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调解系统性进入司法是现代调解运动的核心内容。各国法院在诉讼程序中通过组织和介调解两种方式来鼓励调解运用。法院介调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在中国,法院介调解可以划分为立案前的委派调解和立案后委托调解两种形式。在性质上,前者属于诉讼外调解,后者属于诉讼调解。立案前的法院介调解不宜称作委托调解。中国的法院介调解机制运行不畅,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经过委派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通过三种附加程序而获得强制执行力;而经过委托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撤诉或以调解书结案。

  • 标签: 法院转介调解 委托调解 委派调解
  • 简介:<正>头顶曾有过军徽熠熠闪光领尖曾有过军旗猎猎飘扬心中曾有过军歌昂天鸣奏耳旁曾有过军号激越嘹亮挂彩的胳膊曾支撑过点燃的炸药空虛的肠胃曾蠕动过粗糙的干粮烧焦的额头曾在弹雨中淬火

  • 标签: 司法行政 军人 军徽 军歌 军号 军旗
  • 简介:未成年人司法处制度是支撑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非刑化原则的核心制度,不应把这一制度泛化为少年司法的理念或主义,也不应只将其作为附条件不起诉的同义语。根据相关国际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规定,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它是融程序和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制度,构建全面合理的该制度就必须赋予警察和检察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把这种权力溶人到警察对微罪自行处置、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三种处方式中,并且制定多样化的观护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司法转处 自由裁量权 观护措施
  • 简介:从“征分离”基础理论及其与征一体的比较出发,分别从制度创新与功能定位层面对“征分离”制度在突破体制僵化、完成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扼守耕地红线等方面所做贡献进行评析。随后对制度合理性展开质疑并提出改良建议:通过对“征”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避免政府角色错位与制度性寻租所导致的土地增值利益垄断化现象的出现,并通过区分征收与征购、限制解释公共利益,以确定各区域土地发展权价值计算公式;通过对“”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当放开集体土地入市路径,单独设立非公益需要农用地转用程序,并借鉴土地银行运营模式,实现概括征收范围限定化:通过对“分离”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兼顾公平与正义,重塑政治信任,并实现土地增值利益的共享。

  • 标签: 征转分离 集体土地 制度创新 农用地转用 土地银行
  • 简介:案情简介1996年8月27日晚约9时,武平县十方镇叶坑村民张顺荣从本村风亭岗自然村步行回家,不幸触及断落在大路上的带电裸护线身亡。事后,张顺荣之妻儿以叶坑村委会疏于管理农村电网,武平县电力公司违章架设线路为由,要求二被告赔偿其损失。因代叶坑村委会行使管理农村电网职责是村农电员,为查清叶坑村委会与农电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武平县法

  • 标签: 转承责任 村委会 雇主承担 雇用关系 侵权损害赔偿 法律关系
  • 简介: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传统司法审级中的"上控"与"审"违反了"上诉审"的经济学原理,但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度的出现实际上来源于古典司法复审的"政治治理"功能,并且在事实上构成了一种有效率的信息机制与"组织替代",回应了古代社会低成本地获取地方治理信息的难题。但这些理论上合理的制度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并且一直存在于当下中国的审级制度之中,其根本的解决进路只能是在国家能力建设基础上超越科层化的制度分工与审级分工。

  • 标签: 司法审级 上控 审转 信息 政治治理
  • 简介:对多次偷骑摩托车的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的定性──与康、徐广泉、张振高同志商榷李鸿斌《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刊载了康、徐广泉、张振高三同志的《多次偷骑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定性谈》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文中认为,多次偷骑...

  • 标签: 扰乱社会秩序罪 骑摩托车 开汽车 人民团体 生产秩序 盗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