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胰腺腺囊性转化。该病变非常罕见,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病变。临床可有腹痛、消化不良、触及腹部肿块等非特异性表现,但大部分病例无临床症状。诊断需与较多见的胰腺囊性肿瘤性病变鉴别。治疗上可以随访或采取保守手术,避免误认为恶性肿瘤而过度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新庄孜选煤厂针对二次浮选刮组件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二次浮选刮转速变频控制,在稳定浮选灰分下,改善浮选刮效果,同时大大提高浮选尾矿;有效提高浮选抽出率、精煤产率,提升选煤经济效益。

  • 标签: 二次浮选 变频控制 抽出率 产率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的O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特发性黄斑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消毒空气填充而术后未闭的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4 d、10 d、3周的OCT图像特征。结果10例中,黄斑直径200~400 μm者1例,410~600 μm者4例,600 μm以上者5例。术前、术后4 d、10 d及3周黄斑孔最小径依次为(587.90±147.46)μm、(165.60±36.24)μm、(339.40±129.92)μm及(906.90±78.83)μm;基底径依次为(748.30±167.22)μm、(174.00±36.08)μm、(387.50±116.14)μm及(1 094.80±84.84)μm;高度依次为(641.00±28.99)μm、(233.80±82.61)μm、(325.30±27.92)μm及(674.70±32.04)μm。术后4 d、10 d及3周各参数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表现为接近愈合的黄斑的最小径和基底径重新拉长,边缘高度增高,视网膜内核层和(或)外核层的低反射空腔重新出现。结论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合有逐渐增大增高的趋势,OCT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特征,孔,未闭合,黄斑,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术,内界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在硬岩中采用小孔径小间距来保证光面爆破的效果,为了提高光面爆破技术在硬岩施工效率,对大直径轴向不耦合装药光面爆破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硬岩边坡中采用大直径炮小药卷装药结构可以在高效完成爆破作业,提高保护岩体平整美观性。

  • 标签: 路堑 硬岩边坡 大孔径 光面爆破
  • 简介:摘要多靶点靶向微(multitarget microbubbles,MTM)是新型靶向超声造影剂,通过造影剂表面连接的特异性配体与靶组织受体分子结合并进行成像,可反映病变组织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笔者就MTM成像原理、临床前研究现状、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MTM增强的超声造影在多种疾病的检出、诊断和疗效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靶点靶向微泡 超声分子影像 检出 诊断 疗效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试验找出大吸收管吸收空气中氨的影响条件,分析温度、大吸收管封口、大吸收管不封口对空气中氨吸收的影响,为建立起最佳的样品储存条件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泡吸收管 分光光度计 靛酚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型包虫病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特点是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情严重且致死率高。虽然型包虫病患者数量不多,但因其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治疗困难,故多需终身治疗。目前,临床上有3种型包虫病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的介入、内窥镜介入),单纯药物治疗。本文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正确选择型包虫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泡型包虫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利浦大孔径CT六年运行故障原因,找出共性问题,制定相应保养方案并对未来几年故障发生率进行模拟预测。方法收集2012-2018年间大孔径CT故障数据,使用SPASS 19.0软件中曲线估计功能分析故障发生次数与时间的关系,并做出预测;使用帕累托图分析功能分析故障类型。结果6年共发生故障28次,其中刚使用半年内,故障发生率最高(5次),随后趋于平稳。经曲线估计得到线性函数模型为y=-0.033x+2.099(R2=0.003),未来3年内每半年发生故障次数约2次。帕累托图显示发生数据采集故障16次,其中治疗床和供电电源系统故障分别为3次,占比达71%,是主要故障来源。结论大孔径CT故障统计分析有助于科室维修人员更好了解CT,制定有效保养方案,减少故障发生,并对未来故障发生率有个预判。

  • 标签: 大孔径CT 故障分析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用于骨软骨修复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渐进性梯度孔径支架。方法将SF溶液、CS溶液及nHA悬液等比例混合,采用离心、真空冷冻干燥及化学交联法,3次塑形,制备成渐进性梯度孔径骨软骨(OC)支架-1(2%)、支架-2(3%)、支架-3(4%)。检测各组支架一般情况、孔隙率、热水溶失率、吸水膨胀率、压缩吸水膨胀率、溶失后吸水膨胀率、力学性能、支架内部结构观察及孔径大小。复苏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制备支架浸提液,CCK-8法检测浸提液对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将BMSCs与支架共同培养,观察支架周围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结果各组支架形态规则,孔隙率均大于80%;随材料浓度增高,支架吸水膨胀率逐渐减小(P<0.05),压缩后支架-1吸水膨胀率明显降低(P<0.05);各组支架热水溶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支架在体外完全溶失分别需要65.9、60.9、73.9周;三组支架弹性模量分别为(0.0955、0.1762、0.3468)MP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各组支架内部均呈蜂窝状,孔隙形状规则、互通,从支架成软骨侧到成骨侧孔隙分布逐渐密集、孔隙直径逐渐减小(P<0.05),nHAp含量亦逐渐增多。各组支架浸提液对BMSCs的生长、增殖均无明显毒性。BMSCs与支架共同培养第5 d时,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或形态异常。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出渐进性梯度孔径OC支架,支架各项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成为修复OC缺损的新型仿生复合支架材料。

  • 标签: 软骨 组织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工艺的引进,设备的改变,降低矿石粉矿率、大块率都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历程。本文概述了六苴矿床深网参数的应用与改进,从而提高深爆破质量。

  • 标签: 孔底距 抵抗线 孔网密集系数 爆破措施
  • 简介:摘要细胞外囊(EV)能够携带包括核酸、蛋白和小分子代谢物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目前对于EV内含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NA和蛋白质上,对于最能直接反映细胞状态的小分子代谢物在EV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近年来EV代谢组学在肿瘤研究中逐渐受到了关注,尽管由于前处理复杂且代谢物含量较低,EV代谢组学研究仍存在诸多挑战,但其在调控肿瘤进展及作为肿瘤标志物方面的价值已逐步显现,有望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代谢组学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型包虫病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肝型包虫病脑转移患者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19~49岁,平均34岁。11例患者中7例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4例仅为药物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疗效。结果2例仅行肝部手术患者,术后规律口服抗包虫药物,随访期间病情稳定。3例仅行脑部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3年,随访期间1例出现肺炎并肺不张,1例出现腹水、黄疸、体力下降,另1例病情稳定,生活能自理。2例联合行肝部分切除术和脑包虫切除术患者,其中1例多次行脑包虫切除术,至今随访5年,生活不能自理,在家休养。另1例,随访3年病情稳定,健在并能自理。4例单纯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其中1例随访3年病情平稳,1例出现腹水,1例出现体重减轻、体力下降、肢体水肿,另1例出现胸腔积液、盆腔积液、肺炎等,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健在。结论肝型包虫病脑转移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后予以抗包虫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差。原则上先行神经外科手术,再行肝、肺、脾等器官包虫手术。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脑泡型包虫病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化疗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等给药方式,化疗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导致药物利用率低、不良反应明显。超声联合微介导药物释放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靶向给药传递技术,在超声波脉冲驱动下,微以每秒几十到几百米的速度振荡,可以偏转到血管壁或破碎成纳米量级的颗粒。同时,在聚焦的超声束作用下数百万的微发生爆破,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靶向、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或血肿瘤屏障,从而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利用率、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超声联合微介导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微泡 肿瘤 药物治疗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超速离心改良法快速分离提取肺炎克雷伯菌分泌的外膜囊并进行鉴定和定量。方法将购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标准菌株和台湾大学馈赠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标准菌株分别置于M9基础培养基中培养9 h,利用超速离心改良法提取外膜囊(OMV),然后采用负染法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大小,通过Stewart磷脂分析法进行相对定量,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KP和hvKP分泌OMV的形态大部分呈球形、囊状小结构,小部分形态不规则,OMV直径为20~250 nm,可见多个囊聚集成团,且hvKP分泌的OMV多于cKP。相对定量检测发现,hvKP分泌的OMV数量多于cK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速离心改良法成功实现了肺炎克雷伯菌OMV提取、鉴定及定量检测,为后续OMV机制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抗细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外膜囊泡 超速离心 感染
  • 简介:摘要卵巢纯的或以多卵黄囊型结构为主的卵黄囊瘤非常罕见,组织学表现为单层扁平或立方状的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小管、微囊以及囊肿,分布于富于细胞的纤维性间质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偏心性缩窄的囊肿,类似于初级卵黄囊向次级卵黄囊的裂解。准确诊断该亚型卵黄囊瘤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本文报道1例以多卵黄囊型结构为主的卵巢卵黄囊瘤,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肺癌囊征CT表现,提高囊征在肺癌诊断中的认识。方法搜集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本院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且CT上表现"囊征"的肺恶性肿瘤患者43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32例)和非腺癌组(11例),根据囊与瘤体的位置关系分为偏心型、中央型及蜂窝型3种类型,分析两组间囊征的形态学及瘤体特征。结果肺腺癌32例,占74.42%,其中包括非黏液腺癌27例,黏液腺癌5例。非腺癌11例,占25.58%,包括鳞癌4例,腺鳞癌3例,肺内转移瘤3例,癌肉瘤1例。CT表现为偏心型、中央型及蜂窝型分别为20、12、11例。腺癌组以偏心囊型多见,明显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与蜂窝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内壁光整多见,与非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瘤体的成分、形态、边缘征象及囊内部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囊征病理类型各异,但具有相同CT形态学征象,尤其是偏心囊征是肺癌特征性的CT征象之一,临床实际工作中,尚需要结合瘤体的征象鉴别分析。

  • 标签: 肺癌 囊泡征 CT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焦素E蛋白与肿瘤关系密切。焦素E通过基因甲基化、基因突变或其他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焦素E介导的焦亡参与多种肿瘤的药物治疗过程,为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焦素E将为肿瘤的认识、诊治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 标签: 细胞焦亡 肿瘤 焦孔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