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金召矿业采用竖井-盲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自上而下开拓,三级提升运输,矿岩提运输运环节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缓解人员紧张情况,对人员和成本占比较大的提升运输环节强化流程管理,优化劳动组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 标签: 提升运输 空区干充 劳动组织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门诊诊疗流程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15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诊。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充分收集患者在门诊诊疗流程中分诊质量、意见及投诉、护患之间纠纷等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以上意见进行整体修改,制定流程优化护理分诊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诊疗质量、护理质量、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门诊分诊诊疗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方面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程优化护理分诊能够改善门诊分诊的诊疗质量,使患者较快地就诊完毕,且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护理,减少了门诊中投诉、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门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流程优化护理分诊 门诊诊疗流程 护理质量 分诊诊疗质量
  • 作者: 徐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观察于急性脑梗死病例急救领域引入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收治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急诊病例5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划归为25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急性脑梗死常规式急诊护理流程施护,试验组接受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脑梗死急诊样本急救护理时效性三大时间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急性脑梗死病例急救领域引入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利于其急救护理时效性与抢救成功率的双重提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流程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企业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先进实践,围绕大型企业流程管理的工作推进思路和流程管理系统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推动流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流程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系统 ARIS
  • 作者: 吴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中心卫生院,贵州贵定551300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强化护理安全管理会对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有何提升,以达到更高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乡镇基层卫生院中的80名患者,将其分为2组。一组接受普通护理,另一组接受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对比了两组护理质量,并分析了具体情况,发现研究组较于对照组有很明显的提高,其差异为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都也有明显升高。

  • 标签: 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乡镇基层卫生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手术室工作的4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2月医院手术室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手术室对护理人员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自制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表对比管理模式改革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通过对比护理人员手术前准备时间及接送患者的时间评估护理工作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技能、护理记录、卫生消毒、手术室物资管理、仪器管理、手术环境6个项目方面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接送患者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结论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精细化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疼痛护理管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混合痔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6 h、24 h、72 h的VAS评分变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疼痛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分别为(3.1±0.4)分(6 h)、(2.4±0.2)分(24 h)、(1.5±0.3)分(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4.3±0.8)分(6 h)、(3.7±0.6)分(24 h)、(2.6±0.4)分(72 h),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知识掌握度上,观察组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40例观察组共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0例对照组共有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39/40)较对照组82.5%(33/40)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情感职能、生理、躯体、社会等功能评分分别为(76.3±3.8)分、(75.4±4.2)分、(76.5±3.5)分、(77.6±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3±2.8)分、(62.4±2.5)分、(63.3±3.1)分、(64.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取强化疼痛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疼痛知识掌握度和住院满意度,提升其术后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整体康复。

  • 标签: 强化疼痛护理管理 混合痔 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模式急救,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生命支撑所需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交接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命支撑所需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交接时间、抢救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患者抢救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流程管理 多发骨折损伤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救治流程进行抢救;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急诊科室收治的45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救治效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抢救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分诊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抢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急诊救治流程、急诊护士接诊效率、急诊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急诊就诊环境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流程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优化患者抢救流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救治满意率。

  • 标签: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抢救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探讨风险管理流程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54例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比较不同干预下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流程,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其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 风险管理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流程在提升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常规管理流程实施阶段,将行CBP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2018年7~12月风险管理流程实施阶段,将行CBP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价比较,两组基础护理、仪器管理护理安全评分平均分均高于90分,研究组各项评分分数更高,护理质量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3.64%,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CBP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研究和运用。

  • 标签: 风险管理流程 CBP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作者: 朱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80例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护理管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无论抢救效率和效果、护理质量均高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效果和成功率。

  • 标签: 急诊;胸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021.12期间未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TIPSS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22.1-2022.12期间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TIPSS治疗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TIPSS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TIPSS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急诊检验是当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认识当前急诊检验存在的问题,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本视频介绍了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检验的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急诊检验流程改进前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改进的效果和管理经验。急诊检验流程改进前存在的问题有:急诊标本泛滥、急诊标识不明显和急诊报告达标率低。急诊检验流程改进措施包含:修订《急诊检验规范及流程》、优化医生工作站和绿色通道系统化开单等。急诊检验流程改进后,效果显著,急查标本逆检率下降,急查标本送检率和急诊检验报告达标率均有明显上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护理流程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2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2组患者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病房日常管理模式,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新型护理流程。2组术后均随访2~6个月,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对腹股沟疝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士错误率、工作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错误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士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新型护理流程进行病房管理,优化了医护人员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增加了参与感,整体就医感受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护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疝,腹股沟 日间病房 日间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干预流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心脏术后患者口渴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危重患者口渴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口渴干预流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ICU心脏术后患者口渴的护理干预流程。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4个一级指标(干预前评估、分级干预、干预后评价、健康宣教),11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5,Kendall's W值分别为0.259和0.214。结论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权威性高,协调程度好,可为ICU心脏手术后患者口渴护理干预流程的构建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手术 口渴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善护理流程在眼科门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流程不同分为流程改善组(48例)和普通流程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流程改善组与普通流程组比较,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低[(29.4±2.6)分比(39.6±3.5)分,(36.4±5.4)分比(50.4±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83、22.145,均P<0.05)。流程改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普通流程护理满意度为83.3%(40/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结论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护理流程改善后,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 眼科 门诊 流程
  • 作者: 王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究急诊胸痛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研究对象选取该时间段内本急诊接收的胸痛患者76例,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予以分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组(n=38),(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n=38)。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36例(97.29%),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而且能够使患者救治效果提升,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胸痛;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在肺结核患者院内多重耐药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呼吸科治疗的多重耐药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强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防控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疾病知识总掌握率78.05%相比,观察组95.24%高(P<0.05);与对照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17.08%相比,观察组4.76%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5.61%相比,观察组97.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感染。

  • 标签: 肺结核 强化护理管理 多重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