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中的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也是诸多医院院校都开设的学科,目的是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无论是从医学设备还是医学技术上都是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对于医院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水平与实际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在教学模式上需要进行修改及完善。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培养具备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室工作、实践能力,适应精准医疗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实施精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验项目精准分层、知识点精准分层、精准学习活动设计及精准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突出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检验基本技能更加规范化、精准化,更加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精准实验教学将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

  • 标签: 精准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阐述"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教改在医学本科专业遗传学实验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整合与拓展实验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编写适用教材、更新考核方式、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初步研究显示,RBL教改可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其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 遗传学 本科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智慧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化技术、医学机器人、虚拟现实和教学评估系统等技术在口腔实验教学领域的应用也逐年增加。本文对智慧教学在国内外口腔实验教学领域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智慧教学 数字化技术 口腔医学教育 实验教学 虚拟现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需求调研分析,探索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2017级和2018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925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就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环节的需求和建议进行调查,通过χ2检验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选择进行比较。结果关于授课时长,43.6%(199/456)的临床医学专业和39.1%(75/192)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希望教师每节课授课时长在21分钟~30分钟,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20.9%(14/67);关于授课内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选择实验原理的占比92.7%(178/192),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实验操作时,88.8%(405/456)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和88.0 %(169/192)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占比70.2%(47/67);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的实验操作讲解方式评分分别为(1.48±1.60)分和(1.56±1.74)分,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评分(0.97±1.27)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3)。结论不同专业学生对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需求有一定差异,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采取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医学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医学机能学 实验教学 调查问卷 医学生 教学需求
  • 简介:摘要核电存在强放射性、高温高压等不利条件,学生无法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与实验,需要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下的核技术与核工程的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机械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实验项目的目的和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方法。

  • 标签: 核技术 核工程 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
  • 简介:摘要为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尝试将专业文献解读教学与《实验核医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对文献进行部分精读、整体汇报和教师点评总结完成文献解读,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实验核医学技术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 标签: 文献解读教学 实验核医学 科学素养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的改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旨在促进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 实验 考核
  • 简介:摘要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完成实际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中。针对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知识点分割孤立、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自2017年起,空军军医大学在2016~2019级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76名学生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包括增设教学模块、精选实验项目、细化教学实施流程、优化考核指标,通过实验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实验成绩为(91.11±2.04)分,优秀率达到81.6%(62/76)。100.0%(76/76)的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并认为通过项目驱动型实验自身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89.5%(68/76)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型实验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78.9%(60/76)的学生认为对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100.0%(76/76)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知识点相互孤立、课程间逻辑衔接不紧密的问题。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认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标签: 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 实验教学 医工融合 创新精神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全民健康已经成了目前发展的大势所趋。为响应《纲要》,教育部以高教40条为抓手,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比重,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提高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验能力成为高校培养环节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了解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及实践教学现状,作为新办专业各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探索新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方案,为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构建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健康管理 实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实验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5级和2016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56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为实验组,2015级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型磁共振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实验组课后考试成绩(84.55±6.57)和期末考试成绩(90.03±4.72)均高于对照组(79.37±6.13)和(80.06±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增加学科兴趣、扩展相关知识面、解决临床工作、促进团队协作等四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磁共振成像序列的实验教学中,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教学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磁共振原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医学影像本科教育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 磁共振成像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观察和实验及其设计、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仍然模糊,影响着研究设计的正确认识及因果推断有效性的判断。本文借用物理学的相变概念,结合因果思维与因果图,首先建立了事物的属性及其状态、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接着识别了两种现象获取方式——人为观察和人为实验之间相反的因果结构,及其与暴露的干预、分配在因果推断研究中受各自的因果机制影响;最后,识别了干预系因果概念,是自然因果律基础上联系已知的现象和/或需经测量而获得的现象之间的核心纽带;基于此分析了研究设计二分类的策略,以干预法和非干预法的分类更为清晰。观察和实验提供了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应是内涵统一的概念。基于因果律及其测量过程可能是实现研究设计精准分类的最佳选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观察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和2019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3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147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2019级161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方式,通过实验项目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通过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有机磷食物中毒应急处置"[(9.03±0.47)分比(8.40±0.59)分,P=0.011]、"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实验[(9.31±0.56)分比( 8.44±0.50)分,P =0.001]的操作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但在"防护服的穿戴"实验的操作评价成绩低于对照组[(8.79±0.41)分比(9.49±0.51)分,P=0.003]。除交互体验感外,试验组学生对实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如对实验项目的感兴趣程度95.2%(140/147)比55.3%(89/16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满意度,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建议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势互补。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 预防医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本着以课程为中心的原则,研究组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运行方式、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以联系疾病、联系应用为导向,广泛开展基于疾病动物模型制备及干预过程的实验教学;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确保课程内容体现出前沿性和时代性;以生物医学前沿方法训练引领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优化以实践应用、创新性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建设的基础上,打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方位提升学员的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受实验成本高、过程长、形态学教学难度大及临床标本生物安全性等相关限制,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展。虚拟实验平台通过整合课程实验、增加实验检测项目、创建形态学检验数据资源库、创建检验仪器设备虚拟操作平台及虚拟实验考核操作平台,可突破常规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历经百余年的探索,胃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实验研究不断深入。胃癌、胃间质瘤作为胃外科实验研究的热点话题,围绕其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尤其近年来黏膜微生态、肿瘤干细胞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另外,随着微创外科的逐步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大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胃外科疾病的标准化手术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支持。同时在分子医学、精准医学的推动下,疾病分子分型的完善、新治疗靶点的探索成为胃外科实验研究的热点,为胃外科疾病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癌 胃肠道间质瘤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转专业率在所在高校专业中位居前列,这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以安徽A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转专业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转专业热潮”的现象及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得出,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既和专业填报志愿高调剂率有关,也与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有关。

  • 标签: 社会工作专业 转专业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Sandwich教学在《实验针灸学》中的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方法61名学生分别随机分为PBL学习(n=30)和Sandwich学习(n=31)两组。两组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喜爱偏好的调查问卷,并通过课后小测验评价其学习效果。结果PBL学习和Sandwich学习两组学生都对讨论参与度、多角度讨论、学习体验、团队效率等方面表示肯定。PBL学习的最大优点是讨论积极,各抒己见;最大缺点是讨论方向太多。Sandwich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反复讨论,很充分;最大缺点是重复讨论时间不够。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喜欢PBL学习(63%)或Sandwich学习(76%)。课后小测验成绩Sandwich学习高于PBL学习。结论PBL和Sandwich教学合理运用到中医实验课程能让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体验。

  • 标签: 团队学习 三明治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对陕西省320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专业认知态度、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专业认知态度方面,82.4%(257/312)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家长意见和方便就业;96.2%(300/312)的学生对本专业表示很喜欢、较喜欢或一般。在就业意向方面,73.4%(229/31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90.1%(281/312)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在职业规划方面,60.3%(188/312)的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男生选择较难和很难就业的比例低于女生[64.5% (80/124)比79.3%(149/188)],选择较易就业的比例高于女生[29.8% (37/124)比18.6%(35/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影响学生专业观的内在优势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强、热爱专业;劣势因素是就业期望过高,职业规划不清晰。外在机会因素是"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威胁因素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就业性别因素差异等。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康复工作。康复机构要改善康复治疗师执业环境,为其提供利于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标签: 康复治疗 专业观 就业情况 影响因素 SWOT分析
  • 作者: 史继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细胞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 简介:乙肝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乙肝患者可能因为各类途径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会破坏乙肝患者的肝脏及免疫功能,如果长期患病,就会诱发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就目前而言,临床上找不到治疗乙肝的方法,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乙肝,进而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乙肝病毒感染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世界上的百分之五的人口已出现慢性感染症状,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将由最初的慢性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由此可见,想要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就需从根源入手,及时检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鉴于部分研究人员在此方面已进行深入探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所以医者需基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工作。如此,才可及时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才能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乙肝;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