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哮喘患者服药信念、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现状,分析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25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特异性服药信念量表(BMQ-S)、中文版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与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信念、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结果老年哮喘患者BMQ-S得分为(2.82 ± 8.36)分,MARS-A得分为(3.67 ± 0.85)分,ACT得分为(17.96 ± 5.10)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服药信念及依从性是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或0.01),可解释变异的77.9%。哮喘控制水平总分与服药信念总分、依从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704、0.775,均P<0.05)。服药信念必要性、服药信念顾虑性、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指数高,各路径系数显著(P<0.05),依从性在服药信念必要性和哮喘控制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老年哮喘患者服药信念必要性对哮喘控制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320、0.389,服药信念顾虑性对哮喘控制水平的直接效应为-0.089。结论服药信念必要性和服药信念顾虑性对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依从性在服药信念必要性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 标签: 老年人 哮喘 药物治疗依从性 服药信念 哮喘控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哮喘患者服药信念、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现状,分析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25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特异性服药信念量表(BMQ-S)、中文版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与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信念、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结果老年哮喘患者BMQ-S得分为(2.82 ± 8.36)分,MARS-A得分为(3.67 ± 0.85)分,ACT得分为(17.96 ± 5.10)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服药信念及依从性是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或0.01),可解释变异的77.9%。哮喘控制水平总分与服药信念总分、依从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704、0.775,均P<0.05)。服药信念必要性、服药信念顾虑性、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指数高,各路径系数显著(P<0.05),依从性在服药信念必要性和哮喘控制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老年哮喘患者服药信念必要性对哮喘控制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320、0.389,服药信念顾虑性对哮喘控制水平的直接效应为-0.089。结论服药信念必要性和服药信念顾虑性对老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依从性在服药信念必要性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 标签: 老年人 哮喘 药物治疗依从性 服药信念 哮喘控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结果10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总分为(71.52±21.37)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总分为(7.02±0.34)分。甲状腺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正相关,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进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自我管理效能感 服药依从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信念教育在哮喘患儿健康相关指标及家庭疾病管理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6例,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信念教育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疾病发作次数、住院天数等健康相关指标、家庭疾病管理能力与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健康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庭疾病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信念教育护理模式后,可明显改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提高其家庭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儿相关健康指标,使患儿及其家庭受益。

  • 标签: 微信平台 健康信念教育 哮喘 健康相关指标 家庭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立体视觉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共招募146例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精分组)、124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精分组)和10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Titmus方法检测立体视觉,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临床症状,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协方差分析3组间立体视觉和认知功能的差异,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立体视觉和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3组间的立体视觉水平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比较分析发现首发精分组、慢性精分组的立体视觉和认知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首发精分组和慢性精分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首发精分组的立体视觉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不显著,但与视觉广度(r=-0.193, P=0.019)、言语功能(r=-0.261, P=0.001)、注意功能(r=-0.168, P=0.042)和RBANS总分(r=-0.236, P=0.004)显著相关。对照组和慢性精分组的立体视觉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相关均不显著。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发现,立体视觉对首发精分组的视觉广度(β=-0.213, P=0.011)、言语功能(β=-0.252, P=0.003)、注意功能(β=-0.189, P=0.019)和RBANS总分(β=-0.235, P=0.003)仍有显著的影响。结论首发精分组和慢性精分组均存在显著的立体视觉和认知功能障碍;首发精分组立体视觉的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不显著,但与认知功能相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立体视觉 认知功能 临床症状
  • 作者: 童彦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 简介:许多人在身体出现小毛病后,都是去药店买之前吃过的药或者是在店员的建议下选药,大病跑医院、小病去药店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吃药是有讲究的,尤其是现在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药物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并且药物之间还会相互作用,如果不小心吃错药,那么轻则没有疗效,重则对身体器官造成影响。

  • 标签: 服药;科学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男护士是护理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职业信念影响其职业发展及护理队伍建设。本研究通过梳理男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职业成功、留职意愿和离职意愿这7项职业信念领域研究较丰富的亚主题,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整体特征,并探讨我国男护士职业信念的现状及趋势,以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 标签: 综述 护士,男 职业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胸痹心痛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疾病的相关中药方剂、方剂所对应的主要证候要素以及服药护理内容。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第5版)为数据源,检索相关古籍条文,建立数据库,提取相关中药方剂、证候要素及服药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结果所纳入的102首方剂中共提取出主要证候要素4个,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所对应的服药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服药温度、时间、频次、送服溶液及食忌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服药温度主要为温服、热服;服药时间主要为食前、食后、空腹、空心、日午、临卧、不计时候服等;服药频次主要为日二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等;中药送服溶液以酒、粥/米饮、姜汤、橘皮汤、陈皮汤、醋汤等为主;服药食忌主要是忌生葱、猪肉、生冷、菘菜、羊肉等。结论通过对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可促进服药护理的规范化,提高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为中医临床的服药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胸痹心痛 证候要素 服药护理 中华医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疲乏问卷-简表(MFI-S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7例COPD患者BBQ得分为(40.92±8.77)分,MFI-SF得分为(54.83±14.21)分,SSRS得分为(41.23±8.1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组、一般疲乏、身体疲乏、MFI-SF是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信念与疾病分组、疲乏程度有关,提示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患者对呼吸困难和活动的恐惧认知水平,从而提升患者的运动量与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困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后住院患者疼痛和止痛药信念现状,为制定手术后患者疼痛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9月至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患者240例,入组标准:年龄≥18岁,汉族,无宗教信仰,无意识障碍及沟通障碍,无慢性疼痛病史,无精神异常,非产妇及癌症患者。部分修改我国台湾学者赖裕和开发的疼痛和阿片类止痛药信念量表(POABS),并对修改版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测试后应用到临床,分析患者对疼痛及止痛药的信念现状。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27份,有效回收率94.6%。入组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1±17.4)岁;男111例(48.9%),女116例(51.1%);小学及以下学历79例(34.8%),中学/中专学历65例(28.6%),大专以上学历83例(36.6%);已婚194例(85.5%),未婚或离异33例(14.5%)。修改后POABS与原量表评分相同,分忍耐疼痛和止痛药不良反应两个维度。忍耐疼痛维度、止痛药不良反应维度及整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分别是0.755、0.811、0.872,重测信度分别为0.798、0.813、0.884。227例术后患者整量表总分为(24.1±6.3)分,其中忍耐疼痛维度总分(12.2±3.4)分,止痛药不良反应维度总分(11.9±3.4)分。量表各条目得分均趋于负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忍耐疼痛维度中,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忍耐疼痛的信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9,P=0.049);止痛药不良反应维度中,术后24 h内最大疼痛等级评分不同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3,P=0.037)。结论术后患者对忍耐疼痛和止痛药不良反应存在错误的信念,应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疼痛信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 手术后 止痛药 不良反应 调查和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从医信念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增强其医学生的从医信念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月,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2020级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从医信念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78名医学生参加了调查,从医信念评分为(88.72±16.83)分。医学生参与讲座等活动的频率(b=0.130,P<0.001)、学习中获得的帮助(b=0.204,P<0.001)、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b=0.085,P=0.014)、基于案例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效果(b=0.245,P<0.001)、职业规划课程帮助程度(b=0.067,P=0.028)、认为未来医患关系将逐渐改善的看法(b=0.088,P=0.002)与个体从医信念相关;与女性、高年级(大学三年级及以上)、必修课程成绩在后50%的医学生相比,男性(b=0.094,P<0.001)、低年级(b=0.109,P<0.001)、必修课程成绩在前50%者(b=0.136,P<0.001)的医学生从医信念更强,上述变量可以解释医学生从医信念变异的46.8%。结论医学生从医信念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医学生学习中获得的教学资源与支持以及对未来医患关系发展的看法是其从医信念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丰富人文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参与志愿活动、丰富教学方法等途径强化医学生的从医信念,同时多关注女性、学习成绩较低者和高年级医学生,并发挥媒体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从医信念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2例,根据入院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方面的疾病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脑卒中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山医院透析中心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进行规律透析的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安排时间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外,还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生化指标调查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磷及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磷、血钙以及甲状旁腺激素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血磷和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信念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口服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荟萃分析。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10日,运用以下检索式进行检索——“chronic total occlusion”和“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和“medical therapy”。另外还检索了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寻找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诊断符合CTO病变诊断标准(包括单支或多支CTO病变)且患者接受了PCI和口服药治疗或单独以口服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再次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卒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风险比(RR)和95%置信区间(95%CI),并分别对RCT及队列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其中12篇为队列研究,4篇为RCT,共计患者12 223例。共14项研究(RCT 4篇,队列研究10篇)报道了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全因死亡的情况,结果示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更低(RR=0.45,95%CI 0.39~0.53,P<0.001);亚组分析结果示,队列研究中PCI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更低(RR=0.44,95%CI 0.38~0.52,P<0.001),而RCT中二者风险相当(P=0.27)。共13项研究(RCT 3篇,队列研究10篇)报道了接受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心原性死亡的情况,结果示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患者心原性死亡风险更低(RR=0.44,95%CI 0.35~0.55,P<0.001);亚组分析结果示,队列研究中PCI组患者心原性死亡风险更低(RR=0.43,95%CI 0.34~0.54,P<0.001),而RCT中二者风险相当(P=0.25)。共14项研究(RCT 4篇,队列研究10篇)报道了接受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再发心梗的情况,结果示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患者再发心梗风险更低(RR=0.62,95%CI 0.44~0.88,P=0.007);亚组分析结果示,队列研究中PCI组患者再发心梗风险更低(RR=0.56,95%CI 0.40~0.78,P=0.000 5),而RCT中二者风险相当(P=0.17)。共14项研究(RCT 4篇,队列研究10篇)报道了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结果示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相当(P=0.91);亚组分析结果示,无论在队列研究还是在RCT中二者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均相当(P分别为0.60和0.41)。共11项研究(RCT 3篇,队列研究8篇)报道了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示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患者发生MACE风险更低(RR =0.74,95%CI 0.59~0.93,P=0.03);亚组分析结果示,队列研究中PCI组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更低(RR=0.72,95%CI 0.56~0.93,P=0.01),而RCT中二者风险相当(P=0.8)。共6项研究(RCT 2篇,队列研究4篇)报道了PCI和/或口服药物治疗后CTO患者发生卒中的情况,结果显示二者卒中风险相当(RR=0.62,95%CI 0.32~1.20,P=0.1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队列研究还是RCT中二者卒中风险均相当(P值分别为0.48和0.32)。结论与口服药物治疗比较,采用PCI治疗CTO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药物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机应用支持对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选取有关手机应用支持对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结果共纳入10篇RCT。在提高服药依从性方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手机应用支持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SMD=0.70,95%CI(0.34~1.06),P<0.000 01]。在血压控制方面,手机应用支持对收缩压的控制有效果[MD=-8.11,95%CI(-15.82~-0.40),P=0.04],对舒张压控制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手机应用支持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控制收缩压方面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血压波动,改善疾病预后,但还不确定是否能有效控制舒张压,仍需大量的多中心、大样本RCT来证实其效果。

  • 标签: 卒中 Meta分析 血压 服药依从性 手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干预对痛风患者自我负担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4例痛风患者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2例采用认知-信念-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负担感,评价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情况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B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后的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尿酸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干预能够增加痛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有效控制疾病,减轻自我负担。

  • 标签: 认知-信念-行为干预 痛风 自我负担 病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1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收治的给予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监测、服用糖尿病药物、坚持运动及合理饮食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增强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其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并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 妊娠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 妊娠结局
  • 作者: 徐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儿童疫苗接种中予以健康信念模式对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7在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疫苗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组分析,40例予以常规干预者纳入对照组,40例予以健康信念模式者纳入试验组,对比和分析接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低,接种率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儿童家长知信行评分干预后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儿童疫苗接种中予以健康信念模式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标签: 儿童疫苗接种;健康信念模式;接种率;接种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借助华法林用药清单是否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同仁医院出院带药华法林的147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干预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饮酒史、吸烟史、科室分布、血栓栓塞性疾病种类、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华法林用药教育,干预组出院时临床药师使用华法林用药清单对其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及有针对性的用药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时间和数值,及华法林相关不良事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与华法林用药清单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干预组随访规律性优于对照组(χ²=34.3,P<0.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²=38.6,P<0.001)。华法林用药清单中华法林治疗时间(R=-0.275,P=0.027)、合并疾病种数(R=-0.335,P=0.004)、出血风险(R=-0.433,P<0.001)与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采用华法林用药清单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华法林治疗时间、合并疾病种数及出血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用药结果,可能对慢性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帮助。

  • 标签: 华法林 服药依从性 临床药师 用药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