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游离真皮脂肪瓣(FDFG)与传统(TBCS)并发症的差异,并分析FDFG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120例行FDFG(FDFG组,50例)或TBCS(TBCS组,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及各型并发症发生率,分析FDFG组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行美学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淋巴结状态、临床TNM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DFG组肿瘤长径>3 cm及肿瘤位于内上象限患者比例高于TBCS组[52.0%(26/50)比27.1%(19/70),χ2=7.69,P=0.006;38.0%(19/50)比15.7%(11/70),χ2=7.73,P=0.005]。FDFG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切除组织质量均大于TBCS组[251±69)min比(213±41)min,(107±29)ml比(68±26)ml、(8.8±2.5)d比(6.1±1.6)d、(81±26)g比(56±2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4、30.58、22.20、14.54,均P<0.001)。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DFG组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TBCS组[14.0%(7/50)比1.4%(1/70),χ2=5.53,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DFG质量(OR=14.056,95% CI 1.764~111.985,P=0.013)及FDFG厚度(OR=19.599,95% CI 1.743~220.345,P=0.016)是FDFG组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FDFG组术后美学评价优良率为90%(45/50)。结论FDFG可扩大肿瘤切除范围,不增加总体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外观理想,但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TBCS,FDFG质量及厚度是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皮瓣 真皮 脂肪组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晋煤集团总医院治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1例在手术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术后1个月进行首次随访,随后每3个月随访1次,评估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并发症情况及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且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获得更加理想的美容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整形 保乳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82例行联合靶向中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45.1%)患者发生并发症,无3~4级晚期放射性毒性反应。单因素分析发现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适配器≤3 cm、中放疗时间>20 min、化疗是导致总体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P=0.039)、适配器≤3 cm(P=0.002)是总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P=0.032)、年龄≤50岁(P=0.005)分别是皮肤水肿和色素沉着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认为对于具有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加严密的手术操作、必要的药物预防可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提高靶向中放疗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和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改良根治的1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围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引流量、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形优良率、预后情况(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引流量、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4)低于对照组(13.71%,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外形优良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81.45%,10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相比,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可减少中引流量和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乳房外形优良率,满足患者美观需求,且预后良好。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并发症发生率 乳房外形优良率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临汾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治疗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整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乳房美观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血肿发生率更低,标本重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为94.14%,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皮下出血、脂肪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整形治疗可获得更佳的乳房美观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乳腺癌 整形保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手术已成为当前乳腺癌的标准式之一,其肿瘤学安全性及美容效果均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但仍有部分患者不适于,转而接受全切除或创伤更大的乳房重建。游离真皮脂肪瓣能更好地解决手术中遇到的整形困难,尤其适用于病灶切除后乳房组织缺损过大及肿块位于乳房内上象限导致局部整形困难的病例。文章就游离真皮脂肪瓣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游离真皮脂肪瓣 乳房成形术 保乳手术 真皮
  • 作者: 李德全 柳琴 马爱敏 曾剑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 (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一科 330006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乳腺外科,南宁 530021,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 (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一科 330006,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乳腺外科,南宁 530021,丰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宜春 33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下蒂组织瓣旋转修复中央区乳腺癌术后中央区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乳腺一科收治的Ⅰ、Ⅱ期中央区乳腺癌患者,均实施手术,并以局部皮下蒂组织瓣旋转修复乳腺中央区缺损。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后1年患侧乳房的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舒适度及术后2年局部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4例中央区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75岁,中位年龄47岁。术后创面一期愈合12例,切口感染1例、皮瓣坏死1例,均二期缝合。术后1年胸骨上切迹到乳头的距离患侧为(22.27±2.38) cm、健侧为(23.33±2.22)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3,P=0.242);乳头到胸骨中线的距离患侧为(10.12±0.91) cm、健侧为(10.68±1.09)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7, P=0.094);乳头到乳房下皱壁的距离患侧为(6.94±0.95) cm,健侧为(7.05±1.30)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645)。术前患侧乳房满意度为(60.2±11.4)分,术后为(61.7±12.7)分,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P=0.744);术后整体舒适度为(62.05±4.40)分,为中度舒适,其中生理舒适度为(6.52±2.05)分、精神心理舒适度为(15.13±2.56)分、社会舒适度为(19.09±1.57)分、环境舒适度为(21.29±2.11)分。术后2年局部无肿瘤复发,无全身转移。结论局部皮下蒂组织瓣旋转修复中央区乳腺癌术后中央区缺损,术后并发症少,乳房美容效果良好,术后患者满意度好,中度舒适,肿瘤学安全性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外科皮瓣 皮下组织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中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接受联合中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近期随访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不良反应及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者中,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为94.9%,3年累积复发率为5.1%。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状态和术后全放疗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均P<0.05),T分期和施源器直径与乳房美容效果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施源器直径(OR=3.701,P=0.026)和术后全放疗(OR=5.962,P=0.005)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施源器直径(OR=2.522,P=0.037)是乳房美容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联合中放疗治疗低危的早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术 术中放疗 美容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参照组行乳房全切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行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转移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复发率、转移率较低。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生率正逐渐上升。随着患者对肿瘤切除术后美容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已不能满足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乳腺癌整形手术已被证实肿瘤学安全性,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为乳腺癌肿瘤整形技术完善丰富的、可重复性的式方法,对外科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整形技术 中央区乳腺癌
  • 简介:摘要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式,但随着手术的规范化推进,目前临床仍面临诸多焦点问题。首先,有关手术的适应证,虽然总体达成一致,但有关年龄、肿瘤大小对保手术效果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其次,如何确保切缘阴性以及修复组织缺损进而达到较好乳房外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另外,中切缘评估方法的改进、肿瘤整形技术、新辅助化疗、腋窝前哨淋巴活检、腔镜辅助技术及新型人工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手术中的运用均为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景。本文将对上述有关早期乳腺癌的焦点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 焦点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Bevilacqua风险预测模型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整形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拟行整形的乳腺癌女性患者48例[年龄28~55(42±3)岁)],分为常规组和整形组各24例。常规组用切缘周围筋膜瓣移位修复,整形组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整形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9、9.37、21.74、8.80,均P<0.05);但2次手术扩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整形组有3例、常规组有1例出现皮瓣边缘皮肤缺血坏死,经换药引流后愈合。术后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优良率(91.7%)明显高于常规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术后患者随访中位数3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乳腺癌中局部缺损,可操作性强,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术 胸外侧动脉 穿支皮瓣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术后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40例行的内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式不同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整形组20例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修复局部缺损,常规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筋膜组织瓣移位修复局部缺损。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围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扩切率、皮瓣缺血坏死率、皮下脂肪液化率及乳房美学效果评价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整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常规组增加,但二次手术扩切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及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价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44)。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术后的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 乳房缺损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Bevilacqua风险预测模型 保乳术
  • 简介:摘要放疗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割已成为全照射的首选剂量分割模式。瘤床补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推荐高危患者行瘤床序贯补量。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提供了剂量学优势和实践便利。本文就乳腺癌术后瘤床补量指征及瘤床同步补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全常规分割瘤床同步补量和全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安全性及疗效,并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保乳手术 瘤床序贯补量 瘤床同步补量
  • 简介:摘要加术后放疗是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术后瘤床勾画是术后放疗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临床上多依据患者手术记录、术前超声、术后瘢痕、瘤床银夹等常规方法来勾画瘤床,存在很多局限性。近年来,采用新型腔填充物、术前/术后MRI与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等方法勾画瘤床取得一定进展,未来有望解决术后瘤床缺乏勾画共识和标准的问题。

  • 标签: 乳房切除术,区段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瘤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与大分割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行手术患者84例,按照放疗方式分为常规组(40例)与大分割组(44例)。常规组行常规放疗,剂量为2 Gy/次,共25次,总剂量50 Gy,治疗42 d;大分割组实施大分割放疗,剂量为2.66 Gy/次,共16次,总剂量42.56 Gy,治疗22 d。评价两组患者放疗效果、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生存、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大分割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40/44)比95.0%(39/40),χ2=1.626,P=0.205],美容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40/44)比92.5%(37/40),χ2=0.069,P=0.792]。常规组与大分割组患者放疗后食管黏膜反应、放射线肺炎、骨髓抑制、晚期皮肤反应、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1/40)比4.6%(2/44),χ2=0.255,P=0.614;2.5%(1/40)比2.3%(1/44),χ2=0.005,P=0.946;52.5%(21/40)比52.3%(23/44),χ2=0.001,P=0.983;2.5%(1/40)比2.3%(1/44),χ2=0.005,P=0.946;85.0%(34/40)比79.6%(35/44),χ2=0.425,P=0.514]。大分割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0.0%比90.9%,χ2=0.020,P=0.904;5.0%(12/40)比2.3%(1/44),χ2=0.453,P=0.501;7.5%(3/40)比6.3%(3/44),χ2=0.015,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方案用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时可取得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类似的疗效与安全性,且其具有治疗周期短、放疗次数少的优势。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乳腺癌或改良根治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内淋巴结作为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对于内淋巴结的照射与否存有争议。已有研究表明包含内淋巴结的局部区域淋巴结照射有生存获益价值,然而内淋巴结照射作为区域淋巴结照射的一部分也被证明会导致心、肺毒性增加,因而部分研究机构及学者对内淋巴结照射仍持怀疑态度。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行内淋巴结放疗。但是需要重视内淋巴结照射适应证,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真正的治疗获益。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乳区淋巴结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选择放弃转行单切除的心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8例有指征最终选择单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从患者因素、家庭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社会因素4个层面归纳出8个影响决策的主题,即患者呈现经济压力、疲于应对、认知偏差、预期性悲伤;家属隐瞒病情与患者决策参与缺失;医护人员宣教不足;网络信息有待商榷,同伴体验错误导向。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决策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以现有因素为切入点,构建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参与临床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单乳切除 决策经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