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钢厂接触铬酸盐作业人员的职业损害状况。方法于2021年3月,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至2017年山东省某钢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50例接触铬酸盐的工人作为观察组,598例未接触铬酸盐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资料中职业相关信息、血常规、空腹血糖、鼻部、皮肤、胸部X线片等检查结果,分析铬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损害、皮肤损害、谷丙转氨酶增高、胸片异常、血常规异常、血糖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9、12.25、5.82、10.37、10.46、20.66,P=0.000、0.000、0.016、0.001、0.001、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中隔偏曲、鼻黏膜充血、鼻黏膜糜烂、鼻炎症状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4、4.07、13.20、32.05,P=0.000、0.044、0.000、0.000)。对照组与观察组工种、年龄、铬接触工龄与鼻黏膜糜烂面积的发病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1、0.42、0.28,P=0.505、0.662、0.871)。结论接触铬酸盐的职业性危害不容忽视,应注意加强铬接触工人的职业防护和健康宣教,提高其重视程度。

  • 标签: 重金属中毒 铬酸盐类 职业性中毒 铬鼻病 职业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焊接作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为个体防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20年10月,在焊接实验室内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分析氩气保护焊(JS80焊丝)与手工焊(ZS60A焊条)和二氧化碳保护焊(907A药芯焊丝)焊接作业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现场对电焊烟尘、金属元素和电焊弧光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氧化碳保护焊(907A药芯焊丝)、手工焊(ZS60A焊条)、氩气保护焊(JS80焊丝)的电焊烟尘浓度分别为6.80、6.17、3.13 mg/m3。焊接面罩外电焊弧光有效辐照度由高到低为手工焊(ZS60A焊条)、二氧化碳保护焊(907A药芯焊丝)、氩气保护焊(JS80焊丝),分别为1 010.7、740.9、589.5 μW/cm2;氩气保护焊(JS80焊丝)产生的长波紫外辐射(UVA)强度最大,为1 500 μW/cm2。3种焊接作业锰的空气中检测浓度最高,JS80焊丝锰最高,为128 493.2 mg/kg;907A药芯焊丝含钛最高,为24 355.5 mg/kg;ZS60A焊条含铜最高,为24 422.12 mg/kg。结论不同焊接作业及不同种类焊材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强度不同,应更有针对性的选择个人防护装备、现场暴露评估和健康监护的方式。

  • 标签: 焊接 工作场所 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 对比分析 防护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粉尘岗位浓度分布,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为尘肺病防治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8至9月,对59家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的基本信息、粉尘危害信息和职业卫生管理信息等进行调查,分析粉尘浓度分布,并利用定量赋值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粉尘浓度经对数处理后采用LSD方法检验。以粉尘的3倍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作为粉尘的峰浓度限值;以接触时间折算后的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作为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限值,并以同一岗位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峰浓度是否超过限值作为粉尘岗位浓度的超标依据计算岗位超标率。结果粉尘危害主要分布在砂处理、造型、落砂、清砂和切割打磨岗位,其中,砂型铸造企业粉尘作业岗位呼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P1,P100)为0.44(0.03,5.11)mg/m3,峰接触浓度为1.30(0.18,10.94)mg/m3,岗位超标率为38.92%(79/203)。切割打磨岗位其他粉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0(0.15,7.40)mg/m3,峰接触浓度为0.90(0.07,12.48)mg/m3,岗位超标率为4.88%(2/41)。熔模铸造企业粉尘作业岗位矽尘(呼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43(0.05,6.35)mg/m3,峰接触浓度为0.90(0.12,8.28)mg/m3,岗位超标率为35.77%(49/137);切割打磨岗位其他粉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0(0.11,11.00)mg/m3,岗位超标率为2.50%(2/80)。砂型铸造与熔模铸造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砂型铸造落砂岗位呼吸性粉尘浓度较砂处理、造型和清砂岗位高(P<0.05),熔模铸造落砂岗位矽尘浓度较砂处理和造型岗位高,清砂岗位较砂处理岗位高(P<0.05)。98.48%(454/461)的粉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值≥400,1.52%(7/461)的粉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值200~399。结论宁波市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粉尘作业岗位超标率高,劳动者患尘肺或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的职业健康风险较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 标签: 粉尘 危害 流行病学 黑色金属铸造 粉尘浓度分布 职业危害风险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劳动者接触水平。方法于2018年9月,对6家输电工程和3家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典型工艺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变电工程破碎工接触矽尘、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分别为2.72、14.03 mg/m3,输电工程木工及变电工程破碎工、钢筋工、木工、架子工和筑路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结果分别为87.9、92.5、87.1、92.5、93.0、90.2 dB(A),输电工程瓦工及变电工程的瓦工、普工3、筑路工1、筑路工2接触手传振动的4 h时间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分别为5.36、5.21、5.28、10.71、5.22 m/s2,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电焊工肢体电焊弧光有效辐照度分别为401.19、319.68 μW/cm2,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岗位化学性有害因素、高温及热辐射接触水平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多个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超标情况,应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针对性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 标签: 职业病 输变电 施工 职业病危害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高校教学与科研实验场所(以下简称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与监测,为高校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某高校46处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处场所检测了室内气温、湿度、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处场所检测了二甲苯、氢氟酸浓度,18处场所检测了菌落总数,23处场所测量了工频电场强度,4处场所测量了X线辐射剂量,检测结果均合格。噪声测量21处场所,7处超标占33.3%(7/21);照度测量21处场所,10处不合格占47.6%(10/21);微波辐射测量10处,3处超标占30%(3/10);室内新风量、风速测量25处,18处不合格占72%(18/25),其中风速在教学、科研、实验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高校教学科研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予以关注,建议加强实验过程中的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

  • 标签: 工作场所 卫生调查 高校 教学与科研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现象十分普遍,高氧血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性危害,是患者病死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实施规范化氧疗尤为重要。本文从高氧血症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高氧肺损伤以及高氧血症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关联等方面综述了高氧血症对重症患者的危害,从规范临床氧疗、氧疗范围相关研究及提高监测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管理措施,为今后规范临床用氧流程,减少高氧血症的发生,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方向。

  • 标签: 高氧血症 重症监护 危害 氧疗 管理措施
  • 作者: 刘涛 刘静 韩承 刘义涛 曾强 顾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 30007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岗位工人职业接触噪声现状,了解噪声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和听力的影响,并对噪声岗位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方法于2021年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3 516名工人进行《噪声作业工人调查表》调查,对其所在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噪声检测,按是否接触噪声作业分为接噪组和非接噪组。比较两组工人之间的一般特征、听力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并对接触噪声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结果接噪组工人758人,年龄(26±5)岁,接触噪声工龄3.0(2.0,6.0)年;非接噪组工人2 758人,年龄(25±6)岁,工龄2.0(1.0,4.0)年;两组作业工人文化程度、工龄和记忆力减退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98、38.70、5.20,P<0.05);接噪组工人随着工龄增加,失眠多梦、多汗乏力呈下降趋势(χ2趋势=6.16、7.99,P<0.05)。各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50、60岁时发生双耳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均为可忽略风险,冲压、焊装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60岁时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均为低风险。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接触的职业噪声会对其神经、听觉系统产生一定危害,应采取噪声防护措施降低其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神经系统 听力损失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手术室工作存在可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骨填充、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的固定、口腔牙套及矫形假体中,但PMMA骨水泥在植入人体组织聚合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对手术室医务人员造成健康危害。我们综述PMMA骨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危害以及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旨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PMMA骨水泥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电图记录每一心动周期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因图形多变,快速而准确地判读存在一定难度。我们基于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图分析方法——"STQRA分析法",它是一种以临床诊断重要性为基础的方法。掌握此方法有助于快速判断急危重症、提高心电图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分析方法 心律失常
  • 作者: 胡钰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8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在管理前后满意程度以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在接受管理之后,患者的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管理之前,且接受管理之后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接受管理前(P<0.05);结论:针对我院现阶段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整体形象,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

  • 标签: 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肾移植术后短、中期疗效及影响移植肾和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0年8月至2021年5月284例肾移植患儿供、受者移植时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移植肾和受者存活状态,分为移植肾丢失组和移植肾存活组以及受者死亡组和受者存活组,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移植肾丢失和受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284例患儿中男184例(64.8%),女100例(35.2%);亲属活体供者19例(6.7%),抢先移植19例(6.7%),二次移植患儿8例。284例受者移植时年龄为13.0(9.0,15.0)岁,其中0~6岁29例,7~11岁96例,12~18岁159例。移植肾和受者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2.3%、88.9%、84.8%和97.1%、95.6%、94.4%。多因素分析术后急性排斥反应(HR=3.14,95%CI 1.38~7.15,P=0.006)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HR=4.73,95%CI 2.03~11.06,P<0.001)是术后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感染(HR=14.23,95%CI 3.45~58.72,P<0.001)是受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肾移植术后显示出良好的短、中期预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术后感染是影响受者存活的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预后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治疗及随访结果。2例行乳突扩大切除术,3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颞肌修复术,1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深叶部分去除术+颞肌修复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2~8年,随访5年以上者5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及时确诊,肿瘤生长缓慢,容易复发和发生肺部转移。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辅以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癌,腺样囊性 外科手术 外耳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中心体外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以进一步加强体外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质控及管理。方法对2004至2018年参加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室间质评活动的41家单位的质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分别计算历年所有项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总体合格率和单项指标合格率。结果2004至2018年,室间质评所有项目的总体合格率依次为84.0%(356/424)、90.1%(381/423)、94.8%(399/421)、94.8%(291/307)、96.6%(308/319)、97.2%(280/288)、96.6%(224/232)、97.8%(225/230)、98.7%(224/227)、100.0%(221/221)、99.5%(218/219)、98.6%(215/218)、99.5%(217/218)、99.5%(189/190)、100.0%(90/90);各年单项指标合格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体外分析实验室室间质评未达"合格",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2004至2018年上海市核医学体外分析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逐年上升,对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实验室潜在的风险,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上海
  • 作者: 高益锐 李强 曾瑞峰 杨苏仪 陈国聪 李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陈绍宏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广州 510120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病区住院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短暂性与持续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病区≥18岁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有无肾功能损伤及入院后48 h肾功能恢复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无S-AKI组、短暂性S-AKI组和持续性S-AKI组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无S-AKI组为95例,短暂性S-AKI组为39例,持续性S-AKI组为63例。持续性S-AK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S-AKI组(36.5% vs. 17.9%)(P<0.05),短暂性S-AKI组与无S-AK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 vs. 17.9%)(P>0.05)。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短暂性S-AKI组Urea[OR=1.440,95%CI (1.235,1.680)];持续性S-AKI组年龄[OR=1.049,95%CI(1.008,1.092)],Urea[OR=1.440,95%CI(1.277,1.733)],感染部位是非泌尿系[OR=0.149,95%CI(0.050,0.448)]。结论持续性S-AKI发病率较短暂性S-AKI高;持续性S-AKI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病死率更高,短暂性S-AKI则无明显关系。S-AKI患者的尿素氮会明显升高;高龄和泌尿系感染是发生持续性S-AKI的相关因素,对于此类脓毒症患者应注意早期保护肾功能,防止肾脏发生持续性损伤。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短暂性 持续性 泌尿系感染 高龄 尿素氮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6种外科手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为腋臭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济南章丘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将关于中国腋臭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纳入47项研究6 543例腋臭患者。经过分析显示,6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形成的15项两两对比中4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统计学意义效果对比中,以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较显著。根据优选概率排名曲线,手术方式治疗腋臭患者效果: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皮下搔刮+皮下修剪术>皮下修剪术>梭形皮肤切除术>皮下搔刮术>肿胀抽吸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腋臭患者,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臭汗症 网络Meta分析 外科手术 整形外科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选取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娩预期问卷中文版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59份。结果根据分娩恐惧程度将359名孕妇分为轻中度恐惧组(n=293)和严重恐惧组(n=66)。孕产次数、是否不孕治疗、是否计划妊娠、与预期分娩方式是否一致、是否抑郁是孕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孕妇的分娩恐惧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开展干预。

  • 标签: 孕妇 分娩 恐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附件扭转的临床特点及保留卵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经手术确诊的200例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200例附件扭转患者的年龄为(28.6±9.9)岁,妊娠合并附件扭转者66例(33.0%,66/200),有症状就诊者188例(94.0%,188/200),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腹痛(94.0%,188/200)。200例患者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150例(75%),经腹手术50例(25%);术中见卵巢或输卵管囊肿大小3~30 cm,平均(9.2±3.1)cm,扭转圈数为0.5~6圈,平均扭转(1.9±1.0)圈。67例(33.5%,67/200)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为最多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卵巢黄体囊肿(19.5%,39/2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及继发卵巢坏死等并发症。经腹手术患者的合并妊娠占比、附件囊肿大小、住院时间均大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16例患者行保留卵巢手术,61例行切除卵巢手术;切除卵巢手术患者的年龄、扭转圈数均大于保留卵巢手术患者(P均<0.05),但合并妊娠占比、附件包块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保留卵巢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血栓形成及继发卵巢坏死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复查妇科超声保留侧卵巢均可见血流信号,卵巢体积无明显缩小。结论附件扭转多数以下腹痛就诊,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附件扭转患者行保留卵巢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术中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卵巢组织和生育潜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PECo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21年12月30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例肾脏恶性PECom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搜索2000—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本例患者肿瘤位于左肾,经腹腔镜病灶根治术切除,术后病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PEComa,本研究病例在随访期内,未见转移或复发。回顾文献资料,一共239例患者,男54例(22.6%),女185例(77.4%),其中20例明确指出恶性;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腰痛、腰胀,其次是体检无意中发现,较少见的就诊原因为肿瘤破裂出血急诊就诊、血尿、腹部包块、其他地方病变检查无意中发现等。病理特点:组成PEComa的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分布于血管周围,胞浆透明至嗜酸性,常表达黑素细胞和肌源性标记物,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为特征性表现。影像学特点:内脏或腹膜后肿块边界清楚,平扫低至等密度,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PEComa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临床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PEComa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欧洲在世界中草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中药在欧盟的注册对中药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欧盟药品管理局对草药产品的注册监管具有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与法规指南,《欧盟传统草药产品注册指令》(2004/24/EC)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传统中成药可通过简易注册进入欧盟市场。本文从欧盟传统草药产品(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THMPs)的注册条件、注册管理机构及文件指南出发,对欧盟THMPs简易注册的申请条件从药用历史、质量要求及申请资料格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传统中成药在欧盟的简易注册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欧盟 传统草药产品 简易注册 管理机构 注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