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内持续注射透明酶(HAase)联合尿激酶是否对透明(HA)动脉栓塞皮瓣缺血有治疗效果。方法(1)构建腹壁浅动脉HA栓塞动物模型:采用SD大鼠24只,以腹壁浅动脉为供血动脉在腹白线左右两侧各制作一正方形岛状皮瓣(面积为2 cm×2 cm,蒂宽为2 mm)。将每只大鼠左、右两侧皮瓣分别作为实验皮瓣和自身对照皮瓣,实验皮瓣在完成皮瓣制作后,于腹壁浅动脉内注射HA 10 μl,自身对照皮瓣只完成皮瓣制作、剥离血管,不做栓塞处理。(2)实验分组及HA栓塞模型的治疗:将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抽签法)分为A、B、C、D 4组,每组6只,在栓塞动物模型建立成功45 min后,分别经尾侧静脉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生理盐水,每组所注射溶液体积为6 ml,12 min注射完毕。观察大鼠全身状况及术区的皮肤色泽、水肿、淤血、皮肤坏死等情况,分别于栓塞后即刻、3 d、5 d、7 d拍照对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像素法测量术后7 d皮瓣的存活面积百分比。存活面积百分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术后即刻4组皮瓣均呈苍白色,无明显肿胀,术后3 d内,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术后3~5 d内肿胀基本消退,由不同程度暗红色淤斑逐渐转变至暗紫或黑色,术后7 d坏死区域皮瓣逐渐变硬,分界明显。4组皮瓣呈不同程度坏死。皮瓣的术后反应中A组最轻,B、C两组表现相似,均在A组、D组之间,D组术后反应最重。至术后7 d,A、B、C、D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0.30%±5.95%、52.63%±6.90%、51.14%±5.95%、7.70%±2.18%。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高于B、C、D组中任意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1;LSD-t检验:P值均<0.01)。结论HAase联合尿激酶静脉持续注射可有效改善因HA动脉栓塞导致的皮瓣缺血,增加组织灌注,增加皮瓣成活面积。

  • 标签: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动脉栓塞 透明质酸酶 尿激酶 注射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内硝普钠联合透明酶和尿激酶治疗透明动脉栓塞大鼠腹壁皮肤缺血性病变的效果,比较添加硝普钠和不添加硝普钠溶栓的差异。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潍坊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雄性SD大鼠40只,经左侧腹壁浅动脉注射10 μl透明,制作大鼠左侧腹壁浅动脉栓塞皮肤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联合5%葡萄糖注射液溶栓注射)、实验A组(透明酶联合5%葡萄糖注射液溶栓注射)、实验B组(透明酶联合尿激酶溶栓注射)、实验C组(透明酶、尿激酶联合硝普钠溶栓注射);术后0 min、3、5、7 d观察皮瓣变化。比较7 d各组大鼠皮瓣平均未灌注面积百分比差异。结果术后7 d,对照组、实验A、B、C组皮瓣平均未灌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00±0.00)%、(44.68±7.90)%、(34.01±8.77)%和(24.12±4.58)%。实验C组皮瓣坏死结痂面积百分比低于实验A组(P<0.05),实验C组皮瓣坏死结痂面积百分比低于实验B组(P<0.05),实验B组皮瓣坏死结痂面积百分比低于实验A组(P<0.05)。HE染色显示,添加硝普钠后HA栓子大小及密度明显降低。结论静脉内用硝普钠联合透明酶和尿激酶能够有效改善透明动脉栓塞引起的皮瓣缺血,增加组织灌注,缩小皮瓣坏死面积。

  • 标签: 大鼠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酶 尿激酶 硝普钠 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眶下区容量缺失是老化的典型表现,对于该区域的解剖层次和命名不统一,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注射填充,注射填充材料有透明、胶原蛋白、自体脂肪等。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透明因其可降解、可塑性强、恢复期短的特点广泛使用。下眶区凹陷与其他面部凹陷(如鼻唇沟容易矫正)不同,由于凹陷的宽度、皮肤变薄以及邻近的眼眶脂肪垫存在,泪槽沟的改善需要应用综合技术。

  • 标签: 泪槽 睑颊沟 透明质酸 填充 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明凝胶联合Nd:YAG激光对老年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根敏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45例老年牙周基础治疗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72例)和激光组(73例)。联合组男45例,女27例,年龄(72.50±5.35)岁;激光组男47例,女26例,年龄(71.50±5.34)岁。激光组采取Nd:YAG激光治疗,联合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增加透明凝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口腔病菌数量、牙周指标改善情况、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福赛类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杆菌感染率分别为5.56%(4/72)、4.16%(3/72)、6.94%(5/72),均明显少于激光组患者的21.92%(16/73)、17.81%(13/73)、20.55%(15/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激光组患者(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1、35以及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激光组患者(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2/72),明显低于激光组患者的27.40%(2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8,P<0.001)。结论对老年牙周基础治疗患者采取透明凝胶联合Nd:YAG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牙周指标,帮助其降低炎性因子活动水平,能够避免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幅度的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Nd:YAG激光 牙周基础治疗 牙根敏感 口腔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明酸钠凝胶配合替硝唑片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58例。单一用药组采用替硝唑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采用透明酸钠凝胶治疗。比较2组疗效、牙周指数[牙龈指标(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疼痛程度、咀嚼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8.28%(57/58)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4.28%(49/58),P<0.05;与单一用药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用药组SBI、PLI、GI指数低(P<0.05);与单一用药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疼痛程度分值低,且咀嚼功能分值高(P<0.05);联合用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90%(4/58)]与单一用药组[13.79%(8/5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酸钠凝胶联合替硝唑片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改善牙周指数,减轻疼痛,提高咀嚼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透明质酸钠凝胶 替硝唑片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透明在软骨修复及再生中的进展发现,透明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可通过促软骨相关基因及生成因子的表达,为细胞提供良好微环境促进软骨修复及再生。透明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是非常优秀及有应用前景的促软骨细胞及组织修复再生的物质,对耳鼻咽喉部软骨的再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透明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对软骨修复及再生的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耳鼻咽喉疾病 透明质酸 软骨 外科修复手术 再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伟全 贺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湛江 524023 广东医科大学宝安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518101,广东医科大学宝安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518101
  • 简介:摘要透明酶是可以特异性降解透明的一类糖苷酶,主要有6个种类,其中对透明酶-1(HYAL-1)与透明酶-2(HYAL-2)的研究较深入,它们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不同。HYAL-1和HYAL-2具有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尤其在结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中相对传统生物标志物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另有研究表明,透明酶可辅助化疗药物增强药物的疗效。透明酶在恶性肿瘤中既有扮演促癌角色也有扮演抑癌角色。本文对透明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望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方法。

  • 标签: 透明质酸葡糖胺酶 肿瘤 基因表达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透明导致血管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集面部注射透明导致血管相关并发症患者42例,男5例、女37例;年龄16~70(34±10)岁。统计患者临床资料、注射部位、临床表现、面部既往手术史等信息,并做分析。结果发生血管相关并发症鼻部12例(28.6%),鼻唇沟8例(19.0%),眉间6例(14.3%),额部6例(14.3%)。患者有面部手术史27例(64.3%);有无面部手术史患者临床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视力受损患者中,12例接受溶栓治疗,4例患者视力在术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12例患者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都得到一定好转。24例血运障碍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仅残留散在的色素沉着及轻微瘢痕。结论30~39岁女性是美容的主要人群,也是发生血管相关并发症主要患者,在鼻部、鼻唇沟、眉间、额部等部位操作时须格外小心。术前对有既往手术史患者须充分沟通,术后应适当延长留观时间。

  • 标签: 透明质酸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女性 血管相关并发症 手术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在面部年轻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5—6月,云南华美美莱美容医院皮肤美容中心门诊要求面部年轻化美容就医者32例,男1例,女31例,年龄28~41(32.69±8.31)岁。均用自身左右脸对照方法分别进行微交联透明水光注射和非交联透明注射,于治疗前、3次治疗结束后1、2、3个月用VISIA检测仪判断皮肤改善程度,记录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VISIA检测仪显示,治疗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32例,占100%;疗程结束后3个月有效28例,占87.51%。对照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28例,占87.50%,3个月后有效7例,占21.88%。左右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侧满意31例,占96.88%,对照侧满意28例,占87.50%。结论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能达到面部年轻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安全有效。

  • 标签: 面部 水光注射 微交联透明质酸 非交联透明质酸 面部年轻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燕忠 吴伟平 金晶 黄珺 李风英 张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检验科,杭州31001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6;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丽水323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透明(HA)含量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历史性队列中选择2004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为(52.5±9.4)岁。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A含量,根据其中位数53.7 μg/L,将患者分成高低两组,各49例。并采用χ²检验分析血清HA含量高低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进行检验以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A含量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高HA水平的患者在绝经和未绝经患者中比例分别为55.7%和40.5%;在孕激素受体(PR)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54.1%和43.2%;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45.7%和60.7%;在Ki-67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55.6%和43.2%;在肿瘤大小TⅠ,TⅡ,TⅢ和TⅣ期患者中分别为50.0%,41.7%,72.7%和1/1;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中分别为45.7%和53.8%。HA水平高低与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PR、ER、Ki-67表达、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χ²值分别为2.128, 1.086, 1.800, 1.485, 4.273, 0.656, P>0.05)。高HA水平的患者在年龄小于等于52岁患者中占30.9%,大于52岁中占74.4%(χ²=18.274, P=0.000);在TNM早期患者中占43.4%,晚期中占72.7%(χ²=5.861, P=0.015);在未远端转移患者中占45.2%,远端转移中占78.6%(χ²=5.333, P=0.023);在Her-2阴性患者中占38.1%,阳性中占58.9%(χ²=4.167, P=0.041);而且高HA水平的患者生存期中位数70个月要小于低HA水平组的83个月(χ²=6.799, P=0.007)。因此,高HA含量与患者年龄大,较晚的肿瘤分期,较高的远端转移风险,Her-2的阳性表达和较短的生存期相关。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血清HA高水平可能是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HR(95%CI)值为9.98(1.16~85.88),P值0.036。结论术前血清HA的高水平与较差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透明质酸 生存期 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酸钠凝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杭州西溪医院就诊的9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替硝唑片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替硝唑片联合透明酸钠凝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及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治疗4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46/49)比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612,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GI、SBI和PLI低于对照组(1.10 ± 0.23比1.63 ± 0.36、0.38 ± 0.10比0.71 ± 0.15、0.83 ± 0.29比1.36 ± 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4.53 ± 1.29)mg/L比(7.65 ± 1.82)mg/L、(6.17 ± 1.08)ng/L比(9.98 ± 1.56)ng/L、(2.27 ± 0.26)μg/L比(3.98 ± 0.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透明酸钠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透明质酸钠 疗效比较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酸钠凝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杭州西溪医院就诊的9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替硝唑片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替硝唑片联合透明酸钠凝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及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治疗4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46/49)比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612,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GI、SBI和PLI低于对照组(1.10 ± 0.23比1.63 ± 0.36、0.38 ± 0.10比0.71 ± 0.15、0.83 ± 0.29比1.36 ± 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4.53 ± 1.29)mg/L比(7.65 ± 1.82)mg/L、(6.17 ± 1.08)ng/L比(9.98 ± 1.56)ng/L、(2.27 ± 0.26)μg/L比(3.98 ± 0.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透明酸钠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hs-CRP、IL-8和TNF-α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透明质酸钠 疗效比较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手术中应用透明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10月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者共77例(8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6只眼),手术结束时将1∶1均匀混合的透明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2 mg)的混合物0.1 ml注入玻璃体腔;对照组,42例(44只眼),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2 mg)。结果治疗组混合物在硅油眼内分布均匀呈弥散样,而对照组单纯的曲安奈德在硅油眼内分布集中呈团块状。治疗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2周完全吸收,而对照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存留的时间为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早期视力(BCVA)提高率分别为88.89%和43.18% (χ2=19.067,P=0.000);两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0.56% (11/36)和29.55%(13/44)(χ2=0.010,P=0.557);两组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 (8/36)和15.91% (7/44)(χ2=0.518,P=0.472);两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14/36)和38.64%(17/44)(χ2=0.001,P=0.581)。结论透明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在硅油眼内的分布较均匀,吸收较快;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视力恢复及眼底观察。

  • 标签: 手术,玻璃体视网膜,复杂性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透明质酸钠 曲安奈德 高眼压 前房渗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透明注射隆鼻术与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透明注射隆鼻术的44例患者(研究组)及接受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的4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半年、1年的鼻尖挺翘满意度、鼻形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的效果维持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感染、过敏、材料下滑移位、歪斜变形)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的鼻尖挺翘满意度分别为80.00%(32/40)、65.00%(26/40)、47.50%(19/40),观察组分别为93.18%(41/44)、79.55%(35/44)、63.64%(28/41);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的鼻形满意度分别为80.00%(32/40)、55.00%(22/40)、40.00%(16/40),观察组分别为90.91%(40/44)、75.00%(33/44)、56.82%(25/44);两组鼻尖挺翘满意度、鼻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效果维持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过敏、材料下滑移位、歪斜变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27.50%,11/40),P<0.05。结论透明注射隆鼻术与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都是效果良好的隆鼻术式,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但透明注射隆鼻术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术 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 美容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面动脉透明酶注射治疗面部注射美容术后出现局部血运障碍、皮肤破溃、坏死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面部透明注射美容术后注射物进入血管致局部血运障碍、皮肤破溃、坏死,予经皮面动脉注射透明酶治疗的患者。注射时以动脉采血针或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经皮面动脉穿刺,针体与皮肤夹角一般为30°~45°,穿刺成功后将透明酶溶液(1 000 U/ml)缓慢推注入面动脉,用量范围在0.5~1.5 ml。术后观察患者产生皮肤轻松感、触痛缓解、溃疡愈合、创面恢复时间。术后3~12个月观察皮损部位色素沉着情况,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瘢痕评分。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男1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平均3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4 h至4 d,平均时间2.5 d。注射物质均为透明,注射部位:鼻唇沟区7例,鼻根部3例,前额区2例,上唇1例。临床表现:局部皮肤青紫、肿胀、破溃、结痂样改变,部分伴口腔溃疡。经皮面动脉透明酶注射后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均及时得到改善,患者产生皮肤轻松感时间为(0.77±0.25) d、触痛缓解时间为(1.23±0.64) d、溃疡愈合时间为(3.14±0.64) d、创面恢复时间为(5.85±0.86) d。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1例患者存在轻微瘢痕及色素沉着,VSS评分为1分,2例患者仅有轻度色素沉着,VSS评分均为0分,其余10例均无瘢痕及色素沉着,VSS评分均为0分。所有患者未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无颅内梗死、颅内出血及视力受损情况出现,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面部注射美容术后出现皮肤损伤的处理过程中,及时经皮面动脉注射透明酶对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软组织损伤明确有效。

  • 标签: 透明质酸葡糖胺酶 栓塞 面部 并发症
  • 作者: 杨泽龙 蒋婷 陈竹 冯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骨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烧伤整形美容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透明-硫酸软骨素复合构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纳米支架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将胶原-透明-硫酸软骨素溶于三氟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制成静电纺丝溶液,制备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测定其纳米纤维直径、吸水率、表面接触角和降解率及生物学特性。兔软骨细胞种植于支架上,用细胞计数试剂盒评估细胞存活情况。结果在静电纺丝浓度范围80~120 mg/ml,胶原-透明-硫酸软骨素比例6.0∶0.5∶1.0条件下,可成功制备出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当电纺液浓度为10%时,纳米纤维直径相对均匀,无串珠形成,支架纤维直径(289.5±162.9)~(414.7±71.5) nm。经过理化检测显示:支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接触角最高达(34±15)°,30 d时降解比较稳定,降解率最高达68%,软骨细胞在支架上24 h存活率最高达70%。结论以胶原-透明-硫酸软骨素制备的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能,在组织工程软骨构建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 标签: 胶原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静电纺丝 软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