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孕不育发病率的提高,营养对生殖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状况及日常营养物质的摄入对女性生育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尤其是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三大类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的均衡状况与女性生育功能密切相关,并影响着女性卵巢储备、卵子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胚胎种植等整个生育过程。本文就营养状况与主要营养物质对女性生殖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女性生育 卵巢储备 胚胎发育 营养物质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对小鼠解脲支原体性生殖道炎症和生育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利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建立生殖道炎症模型。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给予阿奇霉素40 mg/kg,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阴道给予宫炎平胶囊50、100 m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记录各组生育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小鼠阴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IL-4、IL-12、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阴道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生育时间、鼠仔死亡数降低,产仔数增多(P<0.05),阴道组织MCP-1、MPO、IL-4、IL-12、TNF-α水平降低(P<0.05),GSH-Px水平升高(P<0.05),TLR4 mRNA[(1.25±0.33)、(2.97±0.92)、(2.32±0.72)比(3.69±1.32)]、NF-κB mRNA[(1.48±0.42)、(2.91±0.99)、(2.13±0.70)比(3.83±1.41)]水平降低(P<0.05),TLR4[(0.63±0.13)、(1.32±0.34)、(1.04±0.33)比(1.63±0.41)]、NF-κB[(0.63±0.14)、(1.36±0.32)、(1.03±0.30)比(1.94±0.58)]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宫炎平胶囊对小鼠Uu感染生殖道炎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提高小鼠生育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宫炎平胶囊抑制小鼠阴道TLR4/NF-κB通路激活有关。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炎症 生育力 宫炎平胶囊 小鼠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均面临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严峻现状。年龄增长、疾病本身或放化疗等均可能造成女性生育力不可逆下降甚至丧失,因此开展生育力保存对于恢复女性生殖功能、孕育健康子代以及保障人口数量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适应证、临床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新兴技术研究进展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展望了女性生育力保存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相关专业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生育力保存 胚胎冷冻 卵子冷冻 卵巢组织冷冻 卵泡发育 人工卵巢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年轻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但是肿瘤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或手术治疗,可导致卵巢功能低下甚至卵巢衰竭,如何有效保护和保存这些患者的生育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英国生育力协会(British Fertility Society,BFS)最新发布的《医源性原因女性生育力保存的策略与实践指南》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解读。

  • 标签: 生育力保存 胚胎冻存 卵母细胞冻存 卵巢组织冻存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生育女性妊娠再发风险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新发突变家系DMD基因突变规律,并探讨此类家系遗传咨询的模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DMD家系64例,首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DMD家系患者及其母亲DMD基因79个外显子进行缺失或重复分析,选取患者DMD基因突变而其母亲DMD基因未见突变的新发突变家系纳入本研究,然后利用MLPA技术联合短片段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连锁分析对新发突变家系女性再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结果64个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均为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家系;共对65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其中性别决定基因(SRY)阴性26例,SRY阳性39例,DMD基因无突变63例,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2例,产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外显子突变主要表现为外显子的缺失突变,集中在45~55外显子区域,对于新发突变家系,有DMD患者生育史的女性,即使DMD基因外显子未见突变,仍建议其孕期进行DMD产前诊断。

  • 标签: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基因 突变 生殖细胞系突变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需求日益增加,生育力保存相关技术和方法不断得以完善。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女性生育力保存的实践体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多国的最新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践情况和专家意见,编写了本共识,包括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适应证以及生育力保存技术和方法两部分内容,为临床常见的适合生育力保存的疾病提供诊疗路径,为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践指南,从而规范临床诊疗,推动我国生育力保存工作有序发展。

  • 标签: 生育力保存 肿瘤 生殖技术,辅助 卵母细胞冷冻 卵巢组织冷冻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microbiota)指定殖在女性生殖道中的微生物的集合,其动态变化、功能和与人体生理功能关系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近年,借助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新研究手段,不断有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可能在生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异常生殖道菌群可能导致不孕,还与流产、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孕产相关。本文对近年生殖道菌群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今后此类研究的方向提供思路。

  • 标签: 生殖道微生物群 生育力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在胚胎着床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膜异常可直接导致不孕。除机械性因素外,子宫内膜良性和恶性疾病导致生育力下降的具体机制尚不详,治疗方式与助孕时机也存在争议。本文从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和恶性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与不孕的相关性及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干预措施及效果等方面追踪了国内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其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为有效地制定临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生育力 女性 子宫内膜疾病 不孕症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会对女性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保护女性生育力的措施日益增多,包括临床上成熟的技术如胚胎冷冻保存、成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高度实验性的技术如未成熟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以及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和移植等;此外干细胞的应用和人工卵巢的提出在对保护女性生育力保护中亦显露出很大的发展前景。现对放射治疗中女性生育力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放射治疗 生育力保护 辅助生殖技术 干细胞 人工卵巢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多层面的疾病,具有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内分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等临床特征,因多存在排卵功能障碍,严重影响PCOS女性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育力下降,主要与卵泡数量及质量下降、可用胚胎数减少、移植率降低及流产率升高等因素相关。现有文献对高龄PCOS患者的生育窗问题意见不统一,本文综述了多篇文献后对高龄PCOS患者的生育窗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龄 卵巢储备 辅助生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孕症女性的唾液α-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与其生育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的不孕症女性458例。采用应激的生物学标志物SAA和生育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对纳入的不孕症女性进行调查。通过淀粉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症妇女的SAA浓度。结果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总分为(155.86±24.54)分。不同组间的家庭月收入、不孕原因和不孕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3,P=0.041;F=4.079,P<0.001;t=4.491,P=0.03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A与社会关注、关系关注、父母角色的需要、有孩子的生活方式、性关注和生育压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0,r=0.348,r=0.222,r=0.166,r=0.203,r=0.426,P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生育压力、不孕原因和不孕类型是影响SAA的影响因素。结论SAA与生育压力相关,结合SAA和FPI更客观地检测到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压力。

  • 标签: 唾液α-淀粉酶 生育压力 不孕症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多层面的疾病,具有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内分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等临床特征,因多存在排卵功能障碍,严重影响PCOS女性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育力下降,主要与卵泡数量及质量下降、可用胚胎数减少、移植率降低及流产率升高等因素相关。现有文献对高龄PCOS患者的生育窗问题意见不统一,本文综述了多篇文献后对高龄PCOS患者的生育窗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龄 卵巢储备 辅助生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生育异常与染色体断裂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2018年于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遗传咨询的460例生育异常的女性患者的染色体断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育异常的女性患者共460例,染色体断裂者(断裂率≥1%)占84.13% (387/460)。在2015—2018年,染色体发生断裂的患者分别占该年份的80.85%(38/47)、87.37%(83/95)、86.01%(123/143)、81.71%(143/175),在生育异常女性中占比持续较高。与2015年相比,2018年高断裂率人群比例增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20~29岁、30~39岁、40~49岁染色体发生断裂的患者分别占该年龄段的85.12%(206/242)、82.16%(152/185)、87.88%(29/33),结果显示年龄与染色体断裂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断裂是女性患者不孕不育、不良孕产等生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女性 生育异常 染色体断裂率
  • 简介:摘要目的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状况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常规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的患者健康问卷-9及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在本市4所三甲医院对88例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总分是(65.72±12.35)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见,影响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女人数、受教育状况、生育意愿、抑郁状况及有无需要开展131I治疗(均P<0.01) 。结论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程度的生育忧虑,对生育忧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抑郁状况,因此,医务工作者要为患者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以舒缓患者的生育忧虑。

  • 标签: 甲状腺癌 年轻女性 生育忧虑 放射治疗 生育意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肥胖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影响着女性生育能力,如肥胖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雄激素血症可影响排卵、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导致不孕。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减轻体质量可改善女性生育能力,但其在肥胖导致的女性生育障碍中的作用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围绕肠道菌群在肥胖导致的女性生育障碍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标签: 肥胖 不孕症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女性乳腺X线密度(MD)与乳腺癌相关生育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参加乳腺健康体检女性2 027名,乳腺X线诊断分类均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1~2类,使用Quantra软件评估绝经前后女性乳腺纤维腺体体积(VFG)、乳腺体积和乳腺纤维体积密度百分比(VBD),最后计算出乳腺非纤维腺体体积(N-VFG)。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D与乳腺癌相关生育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 027名健康女性中绝经前1 149名(56.7%),其中生育女性占96.3%(1 107名);绝经后878名(43.3%),其中生育女性占97.6%(857名)。1 149名绝经前健康女性中,与未生育女性比较,生育过的女性有较低的VBD(P=0.036);生育过的女性中,随着生育次数增加,VBD呈下降趋势、N-VFG呈上升趋势;与生育1次女性相比,生育2次女性VBD下降1.12%(P<0.001)、N-VFG增加27.01 cm3(P=0.043),生育≥3次女性VBD下降2.02%(P<0.001)、N-VFG增加90.10 cm3(P<0.001)。878名绝经后健康女性中,与未哺乳女性相比,随着哺乳时间延长,女性VFG和VBD呈下降趋势,当哺乳时间≥24个月时,VFG降低17.25 cm3(P=0.004)、VBD降低3.23%(P<0.001);生育过的女性中,随着生育次数增加,VFG和VBD呈下降趋势,N-VFG呈上升趋势,与生育1次女性相比,生育2次女性VFG降低11.88 cm3(P=0.001)、VBD降低2.49%(P<0.001),生育≥3次女性VFG降低21.26 cm3(P<0.001)、VBD降低4.19%(P<0.001)、N-VFG增加52.88 cm3(P=0.019);随着头胎生育年龄增长,女性VFG和VBD呈增长趋势,与头胎生育年龄≤24岁女性相比,头胎生育年龄25~29岁女性VFG增加8.47 cm3(P=0.010)、VBD增加1.16%(P=0.013),头胎生育年龄≥30岁女性VFG增加16.25 cm3(P=0.018)。结论健康女性随着月经状态不同,MD与乳腺癌相关生育风险因素间具有相关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生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