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凯里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通过距平分析、M-K突变检验、功率谱分析、Morlet小波变换对凯里单站年降水进行周期分析。分析表明凯里单站历年降水有明显强弱振荡信号,年降水变化趋势以1978-1979年为突变点,突变点前表现为逐渐增多,其后急转为减少的趋势,且年降水存在19a的振荡周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目前在其诊断和治疗反馈方面主要依靠症状学指标,寻找敏感和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γ神经振荡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γ神经振荡的产生和调节有赖于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相互作用;(2)在某些条件下,如借助认知任务、听觉稳态反应和新型数据分析手段等,γ神经振荡可以区分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及识别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的抑郁症患者;(3)各种抗抑郁治疗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均能引起γ神经振荡的改变。不过也应当看到,将γ神经振荡作为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物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抑郁症 γ神经振荡 脑电图 脑磁图
  • 简介:摘要由于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大多与潮气量过大有关,故主张高频振荡通气(HFOV)作为早产儿有创呼吸支持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以防止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在HFOV期间,由于肺机械力学的改变及人-机相互作用,同样的压力幅度和频率可能导致不同的胸腔振动和潮气量,而HFOV时叠加容量保证(VG)能减少高频气量波动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反复变化。临床前期新生动物研究和HFOV-VG在临床的应用已表明,高频率结合持续恒定的非常小的潮气量通气技术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风险。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容量保证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脉冲振荡(IOS)检查技术是一种基于强迫振荡技术的测量呼吸阻力的方法,检查过程中患者仅需自然平静呼吸,操作简便,适用人群广泛,提供呼吸生理参数丰富。为促进IOS检查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和推广,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并参照国外指南建议,对IOS检查规范的制定背景、适应证和禁忌证、仪器校准、检查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可接受测试和重复性等质量控制要求、各检查指标及图形含义、检查结果解读、预计值及正常值参考范围、报告格式模板以及在评估气道通畅性、气道可逆性及反应性、小气道功能及新兴研究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相关诊断和评估阈值给予了建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我国健康人群IOS正常值范围。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关键词组合全面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CNKI及PubMed数据库)自199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以来所有相关期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18~82岁,4 507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380±0.093) kPa·L-1·s-1、(0.346±0.099) kPa·L-1·s-1、(0.296±0.077) kPa·L-1·s-1、(0.059±0.049) kPa·L-1·s-1、(-0.108±0.045) kPa·L-1·s-1及(12.721±2.987) Hz。健康儿童(1.3~14岁,3 336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768±0.196) kPa·L-1·s-1、(0.729±0.175) kPa·L-1·s-1、(0.537±0.151) kPa·L-1·s-1、(0.177±0.264) kPa·L-1·s-1、(-0.231±0.095) kPa·L-1·s-1及(17.045±3.633) Hz。健康儿童IOS正常值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值均<0.05)。各地域IOS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本研究首次总结并归纳分析了我国IOS正常值的范围。我国IOS正常值儿童明显高于成人,不同地域的IOS正常值亦存在差异。目前诊断标准具有相对局限性,建议进行大样本量统一检测标准的多中心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正常预计值方程。

  • 标签: 气道阻力 成年人 儿童 参考值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法分析戒断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与健康人全脑活动强度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平塘强制戒毒所的戒断MA成瘾男性患者29‌例和同期招募的健康男性对照31‌名。记录所有戒断MA成瘾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初次使用MA年龄、使用MA月数、每个月MA用量、最后1‌年频率、最后1‌个月频率、目前戒毒月数、戒毒次数、吸毒时渴求自评分数、吸烟史(是否吸烟和吸烟年限)、饮酒史(是否饮酒和饮酒年限)。采集静息态功能MRI数据,使用DPABI软件包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计算2组受试者全脑每个体素的ALF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体素水平上P<0.01且体素个数>71的核团被认为是具有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对应校正后的P<0.05,并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上提取ALFF均值。将是否吸烟和饮酒作为协变量,计算差异显著脑区的ALFF均值与MA使用以及戒断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戒断MA成瘾组左侧额中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t=-4.707),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t=4.4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戒断MA成瘾组患者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与最后1‌个月MA使用频率及每个月MA的使用量均呈负相关(r=-0.396,P=0.034;r=-0.429,P=0.020)。结论戒断MA成瘾患者的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异常主要表现在与认知、执行、情绪等有关的前额叶,且MA使用越多对应脑区损伤或改变越大。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荡振幅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电力系统中产生次同步振荡的原因,并对此问题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在电力系统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次同步振荡检测与抑制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电力系统 次同步振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哮喘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动态监测。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肺功能检查因其相对简单的操作要求以及对肺气道功能检查的独特性,在支气管哮喘的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对于IOS检查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应用上尚未得到共识。该文通过对IOS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哮喘控制、哮喘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医生对IOS检查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脉冲振荡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γ振荡特点,旨在探讨其潜在神经机制。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慢性失眠患者根据焦虑抑郁评分分为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n=19)与慢性失眠组(n=13);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16);采集3组受试者在静息状态和认知负载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γ频段的相对功率,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γ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式。应用Spearman相关对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与睡眠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慢性失眠组和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分别为0.192 1±0.008 0,0.210 3±0.009 6,0.237 3±0.006 4;3组认知负载态的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分别为0.220 7±0.008 1,0.249 5±0.009 8,0.267 7±0.007 2,与静息态相比均显著增加(均P<0.05);静息态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组(0.179 9±0.009 7)、慢性失眠组(0.194 4±0.010 4)脑电节点(F3,F4,C3,C4,P3,P4,O2,F8,T4)的平均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均低于对照组(0.236 0±0.012 0)(P<0.05);认知负载态失眠伴焦虑抑郁组(0.207 3±0.009 7)脑电节点(F3,C3,C4,P3,P4,T4)的平均γ频带相对功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259 1±0.009 4)(P<0.05);3组受试者组内及组间公共差异节点(F3,C3,P3)的脑电γ频带相对功率与失眠、焦虑抑郁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467~-0.274,P<0.05)。结论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左后额、左中央和左顶的γ振荡缺失可能是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之一。

  • 标签: 慢性失眠 焦虑抑郁 认知障碍 γ振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马γ振荡异常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3个月龄)7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建立SAE动物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CLP组及CLP +多巴胺4(dopamine 4, D4)受体激动剂RO-10-5824组。于术后第10~14天分别行旷场、新物体识别及条件恐惧实验;行为学结束后取海马组织检测微清蛋白(parvalbumin, PV)与D4受体表达情况;行海马CA1场电位检测,并分析其与大鼠新事物探索时间的关系。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多组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Tukey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LP组海马PV(77.54±4.61)%、D4受体(56.36±3.88)%及γ振荡能量(41.1±8.62)%,新事物接触时间(36±3)s、新事物识别率(49±4)%与场景僵直时间(56±7)s均显著降低(P < 0.05),而RO-10-5824可上调γ振荡能量(92.3±6.7)%,逆转降低的新事物接触时间(44±3) s和新事物识别率(63±4)%。相关分析显示海马CA1区γ振荡能量与新事物接触时间成正相关(r=0.609 2,P=0.015 9)。然而,各组动物在总探索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γ振荡异常在SAE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γ振荡 脓毒症 微清蛋白 场电位 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悬吊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和后期步行生活能力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90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接受悬吊训练,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1次/d低频组,2次/d中频组,3次/d高频组;20 min/次,共训练3个月。1、2、3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runk control test,TCT)、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lassification, FAC)、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结果低、中、高频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T 、BBS、FAC与M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与2个月低、中、高频组TCT分别为(36.21±6.31)、(42.51±4.33)、(49.52±4.90)分与(41.23±6.31)、(50.32±8.32)、(58.12±7.23)分,BBS分别为(15.11±4.31)、(19.69±5.86)、(24.56±8.74)分与(21.43±5.37)、(27.61±7.50)、(33.81±6.99)分,较治疗前[(23.46±12.80)、(24.69±9.33)、(22.84±10.11)分与(9.32±3.11)、(9.504.10)、(9.47±3.73)]均明显改善,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训练3个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频组患者在训练1个月时FAC与M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训练2个月与3个月FAC[(1.84±0.41)、(2.39±0.44)、(3.29±0.33)分与(2.74±0.77)、(3.63±0.56)、(4.50±0.43)分]与MBI[(27.32±9.33)、(34.45±9.21)、(44.77±10.27)分与(41.33±11.21)、(52.73±12.31)、(75.94±1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d多次悬吊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人躯干控制平衡和步行生活能力,缩短病程。

  • 标签: 脑卒中 悬吊强化训练 躯干控制平衡 步行生活能力
  • 作者: 张雨格 吴晶 封磊 袁剑敏 许恩佩 潘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系 119228 ,美国匹兹堡大学希尔曼癌症中心 15232;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15261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卫生服务体系研究中心 169857;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 11754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年时期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老年认知障碍风险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新加坡华族健康队列的16 948名研究对象进行16~23年(平均20年)的随访,研究对象的含糖饮料摄入信息于基线调查获得(1993-1998年),研究对象的认知状态通过第3次随访期间(2014-2016年)在新加坡人群中校正过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获得。采用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认知障碍风险的关系。结果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2 443名存在认知障碍。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籍贯、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因素)和疾病信息后,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认知障碍风险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与几乎不喝碳酸饮料组相比,每周摄入碳酸饮料≥2次(OR=0.91,95%CI:0.77~1.08)、每周摄入1次(OR=1.00,95%CI:0.82~1.23)和每月摄入1~3次(OR=0.94,95%CI:0.80~1.09)的研究对象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306)。与几乎不喝果(蔬)汁组相比,每周摄入果(蔬)汁≥2次(OR=1.03,95%CI:0.88~1.20)、每周摄入1次(OR=0.96,95%CI:0.82~1.12)和每月摄入1~3次(OR=0.94,95%CI:0.82~1.08)的研究对象的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趋势性P=0.930)。分层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对研究结果都没有实质改变。结论在平均含糖饮料摄入频率较低的新加坡籍华人中,中年时期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老年认知障碍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含糖饮料 认知障碍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无创通气模式。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结合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频通气的优点,可以迅速改善氧合、有效清除二氧化碳,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无创通气模式,国内外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已相继开展应用。本文对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无创高频通气 新生儿
  • 作者: 范颖 贺雨 史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早产儿有创通气应采取肺保护策略。有创容量保证的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新的呼吸支持模式,但其在新生儿的临床研究甚少,目前主要集中在探索安全性、可行性和可能的最佳呼吸机参数,尚需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本综述阐述了该通气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目前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并对未来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热力清洗频率对于牙科手机损耗以及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80支可机械热力清洗的全新高速牙科手机,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60支。每次使用后,采用专用注油机进行清洗注油,包装灭菌。A、B、C组分别每周、每2周和每3周采用一次机械热力清洗后专用注油机清洗注油,包装灭菌的流程。在3、6、9个月时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5支进行部件可视污渍情况检查,监测清洗效果。结果A、B、C 3组手机平均使用次数为A组(56.60±24.77)次,B组(49.70±30.08)次,C组(46.73±35.16)次,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9个月中15支手机出现故障,其中A组4支,B组7支,C组4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12支简单维修后继续使用,A组1支,B组7支,C组4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3支更换轴芯后继续使用,均为A组。3组清洁程度合格率均为100%。结论牙科手机在专用注油机清洗注油基础上每3周采用一次机械热力清洗能保障其内部清洁,并不会增加损耗,可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牙科手机 机械热力清洗 损耗 清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接触对汽车制造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8年4至7月以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4 72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0.5、1.0、2.0、3.0、4.0和6.0 kHz的纯音听阈测试,分析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特征及其与噪声作业工龄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总体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8%(1 406/4 723);其中,双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1.2%(999/4 723),单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8.6%(407/4 723)。单侧听力损失中,右侧检出率高于左侧(P<0.05),尤其是6.0 kHz(P<0.001);语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1.9%(90/4 723),高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28.9%(1 366/4 723)。左侧和右侧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P<0.001),均以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最高。左侧0.5 kHz的听阈高于右侧相同频率听阈(P<0.05)。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且3.0、4.0和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听阈提高以6.0 kHz较为明显,右侧较左侧易受损,噪声作业工龄与高频段听力损失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频率 工龄 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pressure,P)联合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24 h的患者76例,排除中枢呼吸抑制、原发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当患者具备撤机条件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 test,SBT)1 h,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两组的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peak)、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DP)、RR,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76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撤机成功组50例,撤机失败组26例。撤机成功组Ppeak×RR,DP×RR均明显小于撤机失败组。Ppeak×RR(cmH2O·次/min):291.8±76.5 vs 519.8±108.8(P<0.01)。DP×RR(cmH2O·次/min):131.6±34.2 vs 227.0±47.5(P<0.01),Ppeak×RR,DP×R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0.941;Ppeak×RR最佳临界值为362 cmH2O·次/min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88.0%,阳性预测值(PPV)为97.8%,阴性预测值(NPV)为80.6%;DP×RR截断值为170 cmH2O·次/min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92.0%,PPV为94.0%,NPV为88.5%。结论压力联合呼吸频率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 正压呼吸 吸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惠东县人民医院儿科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82例,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氧暴露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地少于对照组(t=43.302 7、21.822 6,均P<0.05);两组BPD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PaO2与PaCO2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48 h的OI值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t=6.523 8、4.304 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O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665 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8%比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 4,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能够显著地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氧暴露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且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频振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