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现行宪法第四修改。这次修改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国家的指导思想,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公民基本权利等各个方面,是一比较大的修改。这次修宪在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其中在修宪技术上也有

  • 标签: 修宪技术 宪法 宪政精神 修宪机关 宪法文本
  • 简介:凡例1.档案原文行文为竖排,一律改为横排,但文中“如左”、“如右”之用语予以保留。2.标点为整理者所加。3.档案原文缺漏破损及无法辨认的字用“口”标明;档案原文缺漏破损及无法辨认的段落,用“……”标明。4.档案原文不清,整理者据上下文推断的,于该字后用“(?)”标明。

  • 标签: 档案 南部县 选录 全宗 原文 “口”
  • 简介:1908年开始的国会请愿活动,是李大钊早年参加的第一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它的中心是通过持久而广泛的群众运动迫使清政府设立国会,进而成立责任政府。作为北洋法政学堂学生,李大钊参与了1910年12月爆发的第四国会请愿的全部重要活动,并成为该校请愿活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虽然国会请愿最终失败了,但它民主与宪政的基本诉求,持久而深入的社会动员,严酷而激烈的斗争经历,使年轻的李大钊初步经受了政治斗争的洗礼,也使民主与宪政成为李大钊终生的追求,为他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 标签: 李大钊 国会请愿 民主宪政 统一战线
  • 简介:如同其它法律一样,经济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诸多法律,经济法律可谓浩如烟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它始终如一支主流,不断给人类社会注入着新的...

  • 标签: 现代经济法 罗马法 《法国民法典》 资本主义经济 《十二铜表法》 罗马奴隶制
  • 简介:<正>一、1981年11月14日、15日在名古屋召开了第三日本环境会议。1979年6月对于公害与环境行政反复倒退,持有危机观点的学者、研究者、公害被害者,以及居民运动有关人员,聚集于东京召开了第一日本环境会议。第一日本环境会议分析了现状,展望了将来,讨论了迎接80年代的课题,最后通过了《日本环境宣言》。宣言确认环境保护在确立和平、民主与基本人权,以及克服贫困等同时,又确认它是人类必须完

  • 标签: 居民运动 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 环境评价 环境行政 会议
  • 简介: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课程的第二讲授始自1908年11月5日(周四),终于1909年6月24日(周四),共有十一位学生听讲。主要内容为概说(集中涉及符号学问题**),语言学内容的内部划分,共时性规律和历时性规律的区分,印欧语言学概要(作为普通语言学的附论添入)。在此选刊的,就是其主体部分,涉及语言的内部和外部研究,价值、同一性、单位问题,共时态包括横组合段理论和联想理论等问题。文本由日本学习院大学索绪尔文献研究专家小松英辅整理,取两种学生听讲笔记,一是AlbfrtRifdlingfr的,他与EmilfConstbntin相互传抄,较为详尽;一是ChbrlfsPbtois的,较为简洁,各有其价值。

  • 标签: 索绪尔 第二次教程 语言内部研究 共时性 历时性 横组合关系
  • 简介:从“外卖打包”到“环保压力”,从“懒人经济”到社会风气,随着外卖市场快速飙升,各式各样的外卖产品、外卖品牌在各地风起云涌,“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服务环节的新型业态:“外卖”“网络订餐”以其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

  • 标签: 外卖 二次污染 超标 隐忧 市场潜力 社会风气
  • 简介:清末民事习惯调查是清末修律中的重要活动,然而学界长期以来多未能辨明修订法律馆的民事习惯调查与宪政编查馆领导下各省调查局的民事习惯调查之不同,乃至将二者混为一谈。[2]日本学者中村哲夫教授根据所搜集到的清末地方习惯调查报告书等史料率先作了大胆而准确的推测"清末的习惯调查中存在着复数的系统,即宪政编查馆和修订法律馆两个系统"[3]。

  • 标签: 清末修律 民事习惯 修订法律馆 宪政编查馆 合流 并行
  • 简介:5月21日,省法学会第七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清林(图1)到会致辞,省委副书记陈文清(图2)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增添(图3)当选省法学会第七届会长。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晋闽(图4)当选为常务副会长,王晓鹰等18人当选为副会长。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省法学会第六届常务副会长傅镛茎(图5)所作的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标签: 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法学会 省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 第六届理事会 副会长
  • 简介:<正>3月17日,江苏省法学会四届三理事(扩大)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的百余位理事和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朝、省司法厅厅长兼省法学会会长陆云泉、副会长王樑、张洪伟、施文寿、张学仁、丁巧仁、孙南申等同志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法学会 江苏省 法学研究 特邀代表 副会长 李明
  • 简介:福建省法学会平潭会员联络组于8月26日下午召开了省法学会平潭会员第五学术研讨会,主要议题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实施中的新情况和修订的《刑法》即将施行的有关法律问题;青少年犯罪与综合治理问题。平潭县政法委副书记李清泉到会并表示今后应更加支持法学会会员的活动,同时希望会员们通过学术活动,对依法治县起积极促进作用。本次研讨会结合司法实践,展开热烈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一)有关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问题。律师界会员提出:1.由于公、检、法各家从上至下各自作出解释与规

  • 标签: 法学会 青少年犯罪 学术研讨会 刑事诉讼法 司法实践 治理问题
  • 简介: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天津法学》,由天津市委政法委主管,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主要主办单位,增加天津市法学会为主办单位。这是天津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法学学术理论刊物。

  • 标签: 天津市 法学会 第一次会议 成立大会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编委会
  • 简介:1月10日,霞浦县法学会第二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卓小专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县各部门的法学会会员代表共61人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县法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卓小专当选县法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 标签: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法学会 霞浦县 政法委书记 理事会 常委
  • 简介:2014年7月2日上午,广东警官学院在滨江校区召开2014年第一科研工作例会,各系部领导和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科研处张成副处长主持会议,夏蔚副院长在会议上作了讲话。会上,各系部简要汇报了本部门上半年科研工作情况。张成副处长从项目立项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建设等八个方面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学院科研工作情况,并对今年学院非编制研究机构的申报情况作了解析,布置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申报工作。刘奕舜副处长就今年院级项目的申报进行了阐释和动员。

  • 标签: 科研工作 警官学院 例会 广东 申报工作 重点学科建设
  • 简介: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自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信访高峰,虽然时代不同,主要原因也有变化,但却反映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和内在关联,那就是现代政治如何平衡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信访高峰凸显了中国法治建设隐含的关键性矛盾:基本权利的实现与实现权利的制度空间狭小、当家作主的权利追求与保护权利的技术贫弱之间的紧张;产权与权利关系模糊又相互拖累之间的紧张;功能不畅与权利救济阻滞的紧张等。由此可见,信访法治化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涉到国家治理体系的生深层次问题与整体结构。从思路上看,改革应着眼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

  • 标签: 信访制度 信访高峰 信访改革法治化
  • 简介:<正>1990年11月3日上午,《中华法学大辞典》编委会第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国庆主持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邹瑜、王仲方等出席了会议。著名法学家、《中华法学大辞典》编委会主任委员张友渔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3日下年和4日全天,编委会全体委员和中国检察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在北

  • 标签: 编委会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侦查学 编辑工作 刑诉法 思想史
  • 简介:4月28日,厦门市法学会召开第六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清林,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厦门市法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厦门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陈炳发当选为新一届厦门市法学会会长。

  • 标签: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法学会 厦门市 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
  • 简介:"青年医生"智障少女被切子宫2005年4月16日前后,国内一些知名论坛纷纷转载着一则惊人消息:一名自称是南通城东医院"青年医生"的人在网上发帖称,南通儿童福利院将两名弱智少女送进市内城东医院切除其子宫.

  • 标签: 南通市 儿童福利院 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智障人 人权 儿童权益
  • 简介:2011年4月15日上午,茂名市法学会在茂名召开一届二理事会议,传达中国法学会六届二理事会议及省法学会七届二理事会议精神,回顾茂名市法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法学会的工作。会议还增选了市法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共21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何成华同志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理事会议 茂名市 政法委书记 常务理事 市委常委
  • 简介:非法用工单位的提法由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相关规定衍变而来,被移植于劳动法中作为区别于用人单位的一个专有概念使用,并以此构建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性赔偿制度。该制度以对“用人单位”范围的界定来判断务工人员是否具备“劳动者”身份,从而在实质上剥夺了非法用工单位职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的权利。相对于工伤赔偿,非法用工单位一性赔偿制度在法律及理论依据、法律实施社会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非法用工单位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处理的最佳方式,应是废除一性赔偿制度,统一实行工伤赔偿。

  • 标签: 非法用工单位 工伤赔偿 雇主责任 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