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众所周知,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作品可以改善一些生理参数,而噪音则有害。该研究旨在评估隔离环境噪声和(或)听音乐对住院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病程的短期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患儿分为三个干预组:1-莫扎特奏鸣曲、2-器乐、3-无声,音乐通过媒体播放器和隔音耳机播放。使用改良的Tal评分评估干预前后疾病的严重程度。结果研究共纳入70段音乐(莫扎特奏鸣曲n=23,器乐n=22,无声n=25)。三组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平均分数都下降了1分,从7.1分(CI 95%:5~9.2)下降至6.1分(CI 95%:4.3~7.9),P<0.001。三组之间的评分变化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隔离儿科病房内的噪音可能是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干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这种干预的长期影响以及音乐的具体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眼科是一门临床交叉学科,在眼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建以来,我国的神经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并平稳发展。神经眼科疾病的精准诊疗要求医生具有全面系统的眼科、神经科及影像学诊断知识并接受系统的培训,此外,由于神经眼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及临床体征涉及学科较多,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医生对患者的规范医疗管理。为了规范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对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及进一步推动我国神经眼科学科快速发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专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对神经眼科患者诊疗和医疗管理中存在的临床问题和困难进行广泛调查和归纳,以通信和会议的形式组织相关专业的医疗专家进行反复讨论,经过半年的反复修订制定出综合性医院眼科对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管理规范,着重介绍神经眼科疾病的入院收治病种及视觉传入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路径,为我国综合性医院规范诊疗和管理神经眼科疾病住院患者提供指导。

  • 标签: 神经眼科 住院患者 医疗管理 临床实践 规范化
  • 简介:摘要老年住院患者容易跌倒,通过医疗评估确定风险因素,并提供适当的干预,有助于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及其相关筛查对老年住院患者非常重要,但因存在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使得评估和干预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跌倒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评估、防治等方面,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处置跌倒事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患者 跌倒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确诊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成年患者的肌酐变化及尿量情况,并根据KDIGO指南筛选出AKI患者,了解住院患者AKI的发病特点、致病因素、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筛查肌酐变化水平,AKI的发病率为0.82%(264/32 147);按增加尿量情况,AKI的发病率为1.1%(354/32 147)。住院AKI患者肾前性因素为主要病因。急性肾损伤越严重,尿素、胱抑素C(cysC)、最高肌酐越高(P<0.05),白蛋白越低(P<0.05),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例数越多(P<0.05)。住院医师对AKI的确诊率为26.8%(95/354),漏诊率为66.7%(236/354),延误诊断为6.5%(23/354)。随访AKI患者出院后1年的死亡率为25.2%(82/325)。脑血管病、肾脏血管收缩剂、恶性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AKI患者随访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KI在住院患者中较常见,漏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该注意到肌酐的轻微增加的变化,以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住院病人 发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住院医师和带教教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评价的比较,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住培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浙江省住培基地的2 053名学员和3 141名带教教师为研究对象,并用χ2分析和秩和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学员和教师对住培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是否有个体化的教学计划[98.7%(3 099/3 141)比85.7%(1 759/2 053)]、能否满足学习需要[73.2%(2 298/3 141)比53.6%(1 101/2 053)]、带教中提醒观察学习[88.9%(2 795/3 141)比60.4%(1 240/2 053)]、针对专业的教学计划[93.9%(2 951/3 141)比78.0%(1 601/ 2 053)]和评价反馈[93.3%(2 931/3 141)比87.5%(1 796/2 053)]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住培学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对学员认为教师缺乏和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的问题上,师生差异最大的是科研能力,72.5%(1 489/2 053)的学员认为教师缺乏科研能力,而仅7.1%(222/3 141)的教师这样认为(χ2=2 408.296,P<0.01)。结论师生对住培的总体评价较好,但是师生之间的评价存在差异。可以通过统一带教标准、加强教师对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制定个体化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保障住培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各基地适当提高相应标准4个方面入手,减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提高住培教学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学员 带教教师 评价 比较
  • 简介:摘要谵妄作为一种常见、多因素引起的老年综合征,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高龄、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躯体功能减退、并发症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抑郁、用药、环境均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今后仍需要样本量更大、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来予以证实。

  • 标签: 谵妄 危险因素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铅中毒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为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92例铅中毒住院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小儿铅中毒可累及各个脏器,急性期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治疗主要以依地酸钠钙、二巯丁二酸为主,对重度、极重度小儿铅中毒患儿需驱铅10个疗程以上。结论传统民间偏方运用所造成的铅中毒不容忽视。小儿铅中毒可防可治。依地酸钠钙、二巯丁二酸治疗小儿铅中毒安全、有效。

  • 标签: 铅中毒 儿童 依地酸钠钙 二巯丁二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8年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1 512例住院患儿,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45例和未感染组1 467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病区、病情危重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区空气菌落数、侵入性操作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 51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45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98%,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29例(64.4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岁(OR=7.744,95%CI:2.987~20.082)、呼吸住院病区(OR=8.080,95%CI:3.096~21.090)、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3.880,95%CI:1.465~10.281)、侵入性操作(OR=9.083,95%CI:3.494~23.616)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低龄、尤其是呼吸住院病区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同时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和进行侵入性操作,从而尽可能降低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院内感染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病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PPD)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含NICU)706名患病新生儿的父亲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新生儿父亲抑郁状况;使用自编问卷采集一般资料及进行PPD影响因素调查。结果706名患病新生儿父亲,PPD发生率(EPDS得分≥9分)为35%,其中严重抑郁者(EPDS得分≥13分)占17.28%。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新生儿父亲PPD与现居住地、月收入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患病新生儿父亲PPD现状不容忽视,应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措施,预防和降低PPD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谵妄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见而严重的综合征,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谵妄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评估标准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谵妄 住院病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实施的提高住院服务利用合理性的改革举措与住院服务利用现况,为提高住院服务利用合理性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从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网站和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2009年至2021年我国住院服务利用合理性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基于2010年至2017年《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2018年至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的住院服务利用数据,描述性分析我国住院服务利用现况。结果新医改以来我国政府规范了住院标准和流程,以减少不合理住院服务利用;增加了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以减少基于经济利益过度诱导患者就医的行为;推进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在改革政策影响下,2009年至2019年我国平均住院日由10.5 d下降到9.1 d,年均增速为-1.42%,医院平均等候时间由2008年的3.6 d下降为2018年的1.5 d; 2012年至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居民住院率由13.2%上升到19.0%。结论新医改以来,我国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但住院率逐年上升,需通过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以及加强监管等,进一步减少不合理住院服务利用现象。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住院服务 合理性 新医改 住院率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方法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自设问卷对663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的知识问卷总体知晓率为39.73%;"可能会发生发热、静脉炎、空气栓塞、肺水肿等输液反应"、"静脉可将各种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微粒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两项知晓率低于30%,患者年龄、现居住地、教育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是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得分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住院输液现状有待提高,应根据患者认知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重点人群,改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相关认知现状。

  • 标签: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医学人文的示善-倾听-交流-合作(GLTC)医患沟通模式制定住院患者沟通方案,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进医疗质量,有效增强医生沟通与临床工作能力。方法自行制定《住院患者GLTC医患沟通方案》与《住院患者医患沟通满意度调查表》。于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应用沟通方案对来自江苏省5家三级公立医院的5名不同科室医生进行培训。通过问卷对医生及其负责患者进行调查,每次发放问卷250份,比较培训前后医患沟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方案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总体高于方案应用前(P<0.05),医疗费用与病情讲解沟通相关项目患者满意度较低;方案应用后,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满意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科医生对方案应用性评价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应用GLTC医患沟通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建议将该沟通方案融入住院患者医疗过程中,并根据患者差异制定个体化的实施方案。要加强医疗费用方面的沟通和医学知识讲解,多种措施并举调整医生接诊心态,不断改进方案,提高临床应用性。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医患沟通 住院患者 医患评价 医学人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住院医师的非专业临床能力框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访谈等方法,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围绕住院医师非专业临床能力的概念和内涵、维度、定义及权重对19名专家进行了2轮函询,运用优序图法判定各维度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19/20)和100.0%(19/19),专家权威系数为0.89,经Kendall's W检验专家意见具有一致性。整合专家意见,讨论后形成住院医师非专业临床能力内涵和6个能力维度,即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医师非专业临床能力内涵明确,住院医师非专业临床能力框架包括6个维度,各个能力维度定义清晰、可操作性强,可用于住院医师非专业临床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 标签: 住院医师 非专业临床能力 德尔菲法 能力框架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对其岗位胜任力的自评情况,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0月,以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3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组织其对医师职业素养、教学与科研、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信息与管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8个维度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自评。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比较多组之间总评分和各维度评分的差异,采用Bonferroni秩和检验进行多组间评分的两两比较。结果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总评分是141.0(28.0)分,其中,医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满分15分)相对最高,均为15.0(2.0)分,教学与科研(满分20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能力(满分15分)评分相对较低,分别是17(4.0)分和13(3.0)分。第三年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总评分和除医师职业素养之外的7个维度的评分均比第一年住院医师高[总评分:145.5(21.8)分比133.5(31.0)分;如教学与科研能力维度:19.0(4.0)分比16.0(5.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总评分[142.0(27.0)分、143.5(24.5)分、136.0(26.5)分]均高于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总评分130.0(37.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够多方位提升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具有研究生培养经历的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自评分数更高,但各维度的岗位胜任力发展不够均衡,要重视住院医师的教学与科研、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能力的培养。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力 自我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我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578例,根据2014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肌少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202例(34.95%)和非肌少症组376例(65.05%),对所有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实验室指标,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1)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检出率为34.95%。(2)肌少症组的年龄、游离甲状腺素(FT4)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近1年跌倒的比例高于非肌少症组,体质指数(BMI)、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低于非肌少症组。肌少症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低于非肌少症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衰弱量表(FRAIL)评分高于非肌少症组。(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083、2.505,均P<0.001);BMI、小腿围、ADL评分是肌少症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735、0.774、0.967,均P<0.05)。(4)FRAIL评分、BMI、小腿围、ADL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05、0.841、0.812,临界值分别为2.5分,23.52 kg/m2,32.5 cm,92.5分。(5)骨质疏松、小腿围<32.5 cm、ADL<90分对肌少症诊断灵敏度均较高(χ2=0.787、0.807、0.817),FRAIL≥3分、BMI<23.5 kg/m2的灵敏度略低(χ2=0.683、0.708),各相关因素阴性预测值均较高(0.833~0.888)。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患病率超过1/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BMI、小腿围、ADL评分是肌少症的保护性因素,可用于肌少症初步筛查。

  • 标签: 肌少症 骨质疏松 体质指数 小腿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痛风患者并发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痛风患者53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90 ml/min、60~90 ml/min和<60 ml/min)分为正常肾功能组、轻度肾功能不全组(CKD)、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中重度CKD)。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抽取肘静脉血测生化指标。留取24 h尿,测肌酐、尿酸。对于可能影响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总患病率、轻度CKD和中重度CKD患病率分别为46.74%(251/537)、34.82%(187/537)、11.92%(64/537)。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年龄越大,痛风和高血压病程越长,受累关节数越多,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尿酸排泄分数(FeUA)呈升高趋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呈下降趋势。eGFR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痛风及高血压病程、受累关节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与eGFR呈相关性(r=-0.43、-0.238、-0.25、-0.128、0.155、0.138、-0.169、-0.29、-0.372,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痛风病程、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长病程、血尿酸控制差及尿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是痛风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痛风 肾功能不全,慢性 尿酸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量表、自杀意念测量条目、心理扭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便利抽样对373名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调查对象中7%(26人)具有自杀意念。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各量表的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有无疾病史、是否并存疾病等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单身、使用激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扭力量表中,期望扭力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分数无统计学差异;在社会支持角度上来看,病例组的3个维度分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程度、家庭功能状态之间呈负相关,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5)。家庭功能等级和婚姻状况与自杀意念存在关联。结论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患者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的评估,建立自杀预警系统,对住院患者经过相关条目的评测,筛选出具有自杀风险的高危患者,积极实施早期心理干预、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措施,以减少住院患者自杀现象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病因,低钠血症对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4月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住院的525例年龄≥14岁的低钠血症患者,按照低血钠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分析各组的常见病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1)该时段全院≥14岁住院患者9 989例,低钠血症患者525例,患病率5.26%,老年患者(≥60岁)患病率为6.1%(264/4 334)。(2)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在各组中均多见,脑出血在中、重度组多见。恶性肿瘤中肺癌最多,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最多;中、重度组脑出血中颅脑外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老年患者以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比例最高。(3)低钠血症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CSWS)的比例分别为13.7%和3.8%,老年患者中SIADH和CSWS的比例分别为17.4%和4.2%。(4)中、重度组排钠药物使用比例较轻度组更高(42.2%比21.4%,43.2%比21.4%,P值均<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组死亡风险是轻度组的6.92倍(95%CI 2.53~18.92,P<0.001),重度组死亡风险是轻度组的4.54倍(95%CI 1.05~19.58,P=0.043),而重度与中度组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主要的原发病因为恶性肿瘤(肺癌)、感染性疾病(肺炎)和脑出血,伴发SIADH和CSWS是上述疾病导致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排钠药物的使用更易发生中重度低钠血症。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低钠血症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低钠血症 住院病人 病因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