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显微镜下微创成形术及小管塞治疗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诊断为狭窄或闭锁19例(30眼),行显微镜下微创成形术及小管塞,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者26眼,治愈率86.67%;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溢症状减轻者3眼。总有效率96.67%(29/3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成形术及小管塞置入治疗狭窄或闭锁,手术操作精准、简便,疗效良好。

  • 标签: 狭窄,泪点 闭锁,泪点 成形术,泪点 泪小管塞
  • 简介:摘要慢性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等引起的常见泪道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不同疗法目的均为使用器械解除梗阻,重建引流通道。本文复习文献资料,比较了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的7种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效果好,微创、美观,是治疗慢性高效安全的方法。泪道内窥镜可在直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疏通,结合泪道置管,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位患者时,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处理。(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72-176)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治疗方法 鼻内窥镜 泪道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的急性及慢性66例(68眼)的资料,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59眼(86.76%,59/68)治愈,6眼(8.82%,6/68)好转,3眼无效,有效率95.59%(65/68)。结论应用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泪囊炎,急性,慢性
  • 简介:摘要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摒弃阻塞的鼻泪管,在鼻腔内开放新的泪液引流通路。现阶段,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目前观点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其中阻塞和感染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泪道黏膜内存在泪道相关淋巴组织,在发病过程中发生明显改变,同时检测到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泪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差别,以及泪道对置入硅胶管存在类似免疫排斥反应,均提示免疫因素参与的发病。因此,本文就泪道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因子、泪道置管后局部组织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等对发病中免疫组织及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进行综述,分析免疫因素在病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潜在作用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泪囊炎/病因 免疫因素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泪道相关淋巴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内镜下行囊鼻腔吻合术48例(50眼)的慢性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泪道冲洗情况及囊鼻腔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45眼(90%)治愈,5眼(10%)好转。好转的1例患者中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效果良好,鼻腔黏膜与囊黏膜吻合口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内窥镜,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巩膜咬切器治疗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爱尔眼科医院2014年至2018年门诊下息肉阻塞60例(7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巩膜咬切器咬切息肉。随访1年,观察术后溢症状和泪道冲洗情况。结果75眼中71眼(94.67%)咬切后溢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其余4眼未愈(5.33%),经再次咬切后治愈。结论应用巩膜咬切器治疗息肉效果良好。

  • 标签: 息肉,泪点 咬切器,巩膜
  • 简介:摘要慢性为眼科常见疾病,持续性溢、溢脓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内镜技术在眼科广泛应用,内镜囊鼻腔吻合术(En-DCR)日臻成熟,成为治疗慢性的主要手术方法。但在其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存在手术指征把握不准、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并发症较多等问题,亟须形成治疗共识。因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提高En-DCR治疗慢性的临床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20-82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早期鼻内窥镜下囊鼻腔吻合术(EEN-DCR)和晚期囊鼻腔吻合术(L-DCR)治疗急性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文献研究。由2位评审人员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1年1月有关EEN-DCR治疗急性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做独立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及整理。根据L-DCR组手术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晚期鼻内窥镜下鼻腔囊吻合术(LEN-DCR)组和晚期外路鼻腔囊吻合(LEX-DCR)组。采用RevMan 5.3.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325例,其中EEN-DCR组177例和L-DCR组1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EEN-DCR组和L-DC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4(95%CI:0.78~2.65),P=0.34,I2=12%];亚组分析显示EEN-DCR分别与LEN-DCR、LEX-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98(95%CI:0.40~2.42),P=0.96,I2=0%;OR=2.03(95%CI:0.86~4.78),P=0.11,I2=50%]。EEN-DCR和L-DCR在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和异质性[OR=0.29(95%CI:0.03~2.86),P=0.29,I2=0%]。然而,在症状缓解时间上,与L-DCR组相比,EEN-DCR组花费的时间更少[MD=-9.51(95%CI:-14.65~-4.37),P=0.0003,I2=42%]。结论:EEN-DCR治疗急性与L-DCR的疗效相似,但前者所需的症状缓解时间更少,这既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也可以降低经济成本。

  • 标签: 早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晚期泪囊鼻腔吻合术 急性泪囊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解读泪道造影和眼眶CT的重要性以及鼻内镜下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行鼻内镜下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的患者资料13例(14眼),包括病史、术前泪道造影、眼眶CT片和术中情况。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与否,泪道冲洗结果及鼻内镜下观察造口的情况,随访6个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通过CT阅片发现3眼囊移位(其中1眼合并骨骨折),6眼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和鼻骨骨折(其中1眼见瘢痕组织增生于骨折片间),5眼仅见鼻泪管骨折,囊位置及局部解剖未见明显异常。14眼均成功行鼻内镜下囊鼻腔造口术,其中1眼因囊移位明显联合植入囊鼻腔引流支架。12例(13眼)治愈,1例(1眼)未愈。术中易出血,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前阅读泪道造影CT片有助于术中囊的准确定位和完全暴露,提高手术效率。

  • 标签: 外伤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泪道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11岁女性患儿,因左眼溢 2 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双泪囊肿瘤”。鼻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充血,左侧囊处可见膨隆,囊处黏膜光滑;鼻窦CT示双侧囊占位,有骨质破坏,累及下鼻甲,占位结构界限不清。完善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下鼻甲外侧壁有肿瘤浸润,结构不清,质地较硬,行左侧鼻腔外侧壁、囊肿瘤切除术。病理回报为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建议患儿同时行右侧囊肿瘤切除术,患者家属未采纳。患儿术后12 d出院,出院时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泪道探通术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至12月眼科门诊治疗的1~24个月龄新生儿202例(23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患儿月龄分为3组。A组,96例(112眼),月龄为1~6个月;B组,74例(86眼),月龄为7~12个月;C组,32例(36眼),月龄为13~24个月。所有患儿接受泪道探通术,对比3组患儿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率为99.11%(111/112),高于B组的89.53%(77/86)和C组的66.67%(24/36)(P<0.05);B组的治愈率高于C组(P<0.001),月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结论新生儿最佳治疗时机为出生后1~6个月。

  • 标签: 泪囊炎,新生儿 探通术,泪道 时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组筛窦气化至上颌骨额突时的成年慢性患者采取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通过泪道CT造影(CT-DCG)确诊的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成年慢性并接受En-DCR的患者。手术步骤:切开鼻黏膜的同时开放并扩大前组筛窦,再进行常规En-DCR手术,最后将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进行吻合。对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记录手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纳入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并接受En-DCR的成年慢性患者84例(90眼)。En-DCR的成功率为87%(78/90)。术后出现再次泪道阻塞12眼,其中肉芽阻塞造瘘口7眼,瘢痕闭锁造瘘口4眼,总管阻塞1眼。术后均未出现眼眶脂肪脱垂、脑脊液漏、鼻窦炎、视力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开放前组筛窦完整暴露囊窝行En-DCR,通过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的吻合方法,对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慢性患者是可行且有效的。

  • 标签: 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前组筛窦开放 黏膜吻合
  • 简介:摘要1例因左眼流泪半年余,流泪加重伴流脓、内眦皮肤红肿痛及皮下肿物2个月余患者就诊眼科。经泪道探查冲洗、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及囊区肿物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诊断为左眼泪囊区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04-70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激光泪道置管成形术治疗慢性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周口市眼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老年慢性80例(112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57眼),行激光泪道支撑管置管成形术;对照组,40例(55眼),行单纯激光泪道成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0.00%(44/55)(χ2=5.56,P=0.018);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36)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87、2.94、2.53、2.56,P=0.005、0.004、0.014、0.012)。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72%(50/57)高于对照组的69.09%(38/55)(χ2=5.77,P=0.016);SF-36中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57、3.29、2.98、2.77,P=0.001、0.002、0.004、0.007)。结论激光泪道支撑管置管成形术治疗老年慢性效果显著。

  • 标签: 泪囊炎,慢性 成形术,置管,泪道,激光 支撑管 安全性 质量,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小管置管术治疗小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管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小管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小管置管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 P=0.045)。结论改良小管置管术治疗小管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 标签: 置管术,泪小管,改良 阻塞,泪小管 效果,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泪道阻塞性疾病253例(286眼)的临床资料。A组,单纯鼻泪管阻塞83例(96眼);B组,慢性170例(190眼)。两组均行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管后随访2~3年。结果A组有效率为96.9%(93/96),高于B组的86.3%(16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4,P=0.005)。结论泪道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较慢性有效果更好。

  • 标签: 泪道成形术,激光,内镜 阻塞,鼻泪管 泪囊炎,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设备,在婴幼儿冲洗的护理过程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冲洗技术体系,并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患儿3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50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泪道冲洗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泪道冲洗体系,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操作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婴幼儿一次探通后再冲洗及二次探通后再冲洗的治愈率分别为96.93%(1 201/527)、78.95%(30/38),高于对照组的84.36%(1 009/1 196)、50.80%(9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婴幼儿并发症发生率为0.27%(4/1 500),低于对照组的5.00%(75/1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6,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8.14%(1472/1 500),高于对照组的91.93%(1397/1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8,P<0.01);观察组操作者总满意率为98.00%(1470/1 500),高于对照组的90.87%(1363/1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1)。结论应用改良后的新型泪道冲洗体系对婴幼儿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及操作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眼科 泪道冲洗 治疗体系 疗效
  • 简介:摘要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手术径路分为2种不同的术式:一种是以内眦皮肤为切口的外径路囊鼻腔吻合术;另一种是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与前者相比,后者手术创伤小、不影响眼轮匝肌、适应范围广,随着技术的提高而逐渐成为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鼻泪管阻塞的发病因素、泪道梗阻部位的确定、经鼻内镜下囊鼻腔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DCR)手术方式的选择、高位EDCR的手术技巧、EDCR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和术后的随访与用药,对经鼻内镜囊鼻腔吻合术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讨上颌骨囊肿开放术后避免囊肿开窗口闭锁的改进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2020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2例上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含牙囊肿10例,上颌骨囊肿12例。采用改良前隐窝入路,延长下鼻甲前缘纵切口,切除上颌窦内侧壁及鼻腔底壁,将囊肿开放于鼻腔,拔除囊肿内牙齿,使用黏膜瓣消除裸露骨面。所有患者术后囊肿均保持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植入剂填充矫正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收治25例(男2例,女23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槽畸形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局部表面麻醉下,用胶原蛋白植入剂进行槽注射,评估注射后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注射胶原蛋白植入剂后槽凹陷明显改善,下睑到颧颊区域呈现自然流畅、年轻化的轮廓曲线,槽凹陷形成的阴影及下眼睑色素沉着明显改善。25例患者注射即刻均有轻度肿胀、2例局部瘀斑,1例患者注射后局部出现条形小凸起。有效22例,占88.00%,满意23例,占92.00%。术后随访3个月,1个月内效果维持满意。结论胶原蛋白植入剂注射填充可改变槽畸形,可达到面部年轻化目的。

  • 标签: 眼部 泪槽 胶原蛋白 填充 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