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方法梳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政策现状,分析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结果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人员认知有待提高,缺乏对人类遗传资源项目过程管理和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结论某医院应加强对科研人员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人类遗传资源全过程监管流程,重点加强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

  • 标签: 三级医院 人类遗传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查房后,提高了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其中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三级查房 病情观察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为制订灾难护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护理人员灾难护理应急知识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市3所综合医院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374名临床护士灾难护理应急知识平均得分为(2.74 ± 0.98)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得分最低为(2.55 ± 1.04)分,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高为(2.93 ± 1.00)分;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职务、是否听说过灾难护理、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是影响应急知识得分的重要相关因素(F/t值为22.093~2 103.285,P<0.001)。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鼓励临床护士积极参与灾难护理相关工作,以增强灾难护理能力。

  • 标签: 灾难护理 应急知识 培训
  • 简介:摘要淋巴结构(TLS)是存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慢性炎症部位的异位淋巴组织,因其丰富的免疫细胞富集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和大多数癌症良好的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相关。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型癌症,在TLS对其预后影响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就TLS的构成、生成机制、检测识别、临床价值结合肝细胞癌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为制订灾难护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护理人员灾难护理应急知识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市3所综合医院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374名临床护士灾难护理应急知识平均得分为(2.74 ± 0.98)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得分最低为(2.55 ± 1.04)分,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高为(2.93 ± 1.00)分;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职务、是否听说过灾难护理、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是影响应急知识得分的重要相关因素(F/t值为22.093~2 103.285,P<0.001)。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鼓励临床护士积极参与灾难护理相关工作,以增强灾难护理能力。

  • 标签: 灾难护理 应急知识 培训
  • 简介:摘要淋巴器官(TLOs)是一组存在于疾病炎症部位的类似于二淋巴器官的结构,其T细胞/B细胞的聚集能产生自身反应效应细胞,参与疾病的发展。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T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及B细胞产生抗体,分泌细胞因子,呈递抗原并调节T细胞功能相关,多项研究发现TLOs可能通过产生潜在性致病细胞在风湿免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TLOs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症 风湿免疫病 三级淋巴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5—9月对我国西、中、东部的3所中医医院的1 080名护士进行调查。选取人口学资料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控制量表和变革型领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护士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8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85.00%。结果918名中医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均分为(3.45±0.63)分;不同职务、职称、聘用形式、每月夜班数、月收入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每月夜班数、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控制、愿景激励是影响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8.0%。结论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适当调整夜班班次,给予护士适当激励,加强护士工作自主性,以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其留职意愿。

  • 标签: 护士 中医 留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变革型领导风格 工作控制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淋巴结构是增强局部微环境中抗肿瘤免疫的新靶点。皮肤中固有存在与淋巴结构类似的淋巴细胞聚集物,提示其在众多皮肤疾病中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证实,恶性黑素瘤中存在淋巴结构,且与更好的患者预后相关。本文综述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及恶性黑素瘤中有关淋巴结构、功能以及在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黑色素瘤 皮肤肿瘤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福州某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选择在福州某综合医院工作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收到问卷2 720份,其中有效问卷2 688份,问卷有效率98.8%。调查医务人员年龄、工种、职称、工作年限、操作习惯以及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锐器伤发生和上报情况。结果1 011人发生锐器伤,发生率为37.6%。其中,20.6%(208/1 011)的医务人员发生过单人多次锐器伤。污染锐器暴露发生率为15.1%(405/2 688)。随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的增加,锐器伤发生率逐年下降(χ2趋势=12.393、33.339、15.160,P<0.05)。造成锐器伤的前3位原因是徒手掰玻璃安瓿(39.1%,395/1 011)、抽取药液(10.4%,105/1 011)和徒手处理锐器(10.3%,104/1 011)。造成锐器伤的主要锐器有安瓿(43.2%,437/1 011)、注射器针头(20.3%,205/1 011)和缝合针(9.6%,97/1 011)。874名(86.4%)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存在漏报。结论福州某综合医院锐器伤发生情况仍较严重,应强化锐器伤防护工作。

  • 标签: 职业伤害 医务人员 流行病学 三级预防 锐器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机构在"以患者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方面的做法或经验,为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出建议。方法依托"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方评估"项目,收集到医疗机构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典型案例40份,对案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文本分析。结果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专科医院较多,多学科诊疗服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管理制度和诊疗流程不断优化。结论我国多学科诊疗模式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测算和收费标准,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多学科诊疗的积极性。

  • 标签: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多学科诊疗 案例分析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36家公立医院医生视角下的执业环境变化,为制定改善医生执业环境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3月进行的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方评估"的医护人员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17 945、19 774、20 786、23 289和22 836份,总计104 630份。采用编制的调查表从医患关系、工作负荷、行政后勤支持、职业认同4个维度测量医生对执业环境的体验。结果第1次到第5次调查,"本院行政后勤部门办事效率高"的认同比例呈"U型"分布,"赞同或鼓励子女继续从事医务工作"的认同比例从13.38%增长到23.91%;第2次到第5次调查,医生经历过医患纠纷的比例由28.96%降至23.20%,医生认同本院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比例从33.20%持续上升至60.45%;第3次到第5次调查,医生经历医闹的比例由15.10%降至14.19%,"本院食堂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营养可口的餐食"的认同比例从36.25%增长到47.52%,"我目前的工作负荷较重"的认同比例从61.55%降至45.24%。第5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职称和医院类型医生的各维度认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来看,医生执业环境的改善仍不充分。医院管理者应持续着力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并采取必要措施减轻医生工作负荷,提高医生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医生 三级公立医院 执业环境 趋势变化
  • 作者: 郭慧 赵艳杰 谢世堂 宋清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 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内科 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 10003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联合教研室 1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病例组合指数反映了疾病诊疗的技术水平,间接反映了学科的医疗质量,科技量值代表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医疗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正是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2个核心指标,本研究旨在探索病例组合指数对科技量值排名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分析2017—2019年北京某医院不同学科病例组合指数和科技量值排名的关系。结果3年间进入学科百强的科室CMI值比未进入学科百强的科室高17%(P<0.05),多因素分析中,具备较高的CMI值的科室进入学科科技量值百强的可能性提高了2.29倍,以CMI值与进入学科百强科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P=0.001)。结论CMI值可以反映学科的科技量值,临床科室应当努力提升科室CMI值,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标签: 病例组合指数 科技量值 学科建设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综合医院病房的防控措施。方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作为综合医院,采取健全组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调整科室布局,开展全员持续性、多样性培训,诊疗流程再造,强化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等防控措施,保障医疗业务正常开展。结果2020年1月23日至5月8日期间,普外科收治住院患者548例,手术447例,行核酸检测患者427人次,全部检测结果阴性。结论综合医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的前沿阵地,全员配合、全面认识是战胜疫情的基础,把好关口是保障日常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重点,住院流程再造是疫情排查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新冠肺炎 三级综合医院 病房 防控 流程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科急诊接诊的患儿,包括夜急诊、留观患儿,按照入院日期、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患儿男多于女,比例为1.46∶1(64 480∶44 111例次),患儿年龄范围0~17岁,中位年龄11(23,48)个月,年龄分布以5岁以内为主,占84.14%(91 336/108 591)。全年以7月患儿最多,占10.53%(11 433/108 591),2月患儿最少,占6.04%(6 555/108 591)。全天最高就诊时间段为22~23时,占18.83%(20 443/108 591)。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占53.83%(66 522/123 576诊断例次)。共接诊重症患儿1 057例次,占0.97%(1 057/108 591),共接诊意外伤害911例次,占0.84%(911/108 591)。所有诊断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47%(42 541/123 576诊断例次)。结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就诊患儿以5岁以内为主,全年7月份患儿最多,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疾病谱,为急诊抢救提供便利,提高服务水平。

  • 标签: 儿科 急诊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1—12月抽取全国11个省市48家医院的998名神经科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自制神经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回收问卷998份,最终有效问卷988份。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332.19±64.9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是否接受神经科专科护士培训是神经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神经科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年限、是否接受神经科专科护士培训是神经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护士职业教育中,应着重对核心能力薄弱环节进行干预,针对性地调整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加强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培养全面的神经专科护理人才。

  • 标签: 护士 神经科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雨课堂"运用于甲等综合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中对科室培训考核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二病区3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使用"雨课堂"进行培训考核;选取儿科一病区3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考核。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使用"雨课堂"后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平均分为93.49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分90.67分;使用"雨课堂"中投票选项,对全科护理人员就培训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进行投票,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8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在儿科护理人员培训考核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其他科室进行推广。

  • 标签: "雨课堂" 儿科护理 培训考核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科急诊接诊的患儿,包括夜急诊、留观患儿,按照入院日期、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患儿男多于女,比例为1.46∶1(64 480∶44 111例次),患儿年龄范围0~17岁,中位年龄11(23,48)个月,年龄分布以5岁以内为主,占84.14%(91 336/108 591)。全年以7月患儿最多,占10.53%(11 433/108 591),2月患儿最少,占6.04%(6 555/108 591)。全天最高就诊时间段为22~23时,占18.83%(20 443/108 591)。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占53.83%(66 522/123 576诊断例次)。共接诊重症患儿1 057例次,占0.97%(1 057/108 591),共接诊意外伤害911例次,占0.84%(911/108 591)。所有诊断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47%(42 541/123 576诊断例次)。结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就诊患儿以5岁以内为主,全年7月份患儿最多,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疾病谱,为急诊抢救提供便利,提高服务水平。

  • 标签: 儿科 急诊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规范的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6.46±9.79)岁;治疗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65.78±8.91)岁。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病房床前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康复理疗科继续康复治疗+家庭或社区长时间持续康复治疗)。对患者分别在入组时(M0)及发病1个月后(M1)、3个月后(M3)及6个月后(M6)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并记录数据,再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0、M1时,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3、M6时,治疗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5.21±20.43)分、(46.67±18.61)分,均高于对照组(24.54±19.52)分、(29.56±2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0时,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1、M3、M6时,治疗组下肢FMA评分分别为(18.34±9.67)分、(25.24±9.82)分、(30.51±6.23)分,均高于对照组(13.41±8.72)分、(17.19±8.78)分、(19.65±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康复治疗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妇幼医院的患者满意度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6年至2021年5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方评估的妇幼医院患者调查结果,对满意度指标进行描述性趋势分析,并基于第5次评估结果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021年第5次评估妇幼医院患者总体满意度(门诊94.9%,住院98.0%)较2016年第1次评估(门诊87.8%,住院95.7%)有较大提升。医院属地类别、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就诊类型、医保类型、就诊医生类别是影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P<0.05),地方医院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委属委管医院(OR=1.502),转诊患者满意度低于直接收治患者(OR=0.259)。科室、医院地理分区、患者户口类型以及是否因疫情延后诊疗是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因素(P<0.05),内科、外科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低于儿科患者(OR值分别为0.202、0.298),中部地区患者就医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OR=3.311)。结论我国妇幼医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整体向好,未来应关注满意度普遍较低的医院环境、人文关怀等非医疗服务维度,进一步改善妇幼医院患者的就医体验。

  • 标签: 妇幼医院 患者满意度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第三方评估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改善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进展和成效,为进一步改善住院患者就医体验和提升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年至2021年的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方评估"住院患者调查,对住院流程、费用和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进行描述性趋势分析,并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机构类型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21年第5次评估住院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98.5%)较2016年首次评估(96.2%)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妇幼机构在区域和机构类型分层比较中提升最为明显。住院患者对膳食满意度的改善不明显,对"医疗费用高""手续办理繁琐"和"等待床位时间长"最为不满。结论2016年至2021年,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持续提高,但非医疗技术类服务仍有改善空间。改善住院患者膳食服务以及进一步降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是下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高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重点。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住院患者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第三方评估 三级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