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论以法治●郭道晖一、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以法治权、治一项政策、方针、口号的提出,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可以立即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但是,要真正领会其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取得全党全体干部的共识,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往往在一...

  • 标签: “依法治国” 行政自由裁量权 以法治官 公职人员 以法治权 行政官员
  • 简介:与反腐·王洪武·提到反腐败,有的领导干部心存这样的顾虑:许多腐败现象连着上上下下,非常复杂,弄得不好就丢了“乌钞帽”,因而总不敢大刀阔斧去整治。这就涉及到一个“保与反腐”的严肃话题。诚然,能保住,甚而再升官,这对更好地带领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显...

  • 标签: 反腐败斗争 《苍天在上》 领导干部 腐败现象 战略部署 唯物辩证
  • 简介:<正>我国法制建设的焦点——从人治走向法治文盛堂(湖北罗田县人民检察院):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可谓中华法制史上的黄金岁月,然而,若从执法、司法效益的角度来衡量,最近几年出现了"滑坡"现象,从我们检察机关来讲,干警们普遍感到履行律法督监职责力不从心,违法难究的事例俯拾即是:1)现行检察制度取消了检察机关"一般监督"的职权,并置检察机关于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之外,名曰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实际无法监督国家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统一实施,甚至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法律在实施中常常任凭强权的摆布。加之当前

  • 标签: 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法制建设 现行检察制度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官
  • 简介:清代国家法律规定,当事人呈交的状纸须由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代书抄写及核查,并盖上衙门颁发的戳记。代书有义务检查当事人控诉是否真实,据之书写状纸并以此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代书制度的设置,弥补了诉讼制度的不足,但主要目的在于去除讼师行业、协助衙门限制过多的诉讼、提高衙门的审判效率。代书虽有为私人服务的现代律师色彩,但工作性质更像是庭前立案审查机制,成为协助公权力运作的工具。因此,在清末,代书制度演化为审判机构的部分职责,而非成为向近代律师制度转化的本土资源,从而走向了终结。

  • 标签: 清朝 官代书 诉讼制度
  • 简介:司法责任制改革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基石,检察助理制度面临改革带来的新难题和新要求。要严格确定检察助理的准入标准,科学界定检察与检察助理的职权,加强检察人员之间的交流转任,确保检察助理制度得以正确实施。

  • 标签: 检察官助理 严格准入标准 职责定位 职业保障
  • 简介:监察作为监察制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监察的效果。隋朝监察制度的性质和监察对象、内容、范围,决定了监察必须具有耿直敢言、公正无私的品格,器识远大、博学多才的素养和丰富的基层实践工作经验等,只有如此,才能承担起上匡失策,下纠邪的监察职责,保证国家机器稳固而高效地运转。

  • 标签: 隋朝 监察制 度监察官 素养
  • 简介:四川省纪委办案人员在彻底清查张照明的资产与犯罪事实时,在他家最隐秘的地方找出了一份张照明1999年5月与人签订的"跑协议".协议规定:张长照明出借给赵文华的40万元现金不再归还,赵文华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使张照明达到副厅级职务.赵文华是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能耐帮一个处级干部跑?办案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一件令人啼笑皆非、荒唐跑案渐渐浮出水面……

  • 标签: 赵文华 张照明 人事任免权 受贿罪 犯罪事实
  • 简介:2008年12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女记者李敏在北京家中被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4名检察以涉嫌受贿22万元带走。由于一个月前李敏曾采访过杏花岭区检察院涉嫌滥用职权,而该检察院又涉及两名富商之间的经济纠纷案,随后又曝出女记者李敏与富商弟弟吴晓华的男女朋友关系,使得这起"检

  • 标签: 抓记者 案调查 检察官进京
  • 简介:“满汉复设”是清代官制的突出特色之一,但在刑部这样具有相当特殊性的部门里,满汉权力的配置及其运作实态如何?对此,由于清廷粉饰遮掩,讳莫如深,令研究者常有资料不足征之憾。本文借助所见史料,从语言和人事政策两个角度试做探讨,粗线条地勾勒出清代刑部满汉权力消长的大致脉络,展现了从清初满垄断刑部到晚清出现的所谓“专家掌部”现象的反差。尽管清廷一再重申“国语骑射”等崇满抑汉的民族歧视政策,以期维持统治民族的向心力,但是,伴随着无法阻挡的族群融合及制度文化发展的内在趋势,司法领域内追求审判公平及专业化的潮流,最终还是冲破了种族和语言的藩篱。

  • 标签: 刑部 官制 语言 满汉复设
  • 简介: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目标、检察、辅助检察、检察长的权力清单,但对检察惩戒程序规定的较少。应以与司法责任制改革协调的视角进一步完善检察惩戒程序:在惩戒事由上以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当行为为主要对象;在惩戒措施上,应排除开除、免职等涉及检察身份的惩戒措施,并充实能够保障检察院独立的相对轻缓的惩戒措施;在惩戒程序上,不仅应强化惩戒委员会的中立性,而且应强化对被诉检察的程序保障。

  • 标签: 司法责任制 检察官惩戒 检察官惩戒委员会 检察官惩戒程序 检察官惩戒措施
  • 简介:周穆王任命伯同为太仆正的同时,告诫他要谨慎地选择部属,只能选用品德高尚的君子作为群仆近臣,因为君王有德在于臣下,君主失德也在于臣下,切不可选用那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小人服侍君王左右。这种箴在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中,仍有重要的观念及制度的借鉴价值;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如何克服“亲信干政”之类的“亲信政治”和“家族政治”的弊病以及进一步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也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 标签: 后德惟臣 不德惟臣 慎简乃僚 亲信干政 民主政治
  • 简介:为了规范量刑,减少量刑偏差,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系统的量刑指南。我国刑事审判实务中量刑失衡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不管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积极进行探索,主张制定中国的量刑指南。最高人民法院在第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针对某些案件制定量刑指南。然而.量刑指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将它放到整个刑事司法体系中进行思考。本文以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下的检察裁量权为线索,分析了检察裁量权与量刑指南的衔接关系.期许为我国制定量刑指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量刑均衡 量刑指南 检察官裁量权
  • 简介:学界应当正视《刑法修正案(九)》有得有失的现实,在加强《刑法修正案(九)》解释适用研究的前提下,深刻检讨《刑法修正案(九)》在科学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修正刑法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教训和建设性意见。“职业禁止”的保安处分法典化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将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发展趋向,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修改完善与终身监禁制度的横空出世使得我国刑罚改革发展前景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复杂局面,超强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强烈彰显安全刑法特点,周全惩治侵犯人身权利犯罪鲜明体现民生刑法特点,细密惩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突出体现网络时代行政刑法与秩序刑法特点,严苛惩治腐败犯罪本质上是有限采纳了敌人刑法观。通过检讨《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得失,我国刑法学界还应反思并追问中国刑法和中国刑法学之何去何从。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刑罚改革 刑法观 刑法解释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法》(以下简称为"两法")于今年2月28日颁布,7月1日施行,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两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以下简称"两院组织法")作为"两院"组织机构的基本法律,由于立法

  • 标签: 组织法 市人民检察院 中级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级人民法院 两院
  • 简介:国际刑事法院检察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根据自己从来文中掌握的犯罪资料独立启动对任何一个缔约国国内发生的犯罪情势进行调查的权力.它既是最能体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独立性的权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最担心被滥用的权力。在《罗马规约》缔约过程中。检察自行调查权的行使是各国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基于对检察滥用权力的疑虑.《罗马规约》为检察行使自行调查权设置了一定的制约机制。国际刑事法院检察从上任伊始便采取了对自行调查权尽量备而不用并鼓励缔约国自我提交情势的策略:尽管检察对肯尼亚和科特迪瓦情势两次行使自行调查权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审慎使用自行调查权的策略。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 自行调查权 自我提交情势 肯尼亚情势
  • 简介:为了进一步规范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7年起,对县人民法院法官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开展履职评议,并成立了两履职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委会主任马宝剑任组长,副主任马先友、余永军担任副组长。评议工作将在常委会任期内按年度分批次进行,首批次评议对象为县法院1名法官、县检察院1名检察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检察官 宁陕县 法官 履职 人民检察院
  • 简介:清代司法审判的性质和裁判依据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中可以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来指导今天的司法实践。把清代的司法审判还原到清代的社会现实来进行实证研究,应该从以下两个维度思考:其一,以普通人对法律的认知及司法诉求来探讨其对清代司法审判的影响;其二,以断案官员自身的理念和对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的了解为前提,并且在“背景依赖”的制约下来探讨官员对清代司法审判结果的影响。清代司法审判的性质和官员的断案基准是在二者的紧张关系中展现的。

  • 标签: 俗人 士人 清代 审判 情理
  • 简介:马锡审判方式是陕甘宁边区司法的典范。边区特有的战时环境、乡土环境、边区社会转型和边区司法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了马锡审判方式的产生。马锡审判方式的精神实质是联系群众、为了群众,其普适的价值是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马锡审判方式为化解边区在战时的各种社会矛盾,稳定边区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应该正确认识与评价马锡审判方式。继承马锡审判方式,是要继承其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不是对其形式的简单继承。

  • 标签: 马锡五 审判方式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 简介:中国古代的刑群体在身份上都属于国家官吏,身份的复杂性远远低于现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又可以被称之为“权力的共同体”,但权力的内容、结构、分工、内在的运行机制等则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探讨古今中西之别,会给当代中国的法律职业发展带来重大的启迪。

  • 标签: 中国古代 权力 刑官 职业化 法律人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