主,但其存在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患者用药方法不当及依从性低等问题。近年来,药物缓释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持续进展,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植入性DDS可分为可降解型和不可降解型,可使药物在眼内的有效浓度保持较长时间,尤为适用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眼部疾病。近年来有5个新青光眼药物缓释装置(贝美前列素持续释放植入物、曲伏前列素延长释放植入物ENV515、曲伏前列素植入物iDose、曲伏前列素泪点栓、拉坦前列素泪点栓系统)投入临床试验。(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85-289)

  • 标签: 青光眼 药物缓释系统 眼压
  • 简介:摘要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3次自行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0.5 g、1次/d,用药后均因出现呕吐或伴腹泻自行停药,最后1次用药4 d,停药3 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和乏力。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2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6 U/L、碱性磷酸酶(ALP)276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369 U/L、总胆红素(TBil)383.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69.9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等原因后,考虑患者为二甲双胍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和茵栀黄颗粒治疗。11 d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乏力程度减轻,实验室检查示ALT 225 U/L、AST 89 U/L、ALP 215 U/L、γ-GT 291 U/L、TBil 86.1 μmol/L、DBil 44.6 μmol/L。

  • 标签: 二甲双胍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疼痛是人类的生命体征,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同时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与最难以忍受的症状,癌症相关疼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控制疼痛是保障患者根本权益最重要的措施,身为医务工作者也有职责与义务尽可能地降低疼痛发生率与疼痛程度。阿片类药物是目前癌症相关疼痛治疗的基石,目前各大指南均推荐对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进行初始滴定,本文对阿片类药物滴定相关概念、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癌痛 阿片类药物 即释 缓释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载左氧氟沙星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体外药物释放特点,并探讨1-(3-二甲氨基)丙基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交联对其载药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在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中获取的角膜基质透镜,采用高质量浓度氯化钠(NaCl)联合核酸酶制备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随机分为正常组、0.5%左氧氟沙星组、3%左氧氟沙星组和5%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个,正常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载药各组将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分别浸泡于质量分数0.5%、3%、5%左氧氟沙星溶液中3 h进行载药实验。采用EDC与NHS 5∶1混合液对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进行交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随机分为非交联组、0.01 mmol EDC组、0.05 mmol EDC组和0.25 mmol EDC组,按照分组将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浸入不同浓度EDC/NHS中交联4 h,然后浸于3%左氧氟沙星溶液中进行载药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载药角膜基质透镜缓释的药物质量浓度;以光谱扫描法测定各组角膜基质透镜透光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载药后1、7、14、21 d,0.5%、3%、5%左氧氟沙星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释放的药物浓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和0.25 mmol EDC组释放的药物浓度均高于非交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0.05 mmol EDC组各时间点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最高。所有交联组的药物缓释时间可达21 d,随时间延长各组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交联组和正常组透镜平均透光率分别为(88.68±1.19)%和(91.5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的平均透光率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交联后透镜的胶原纤维间空隙缩小,纤维排列紧密,以0.25 mmol EDC组最明显。结论EDC/NHS交联能提高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载药效果,可能与胶原纤维空隙缩小有关。载药交联脱细胞角膜基质透镜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缓释效果。

  • 标签: 角膜基质透镜 药物缓释 脱细胞 交联 左氧氟沙星
  • 作者: 李阳阳 杨英杰 刘诫 杨昭 杜鹏翀 赵亮 李温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53000,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100029,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530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53000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氯化镁(MgCl2)微米缓释抗钙化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方法联合应用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盐、DNA/RNA核酶对绵羊颈动脉行脱细胞处理,制成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支架,HE染色,电镜下观察脱细胞情况和血管支架性能。采用复乳法超声破碎高速搅拌挥发法,制备载有MgCl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颗粒。检测缓释微球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率)及测出缓释曲线。应用碳二亚胺盐酸盐/琥珀酸亚胺(EDC/NHS)交联人工小口径血管,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载有MgCl2的微米缓释微球与血管支架结合,电镜下观察结合情况。检测标本血管厚度、拉力强度和压力承受值。结果羊颈动脉经脱细胞处理后能去除各类细胞,并保持支架原有性能。载有MgCl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粒径(1.31±0.02)μm,相对均匀,微球颗粒包封率82.79%,载药量(率)2.98%,25天内存在缓慢释放,释放率达81.08%。载有MgCl2的缓释微球颗粒与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能有效紧密结合。结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成的载有MgCl2的缓释微球颗粒可缓释镁离子,这为构建抗钙化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 抗钙化 氯化镁 缓释微球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的不同转换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转换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稳定期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的101例肾移植受者资料,男性62例,女性49例,年龄19~69岁,转换时按照等剂量转换和增加剂量转换两种方案进行分组,先对比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后的变化,再根据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不同转换剂量,将受者分为两组:按照1∶1转换组受者55例;按照>1∶1(1∶1.2~1∶1.4)转换组受者46例。比较两组间转换后各项临床指标,如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尿白细胞、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空腹血糖(glucose,Glu)等。结果从数值变化趋势来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后药物剂量/变异趋势更小,血药浓度更平稳。在按1∶1和1>1初始剂量进行转换的两个亚组中,1∶1转换组剂量/血药浓度变化趋势上显得更平稳一些,但长期观察两组无区别。转换为缓释剂型后1周、3个月时Scr更低(P<0.05),并且2周时BUN更低(P<0.05)。此外,转换后5个月时,ALT及AST均较普通剂型明显改善(P<0.05)。在2周、3周时U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2周时,Hb较普通剂型明显改善(P<0.05)。ALP、ALB、Glu等各个时间点和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照1∶1转换组中,肾功能有改善趋势。2周时,BUN较转换前降低;1周和3周时,Scr较转换前降低(P<0.05)。此外,按照1∶1转换组在肝功能方面也有改善趋势。1周和5个月时,ALT较转换前降低(P<0.05)。然而,两不同剂量转换组各个时间点的AST、ALB、ALP、Glu、尿白细胞及血清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后较转换前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具有与普通剂型相同的安全性及疗效,并可改善个体内药物变异度。将普通剂型转换至缓释剂型时应考虑个体化差异,合理监测谷浓度并结合临床各项指标调整剂量。

  • 标签: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因尿急、尿痛,自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1次/d)和前列欣胶囊(2 g、3次/d)。服药25 d后,出现皮肤瘙痒、深茶色尿、恶心、乏力、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26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3 U/L,总胆红素(TBil)155.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4.7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80.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61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84 U/L。肝穿刺结果提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诊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上述2药有关。停用上述2药,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停药42 d复查结果示ALT 368 U/L,AST 179 U/L,TBil 504.9 μmol/L,DBil 382.8 μmol/L,IBil 122.1 μmol/L,ALP 201 U/L,γ-GT 58 U/L。停药91d:ALT 78 U/L,AST 62 U/L,TBil 138.1 μmol/L,DBil 118.2 μmol/L,IBil 20.2 μmol/L,ALP 140 U/L,γ-GT 31 U/L。停药135 d肝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坦索罗辛 前列欣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功能稳定受者中,五酯胶囊在他克莫司普通剂型向缓释剂型转换中对个体内变异度(I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肾移植手术且由他克莫司普通剂型向缓释剂型转换的158例肾功能稳定的受者,药物转换前后随访3个月。根据药物转换时是否使用五酯胶囊,分为佐剂组53例和非佐剂组105例,比较两组药物转换前后的IPV[(血药浓度与平均值差值/血药浓度平均值)×100],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剂量变化。结果佐剂组和非佐剂组转换前后他克莫司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佐剂组(3.6±1.1)mg/d和(3.5±1.2)mg/d,P=0.237;非佐剂组(2.7±1.2)mg/d和(2.7±1.3)mg/d,P=0.117],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佐剂组IPV下降约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非佐剂组IPV下降约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佐剂组转换后五酯胶囊使用剂量增加2例(3.77%),无变化34例(64.15%),减少17例(32.08%),转换前后五酯胶囊使用变化与他克莫司剂量变化无相关性(r=0.230,P=0.097)。结论五酯胶囊的使用减弱了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转换对浓度变异度的改善效果,肾功能稳定受者不使用五酯胶囊在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后获益更大。

  • 标签: 肾移植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细胞色素P-45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抗抑郁药多塞平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标准治疗组(标准组)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抗抑郁药多塞平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药剂量、爆发痛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癌痛控制,总体有效率为88.0%(44/50),其中标准组有效率为84.0%(21/25),联合组有效率为92.0%(23/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标准组和联合组爆发痛发生率分别为60.0%(15/25)和32.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47);两组发作次数分别为(1.0±0.2)次和(0.4±0.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2,P=0.026)。标准组和联合组羟考酮缓释片的用量分别为(36.4±2.6)mg和(26.0±2.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P=0.004)。标准组Karnofsky评分升高(13.2±1.6)分,联合组升高(16.8±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6,P=0.194)。标准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便秘、呕吐和尿潴留;联合组主要有口干、恶心、便秘和呕吐,经过对症处理均可耐受。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多塞平治疗重度癌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尤其是可以降低爆发痛发生率和发作次数,并减少羟考酮用量。

  • 标签: 肿瘤 癌痛 羟考酮 多塞平 姑息疗法
  • 简介:摘要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LNG-IUS) 是国内常见的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之一,具有单纯孕激素避孕药具和IUD的特性,具有长效、可逆、安全的避孕效果,并在临床上被用于辅助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性”和“避孕”是人类繁衍的必修课,随着健康水平的提升,女性在选择避孕措施的同时更加关注性生活质量及生殖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重点探讨LNG-IUS作为含激素的IUD对使用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水凝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与玻璃体类似的光学和流变性,能比较容易地进行玻璃体注射,且具有药物缓释的特点,可以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缓释系统载体应用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种类型的水凝胶载体在动物模型中研制成功,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水凝胶,其中一些可在眼内持续释放贝伐单抗、康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最长达90天,且眼内无明显炎性反应。抗VEGF药物从水凝胶中的释放一般经过初始释放阶段、扩散释放阶段和降解释放阶段。如何控制其在水凝胶中的缓释速率、提高载药量以及延长水凝胶在玻璃体内的降解时间等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30-334)

  • 标签: 水凝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药物缓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内地塞米松缓释植入物(傲迪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应用玻璃体内植入傲迪适治疗的17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植入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心区厚度及并发症。结果植入前视力(BCVA,logMAR)为0.93±0.70,植入后1、2、3、4、5、6个月依次为0.55±0.49、0.47±0.48、0.48±0.48、0.53±0.65、0.46±0.53、0.41±0.51,植入前与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0,P=0.000),植入后各时间点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前视网膜中心区厚度为(640.72±181.80)μm,植入后1、2、3、4、5、6个月依次为(318.39±143.54)μm、(234.44±85.71)μm、(367.00±178.61)μm、(321.83±137.67)μm、(288.94±121.55)μm、(271.72±111.96)μm,均较植入前明显降低(F=6.347,P=0.000);植入后3个月视网膜中心区厚度较植入后2个月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余各随访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有11只眼黄斑水肿复发,平均复发时间(3.27±0.65)个月,未发生眼部或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植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水肿并提高视力。

  • 标签: 黄斑水肿,继发性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辅助局部缓释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青春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青春期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前20例为观察组、后2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牙周机械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观察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缓释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两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牙龈疼痛评分(VAS)、生存质量评分(SF-36)、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I、GI、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PLI、GI、SB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TNF-α、IL-6、IL-8分别为(2.89±0.41)ng/L、(1.33±0.12)ng/L、(5.16±1.04)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00±0.20)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为(123.00±7.0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配合派丽奥软膏能更好的控制青春期牙龈炎的炎症,减少复发,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青春期牙龈炎 局部缓释药 牙周机械治疗 炎症反应 生存质量 疼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