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孕妇的筛查、诊断、流行病学、妊娠结局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丙型肝炎防控及母婴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抗-HCV阳性孕妇资料。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6例抗-HCV阳性妇女孕前已明确感染者80例,其中HCV RNA阳性率85%,但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妊娠者仅16例;通过妊娠期产检发现HCV RNA阳性166例,HCV RNA阳性率为81.93%。感染途径与出生队列的关系中,各段出生队列抗-HCV阳性孕妇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01);随着出生队列的后延,经吸毒感染构成比降低(P<0.001),针刺感染(P=0.043)、婴幼儿期住院史的构成比升高(P=0.005)。抗-HC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中,HCV RNA<5.0 E+02 IU/ml与≥5.0 E+02 IU/ml组比较显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χ2=4.73,P=0.030)、妊娠高血压疾病(χ2=8.65,P=0.00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治疗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后第1年治疗率最高,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P=0.004)。结论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率较低,孕期HCV筛查应作为重要的补充,加强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妇产后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视产后1年内的管理,能显著提高育龄女性患者的治疗率。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并发疾病 妊娠
  • 简介:摘要核酸检测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对指导HCV感染者治疗、改变随访策略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其检测技术也日益成熟。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对HCV核酸检测必要性和检测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制定消除丙型肝炎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性依据。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检测 核酸检测现状
  • 简介: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丙型肝炎病毒能够对肝造成损伤,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为全身性感染疾病。另外,该疾病的传播方式还有母婴传播、接触传播和性传播等,但较多传播方式仍不够明确,所以该疾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相关研究显示,全球丙型肝炎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85亿,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丙型肝炎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病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现阶段,临床仍无该疾病的疫苗,所以通寻求有效的检验途经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丙型肝炎;检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探针法在分析、分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特异性B细胞以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发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伯胺标记法制备HCV特异性探针;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选HCV特异B细胞,并体外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克隆技术从分选的HCV特异性B细胞中克隆表达抗体;应用ELISA技术和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的结合活性以及中和活性。结果探针法能有效地检测HCV特异的记忆性B细胞,HCV患者探针阳性细胞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U=0.0004, P <0.0001)。通过单细胞分选HCV特异的记忆性B细胞,体外克隆表达获得6个单克隆抗体,其中有5个与HCV膜蛋白具有结合活性,2个显示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结论伯氨标记法制备HCV特异性探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探针制备方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可用于HCV特异B细胞的检测以及分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中和抗体 探针 疫苗 记忆性B细胞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微消除策略是为特定的丙型肝炎患者提供针对性服务,更迅速有效地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借鉴目前国内外丙型肝炎微消除模式,结合贵州省丙型肝炎防治的现状,联合当地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制定了该省慢性丙型肝炎健康教育规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筛查率,增强患者治疗意愿,早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 标签: 肝炎,丙型 微消除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为了规范和更新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2019年年底以来,丙型肝炎的筛查及管理策略有进一步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包括国产企业研发、生产在内的泛基因型方案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药物价格可及性明显增加,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筛查及治疗的推荐意见进行再次更新。

  • 标签: 丙型肝炎 治疗 预防 指南
  • 简介:摘要为了规范和更新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临床和预防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肝炎,丙型 治疗 预防 指南 直接抗病毒药物
  • 作者: 饶慧瑛 李明阳 魏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00044,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北京 100070,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北京 100070;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病中心 102218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严重威胁公共卫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包括丙型肝炎。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策略和模式。估计我国至少有760万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诊断率及治疗率离2030年的目标均有很大差距。我国政府、社会团体、各级医师也在积极探索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模式,包括国家标准支持的主要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社会机构承担与政府支持模式、医联体模式、高流行区筛查与家庭医师签约模式。我国各地区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高危人群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对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做到"应治尽治",尽早达到消除丙型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

  • 标签: 肝炎,丙型 消除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普及以及新检测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应用,全球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检测和治疗取得一定进展,到2017年有500万丙肝患者得到DAAs治疗,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肝炎战略中设定的2020年治疗目标。然而全球范围,尤其在丙肝高负担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丙肝检测和治疗覆盖面依然严重不足,而且注射毒品者减少危害干预措施覆盖面低,进展缓慢,实现2030年丙肝消除目标存在极大挑战。消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障碍、加快丙肝消除的进展取决于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应加大经费投入,基于对流行和防治情况的分析更深入广泛地实施现有有效措施,消除结构性障碍因素,整合和统筹肝炎和其他疾病防治的经费、项目和人力资源,以社区为基础提供简化的预防检测和治疗服务。全民健康覆盖为应对挑战、扩大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机遇。

  • 标签: 肝炎,丙型 消除 全民健康覆盖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在全球感染超过2亿人,发病率不断上升,给资源贫乏的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效的HCV诊断对治疗选择和治疗监测有指导意义。HCV感染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HCV感染筛查,操作简便,但窗口期长,不能判断病毒活动期或是既往感染。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是确定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传统的变温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核酸扩增技术的局限性,可作为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工具,能够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乃至非洲和东南亚等HCV流行率高的低资源地区的需求。本文综述了HCV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流是一种在人群水平上追踪疾病从检测到治愈过程的方法,是用于监测发现现行健康服务策略与实现健康目标之间差距的框架。本文针对其在丙型肝炎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我国丙型肝炎防治工作服务质量和效果。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医疗服务流
  • 作者: 饶慧瑛 段钟平 王贵强 魏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10004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 10006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肝病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和肝病部 100034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疾病中心 102218
  • 简介:摘要比较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9年版)》和以往《丙型肝炎指南》的更新要点。介绍了新的术语。重点强调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在预防部分,将对高危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作为预防的首要手段,强调治疗就是预防。在治疗方面,首先推荐无干扰素的泛基因型方案。还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介绍了多个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慢性肾脏疾病、儿童和青少年、合并慢性肾脏损伤、肝移植前后、合并HBV感染、治疗失败人群、急性丙型肝炎等。介绍了简化的治疗监测流程,特别提到在我国西南地区流行的基因3型。

  • 标签: 肝炎,丙型 治疗 预防 指南 要点
  • 简介:摘要肝移植时若受体可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移植肝会迅速感染HCV,称为HCV复发。HCV复发可导致移植肝纤维化进展、肝硬化等,显著降低移植肝存活率。有效清除HCV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移植术后患者只要可检出HCV RNA,均应抗病毒治疗,并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目前与免疫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DDI)较少、安全性高的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已被推荐用于移植术后患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DDI等选择不同方案。现对肝移植术后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炎病毒,丙型 肝移植 抗病毒治疗 直接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胰腺性脂膜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合并胰腺疾病的脂肪坏死性炎症,好发于嗜酒男性,约占胰腺疾病的2%~3%。其相关的胰腺原发疾病多为无菌性或病毒、细菌感染相关的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及创伤性胰腺炎等。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为急、慢性胰腺炎,其次为胰腺肿瘤性疾病,在肿瘤性疾病中又以胰腺腺泡细胞癌关系最为密切。诊断胰腺性脂膜炎的金标准是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对胰腺原发疾病的诊治是识别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腺性脂膜炎患者,应用来迪派韦/索磷布韦抗丙型肝炎病毒,生长抑素、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甲基强的松龙针抗炎治疗,最终病情好转后出院。

  • 标签: 肝炎,丙型,慢性 脂膜炎 胰腺性脂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丙型肝炎(丙肝)综合监测数据,为上海市制定消除丙肝公共健康危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9年上海市丙肝多维监测结果构建上海市丙肝综合监测系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监测内容包括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社区健康人群和高风险/重点人群监测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上海市急性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慢性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60/10万。HCV基因分型成功744例,检测到HCV的GT1、GT2、GT3、GT6型4个型别16个亚型,其中1b型(324例,占43.55%)、3a型(121例,占16.26%)、3b型(111例,占14.92%)和6a型(47例,占6.32%)是上海市流行的主要型别;1b型的构成比有下降趋势,3b和6a型呈上升趋势。HCV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输血(OR=4.18,95%CI:2.79~6.27)、有手术史(OR=1.63,95%CI:1.26~2.12)和注射史(OR=4.18,95%CI:2.75~6.34)、修脚(OR=2.01,95%CI:1.54~2.62)、共用剃须刀(OR=4.09,95%CI:1.24~13.51)和曾在非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损伤性美容项目(OR=3.15,95%CI:2.13~4.65)等。11类丙肝高风险/重点人群65 660人次的HCV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最高(占18.81%,1 008/5 358),社区健康人群HCV抗体阳性率为0.16% (7/4 268),低于同年高风险/重点人群的2.50%(501/20 002)(χ2=94.04,P<0.01)。结论2014-2019年上海市丙肝呈低流行。应持续开展丙肝综合监测,对于早期发现HCV感染者及其危险因素,完善丙肝防控策略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 综合监测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高风险人群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经常遇到结核病(TB)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需要同时治疗。当抗HCV和抗TB药物联用时需要考虑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DDIs)、抗TB药物诱导的肝毒性,以及肝脏疾病状态。现重点讨论常用抗TB和抗HCV药物的代谢机制和联用药物的选择,为TB合并HCV感染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选择。

  • 标签: 结核病 丙型肝炎病毒 药物代谢 药物交叉反应 抗病毒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肝硬化
  • 简介:摘要使用感染供者是扩大供者池的重要部分,目前趋势下能有效缓解供者利用率及器官需求的矛盾,且随着新型抗丙型肝炎病毒制剂的出现,让使用感染供者的受者能够大大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减少进一步的脏器功能损害。对供者来源性感染的风险和对移植物预后影响的报道,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系统性评估。本文就供者来源性感染的定义及感染病因、流行病学、治疗时间进行综述,并对供者筛查及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肾移植 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HCV感染者6 462例,排除了重复检测者,有效纳入了检测HCV基因型者共4 77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并回顾性分析基因型的分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 773例标本中检测出了5种基因型:1b型2 928例(占61.3%)、2a型1 241例(占26%)、3a型375例(占7.9%)、3b型205例(占4.3%),6a型24例(占0.5%)。患者年龄在(48.14±13.93)岁,各年龄段均以检出基因1b型为主;汉族2 965例,18个少数民族共1 808例,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基因1b型分别为1 798例(占60.6%)、1 130例(占62.5%),基因3型分别为235例(占7.9%)、345例(占19.1%)。在少数民族中主要以维吾尔族居多,且可检测出基因6a型,其他民族未检测出6a型,检出基因1b型维吾尔族704例(占62.1%),基因3型维吾尔族共269例(占23.7%)。男性2 413例,女性2 360例,其中基因1b型男性1 418例(占58.8%)、女性1 510例(占64.0%);基因3型男性424例(占17.6%),女性156例(占6.6%)。基因1b型与基因非1b型患者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基因型2a、3a、3b、6a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新疆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以1b型为主。少数民族HCV基因3型较汉族比例高。新疆HCV基因型检测丰富了我国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并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炎病毒,丙型 基因分型 新疆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吸毒人群丙型肝炎流行率高,是我国达成丙型肝炎消除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之一。然而由于该人群处境复杂,其丙型肝炎消除仍面临着筛查难、治疗率低、依从性差、再感染率高等诸多挑战,现有诊疗体系无法满足该人群的需求。我国致力于为吸毒人员建立戒毒管理、教育、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统一系统,这也为整合丙型肝炎诊疗、提高吸毒人群的诊疗可及性提供了有力条件。现从我国吸毒人群丙型肝炎消除的现状及挑战出发,结合国外案例,探讨该人群中丙型肝炎消除策略,并介绍海南省针对吸毒人群的丙型肝炎消除经验。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微消除 吸毒人员
  • 简介:摘要慢性丙型肝炎是全球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基因3型的慢性丙型肝炎与肝脏疾病的进展关系密切,其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慢性丙型肝炎基因3型患者比例已呈上升趋势,加大了治疗难度。为此,需要结合国内外研究,探索出更适合我国慢性丙型肝炎基因3型患者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肝炎,丙型,慢性 基因3型 直接抗病毒药物 治疗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