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警系统预防产后出血的实践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前收治的45例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预防干预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后开展预警系统的5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以及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平均次数;对两个时间段各随机抽取10名护理人员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以及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平均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三级预警系统 产后出血 预防价值 实践意义
  • 简介:摘要:绩效工资作为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力杠杆,能够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度,因而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公平的运用成为各家医院管理者最为关心的也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医院护士绩效改革研究现状与热点。

  • 标签: 三级医院 护士绩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医院急诊科中医生的压力来源情况以及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 抽选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医院急诊科医生100名,作为观察组,抽选同期的内科医生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对其工作压力源开展调查,分析干预方式。结果 观察组医生工作量、工作环境、人际压力、情感、思维方面的压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级医院 急诊科 工作压力 人际压力
  • 简介:【摘要】本研究依据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对本检验检测实验室20个月时间段的水进行了检测分析,考察了水质的优劣。结果显示,本检验检测实验室水符合要求,质量稳定良好,确保了实验室检验检测用水安全可靠,这对检验检测实验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标签: 实验室 三级水 质量 考察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方法梳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政策现状,分析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结果某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人员认知有待提高,缺乏对人类遗传资源项目过程管理和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结论某医院应加强对科研人员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人类遗传资源全过程监管流程,重点加强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

  • 标签: 三级医院 人类遗传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查房后,提高了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其中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三级查房 病情观察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为制订灾难护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护理人员灾难护理应急知识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市3所综合医院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374名临床护士灾难护理应急知识平均得分为(2.74 ± 0.98)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得分最低为(2.55 ± 1.04)分,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高为(2.93 ± 1.00)分;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职务、是否听说过灾难护理、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是影响应急知识得分的重要相关因素(F/t值为22.093~2 103.285,P<0.001)。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鼓励临床护士积极参与灾难护理相关工作,以增强灾难护理能力。

  • 标签: 灾难护理 应急知识 培训
  • 简介:摘要淋巴结构(TLS)是存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慢性炎症部位的异位淋巴组织,因其丰富的免疫细胞富集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和大多数癌症良好的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相关。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型癌症,在TLS对其预后影响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就TLS的构成、生成机制、检测识别、临床价值结合肝细胞癌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为制订灾难护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护理人员灾难护理应急知识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市3所综合医院3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374名临床护士灾难护理应急知识平均得分为(2.74 ± 0.98)分,其中事故指挥系统得分最低为(2.55 ± 1.04)分,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高为(2.93 ± 1.00)分;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职务、是否听说过灾难护理、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过灾难救援是影响应急知识得分的重要相关因素(F/t值为22.093~2 103.285,P<0.001)。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灾难护理知识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鼓励临床护士积极参与灾难护理相关工作,以增强灾难护理能力。

  • 标签: 灾难护理 应急知识 培训
  • 简介:摘要淋巴器官(TLOs)是一组存在于疾病炎症部位的类似于二淋巴器官的结构,其T细胞/B细胞的聚集能产生自身反应效应细胞,参与疾病的发展。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T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及B细胞产生抗体,分泌细胞因子,呈递抗原并调节T细胞功能相关,多项研究发现TLOs可能通过产生潜在性致病细胞在风湿免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TLOs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症 风湿免疫病 三级淋巴器官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预检分诊在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院就诊的6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方法以及其实施效果。结论:600例患者均接受了预检分诊,分诊标准落实良好,患者后续就诊科室与其疾病类型、病情相符;同期院内未发生患者、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论:在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通过落实预检分诊环节可以有效的对传染病患者有效区分,实现对传染病的良好控制。

  • 标签: 预检分诊 三级医院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5—9月对我国西、中、东部的3所中医医院的1 080名护士进行调查。选取人口学资料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控制量表和变革型领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护士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8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85.00%。结果918名中医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均分为(3.45±0.63)分;不同职务、职称、聘用形式、每月夜班数、月收入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每月夜班数、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控制、愿景激励是影响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8.0%。结论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适当调整夜班班次,给予护士适当激励,加强护士工作自主性,以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其留职意愿。

  • 标签: 护士 中医 留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变革型领导风格 工作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政府医院合作模式下托管实践的背景,阐述在具体实践中遭遇的难题,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介绍政府医院合作模式下现代医院托管时间的策略,以充分调动专家团队的积极性,发展互联网及医联体,促进医院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政府医院合作模式 三级医院 托管实践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淋巴结构是增强局部微环境中抗肿瘤免疫的新靶点。皮肤中固有存在与淋巴结构类似的淋巴细胞聚集物,提示其在众多皮肤疾病中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证实,恶性黑素瘤中存在淋巴结构,且与更好的患者预后相关。本文综述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及恶性黑素瘤中有关淋巴结构、功能以及在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黑色素瘤 皮肤肿瘤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福州某综合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选择在福州某综合医院工作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收到问卷2 720份,其中有效问卷2 688份,问卷有效率98.8%。调查医务人员年龄、工种、职称、工作年限、操作习惯以及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锐器伤发生和上报情况。结果1 011人发生锐器伤,发生率为37.6%。其中,20.6%(208/1 011)的医务人员发生过单人多次锐器伤。污染锐器暴露发生率为15.1%(405/2 688)。随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的增加,锐器伤发生率逐年下降(χ2趋势=12.393、33.339、15.160,P<0.05)。造成锐器伤的前3位原因是徒手掰玻璃安瓿(39.1%,395/1 011)、抽取药液(10.4%,105/1 011)和徒手处理锐器(10.3%,104/1 011)。造成锐器伤的主要锐器有安瓿(43.2%,437/1 011)、注射器针头(20.3%,205/1 011)和缝合针(9.6%,97/1 011)。874名(86.4%)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存在漏报。结论福州某综合医院锐器伤发生情况仍较严重,应强化锐器伤防护工作。

  • 标签: 职业伤害 医务人员 流行病学 三级预防 锐器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甲等综合医院儿科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方法 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甲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表》对我院儿科8个住院科室进行儿科静脉治疗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静脉输液305例(94.14%),其中PVC 280例(91.80%)、CVC 15例(4.92%)、PICC 10例(3.28%),无钢针使用患儿。静脉治疗并发症的患儿共计47例(15.41%),分别为外渗和渗出20例(6.56%)、感染12例(3.93%)、静脉炎8例(2.62%)、导管堵塞5例(1.64%)、非计划拔管2例(0.66%),未见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在儿科临床应用普遍,采用PVC、PICC以及CVC能有效地减少患儿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静脉血栓、渗出和外渗、非计划拔管等,减轻患儿由于漏针反复穿刺的痛苦,使患儿更加舒适,提高了儿科满意度和优质护理,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敷贴的固定不妥,输液工具以及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导管维护不当等。

  • 标签: 儿科 静脉治疗 横断面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病历书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运用质控法进行管理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管理的方式进行分析,共计选入患者为100例,为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3月所接诊患者,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50例患者,在进行病历书写时,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病历书写时则需要将质控法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质量控制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书写质量情况以及病历书写合格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级质控法 病历书写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核查是患者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卫生部提倡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综述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临床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查时机掌握不正确;《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不及时、书写有涂改;核查人员思想重视不到位,不按工作流程操作;重要环节存在隐患;手术医生存在“只签名,不核查”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些成果上进行系统总结,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开展的信息化核查,以期为手术安全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手术核查的安全性。

  • 标签: 信息化 三级核查 三方核查 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