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dyfix固定装置在老年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SBRT的63例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固定方式分为Bodyfix联合真空袋固定装置组(Bodyfix组,20例)和4D呼吸门控技术联合真空袋固定装置组(真空袋组,43例)。每次治疗前使用锥形束CT(CBCT)进行位置验证,记录水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线性和旋转误差。结果Bodyfix组在X、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7 mm(1.3 mm,3.0 mm)、4.6 mm(4.3 mm,5.3 mm)、1.3 mm(0.8 mm,2.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46±0.04)°、(-0.48±0.05)°、0.64°(0.38°,1.07°);真空袋组在X、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分别为2.1 mm(1.6 mm,3.3 mm)、2.8 mm(1.8 mm,3.7 mm)、3.0 mm(2.3 mm,3.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9±0.04)°、(-0.70±0.04)°、0.64°(0.42°,0.86°)。两组Y、Z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和X、Y方向上的旋转误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0.007)。结论与4D呼吸门控技术相比,Bodyfix固定装置的X、Y方向旋转误差和Z方向线性误差更小,可作为老年肺癌患者SBRT体位固定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肺肿瘤 立体定向放疗 Bodyfix固定装置 呼吸门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在成人急诊科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双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加寸带固定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8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程度、口腔清洁程度、面部皮肤过敏及损伤情况、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气管移位率为轻度11.2%(11/98),中度5.1%(5/98),对照组为轻度24.2%(15/62),中度14.5%(9/62),重度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021,P<0.01);面部皮肤过敏及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1%(6/98),0,对照组为24.2%(15/62),11.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48,P<0.01)。试验组舒适度评分为(1.05 ± 1.01)分,对照组为(2.10 ± 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920,P<0.01)。结论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应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其视觉美观,且牢固性、舒适性好,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器 经口气管插管 "双固定"法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在成人急诊科危重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双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加寸带固定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8例作为试验组,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程度、口腔清洁程度、面部皮肤过敏及损伤情况、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气管移位率为轻度11.2%(11/98),中度5.1%(5/98),对照组为轻度24.2%(15/62),中度14.5%(9/62),重度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021,P<0.01);面部皮肤过敏及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1%(6/98),0,对照组为24.2%(15/62),11.3%(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48,P<0.01)。试验组舒适度评分为(1.05 ± 1.01)分,对照组为(2.10 ± 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920,P<0.01)。结论新型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双固定"应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其视觉美观,且牢固性、舒适性好,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器 经口气管插管 "双固定"法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9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1.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伤3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B型2例,ⅢAC型2例,ⅢAB型3例,ⅢBC型1例,Ⅳ型1例。闭合性骨折8例,按AO闭合软组织损伤分级:Ⅰ级5例,Ⅱ级3例;开放性骨折1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为Ⅲb型,该患者清创后行皮瓣修复创面。所有患者均在一期(8例)或二期(1例)手术过程中应用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协议评定疗效等。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男性患者为79~93分(平均84.7分),优6例,良1例;女性患者为82~91分(平均86.5分),优1例,良1例。末次随访时根据ASAMI协议评定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3 d即可下床行康复锻炼。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型跟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其具有解剖构型、内置物占位少、术后第3天即可下地部分负重进行康复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比较主动呼吸控制(ABC)技术与自由呼吸(FB)模式配合bodyfix固定装置在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40例胸部肿瘤行SBRT患者,均分为ABC组和FB组。两组采用bodyfix固定装置固定后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得到左右、头脚、前后方向平移误差。校正摆位误差后SBRT同时逐弧行分次内CBCT并配准,直至治疗结束。结果ABC组患者配准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21)、(0.28±0.21)、(0.21±0.24) cm,FB组的分别为(0.31±0.22)、(0.32±0.21)、(0.37±0.23) cm (均P<0.05)。心脏V30Gy、患侧肺V20Gy、V30GyABC组患者明显低于FB组患者(0.31%∶7.35%、24.5%∶32.9%、19.5%∶25.8%,均P<0.05)。结论ABC技术配合bodyfix固定装置在胸部肿瘤SBRT中可能优于FB模式,建议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主动呼吸控制 自由呼吸 bodyfix固定装置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俯卧盆腔固定装置对妇科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放疗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共20例,每位患者均采取两种方法勾画外轮廓,第1种仅包含患者轮廓,第2种包含患者轮廓和固定装置。每例患者在放疗计划系统(TPS)中分别用两组轮廓计算相同的7野调强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计划相减来比较不带固定装置计划Planwithout和带固定装置计划Planwith间剂量学差异。在仿真人模体中使用EBT3胶片验证实际点剂量,并分别比较其与上述两个计划剂量的差异。结果Planwith的靶区100%、98%处方剂量的覆盖体积V50 Gy、V49 Gy和均值Dmean分别下降了19.75%、7.99%和2.54%(t = 8.96、10.49、22.09,P<0.01);皮肤的V40Gy、V30Gy、V20Gy、V15Gy和Dmean分别上升了51.79%、51.05%、45.72%、33.63%和10.80%(t = -2.54、-5.63、-15.57、-24.06、-13.88,P<0.01);其他危及器官无显著性变化。仿真人模体中EBT3胶片点剂量测量结果提示,腹盆部皮肤剂量约增高了37.24%(t = 10.86,P<0.01)。结论俯卧盆腔固定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小肠的低剂量,但其引起的射线衰减会使得放疗计划靶区的覆盖下降、腹盆部皮肤剂量陡增,尤其是需要照射腹股沟和会阴区的患者。

  • 标签: 妇科肿瘤 放射治疗 俯卧位固定装置 剂量分布 仿真人模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足部简易固定装置在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断层骨显像辅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30例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足部断层骨显像发现足部骨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83(65.9±9.8)岁。采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15例,使用足部固定装置;对照组15例,不使用足部固定装置,采用常规体位摆放肢体。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侧别等基线资料。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足部扫描长度、扫描时间、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融合时X、Y、Z轴三个方向的偏差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变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的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95.6°±4.1°)小于对照组(12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7,P<0.001);观察组足部扫描长度较对照组减少27.6%、扫描时间缩短27.8%、CT辐射剂量减少24.1%,分别为(15.2±1.4)和(21.0±1.8)cm、(6.89±0.63)和(9.54±0.79)s、(28.6±2.0)和(37.7±2.9)mGy·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2、-10.08、-10.16,P值均<0.001);两组间图像融合的偏差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3、-0.57、-0.13,P值均>0.05)。结论该足部简易固定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融合质量的情况下得到足的标准解剖位图像,并能降低患者所受CT辐射剂量。

  • 标签: 诊断显像 固定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带骨内血管的舟骨可视化数字模型研究镍钛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对舟骨内血供的影响。方法对12例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微型CT(Micro CT)扫描并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分析重建数据,并与三种内固定装置的数字模型进行重建比较。结果本研究将带血供的舟骨可视化数字模型与三种内固定装置结合,重建了复合模型,构建了舟骨滋养动脉安全区。其中镍钛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具有血管干扰小的特点。结论该数字模型能直观地用于内固定器的研究,三种内固定器均位于腕舟骨滋养血管安全区,其中镍钛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比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对骨内血管的干扰小。

  • 标签: 舟骨 内固定器 血管灌注 微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留置敷贴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固定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某三级医院输液室输液的2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7例)与试验组(109例)。试验组患儿采用多功能留置敷贴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留置自带透明贴膜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留置时间、留置脱出或移位、敷贴卷边、皮肤破损及胶布残留的情况,比较两组的静脉输液配合度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留置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置脱出或移位、敷贴卷边、皮肤破损及胶布残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留置敷贴牢固性强,能减少皮肤破损,延长静脉留置留置时间,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推荐应用于小儿临床护理中。

  • 标签: 革新推广 儿童 静脉输液 多功能留置针敷贴 外周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
  • 作者: 张明珠1,邓慧1,冷娟娟2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1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江西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自制的留置保护套在河面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2021年11月在我院颌面骨科住院行静脉输液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保护套,对照组使用常规自粘性透明敷贴,观察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及静脉炎,液体渗漏,导管松脱,敷贴卷边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静脉炎、液体渗漏、导管松脱及敷贴卷边,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保护套制作简单、方便、经济、有效、较传统的常规固定方式有明显优势,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临床工作。

  • 标签: 留置针保护套、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