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Drew Tarmey说:"我们需要招收更多医学生,且无需要求高中水平考试(A level,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化学成绩,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合理且多样化的医疗人才队伍"。但Diana Wood、Mark Lillicrap和Holly Canuto认为学习化学有助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改变录取标准之前仍需进一步论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职院校教育整体发展良好,但面对新工业革命浪潮带来激荡的变化仍显迟滞。高职院校教改不变的是教育之道,永恒变化的是教育之术,是施教方法与解决问题的途径。高职院校教改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专业设置、师资配备、综合实训、学生引导、教育服务等方面把自身放进社会大系统进行综合改革。

  • 标签: 新工业革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结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教学成果,旨在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 专业 教学团队 建设
  • 简介:摘要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为例,分析了其办学现状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医药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路径。该研究为其他中医药院校或其他类型院校开办远程教育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参考,也为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完善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中医药 远程教育 终身教育 在线教学
  • 简介:摘要思政课程是各大高校的基础课程,在学校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必然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的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亲和力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与发展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既要具有理论知识和道德素质,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成为真正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高职院校 学生 发展标准
  • 简介: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中,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强,加之高等数学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比较困难。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战略抉择,又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涉及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以及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只有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BL主导的教学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医学院204名(2017级76名,2018级1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41名和2018级74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其余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评估两个年级两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两个年级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期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末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21±4.17) vs. (28.25±3.74),t=7.067,P<0.01]。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32.61±3.79)和(31.99±4.38),均明显高于2017级对照组的(27.45±3.95)分和2018级对照组的(28.74±3.55)分。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25.35±2.78)、(25.99±3.1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4±2.92)、(21.30±3.51)分(t=6.064,t=7.679;P<0.01,P<0.01)。结论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值得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高职院校护理教育 一般自我效能感 解决问题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医务工作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死亡和临终问题,医学院校的死亡教育愈加重要。本文聚焦死亡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回顾美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其教学形式和效果。美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发展受到大众传媒、学术研究、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推动,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医学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学术研究的支持作用,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发展。

  • 标签: 美国 医学院校 死亡教育 启示
  • 简介:摘要医学课程整合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胜任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概念、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梳理了3种较为成熟的医学课程整合模式,即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模块化课程整合模式;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设计与衔接和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指出当前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困境。最后反思应深入剖析课程整合理念,并在实践中创建适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课程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医学院校 课程整合 改革实践 展望
  • 简介:摘要教学和科研是大学中的两项重要职能,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科成长,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科研的应用性,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如何借助兼职教师力量和企业应用型项目,如何能够把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让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激励科研,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一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向信息数据管理模式转移,而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的院校发展情况,积极研究有效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办法。

  • 标签: 新形势 高职院校 档案管理 办法
  • 简介:摘要针对生物材料学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乏味性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问题,结合当前生物材料领域科研热点,就教学知识、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提出改革。通过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引入该门课程,以翻转模式融合Seminar教学,结合院校特色,由课内走向课外,针对专业开设该课程,用网络新信息建立教学评价,对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 标签: 医学院校 生物材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新生心肺复苏培训效果,为培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1月,面向中国医科大学全体2021级新生开展心肺复苏实践教学,并于2022年1月采用分层等比例抽样选择1 1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专业学生对心肺复苏认知程度的差异和学生对操作各步骤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类特设专业、护理学类专业、其他医学类专业、非医学类专业分别有87.9%(362/412)、88.6%(147/166)、75.0%(123/164)、76.5%(176/230)、84.8%(123/145)的学生认为心肺复苏普及非常有必要,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01);对于心脏骤停的识别、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的操作方法,分别有80.5%(899/1 117)、71.9%(803/1 117)、95.2%(1 063/1 117)、86.9%(971/1 117)、89.5%(1 000/1 117)的学生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6.97,P<0.001);84.5%(944/1 117)的学生因为担心能力不足而影响对陌生人施救;67.1%(749/1 117)的学生希望接受紧急情况下决策与团队调动能力方面的培训。结论2021级新生普遍认同心肺复苏普及的必要性,但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但各步骤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建议加强医学院校新生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忽略每一个步骤。

  • 标签: 心肺复苏 实践技能 医学生 新生 认知 调查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是医学教学的主力军。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是保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储备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医学生力军的重要手段。当前,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青年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教学相关理论匮乏,教学任务重,信息素养不足,教师培养院校支撑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医学部构建并实施了4层级理论教学、3层次课程内容设置的国内访问学者培训项目,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评估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后,98.8%(332/336)学员认为自己在医教研能力方面有所提高;90.2%(303/336)的学员能够在结业时完成至少1篇论文或综述;97.9%(329/336)的学员培训后留在选派单位成为科室的骨干。可见,国内访问学者培训项目可以提高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医教研能力和科研热情,有助于校际合作。

  • 标签: 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 培训项目 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