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积分、优惠券属于广义财物中的财产性利益,在分析积分、优惠券类案件时应区分狭义财物与财产性利益,由犯罪对象一元论转为多元论,不同阶段的行为可能分别侵害了财产性利益载体、财产性利益和最终财物。积分、优惠券作为财产性利益具有独立价值,应分别认定对财产性利益的犯罪与对最终财物的犯罪。损失的认定应采既遂时点,并考虑被害人交易目的是否实现,数额的认定应去精确化、去绝对化,委托专门机构鉴定确定数额。前后行为构成数罪的应按罪数理论处理,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属于共罚的事后行为或者狭义的包括一罪。

  • 标签: 积分 优惠券 财产性利益 犯罪数额 罪数处理
  • 简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劳动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劳动的力本主义实际上成为劳动价值的核心,其含义就是从资本运作的视角出发,将劳动当作生产的一个要素、一个步骤,往复不断地参与生产过程,将劳动蕴含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虽然有助于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却压抑了人性,贬低了人的尊严。而劳动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注重精神层面上的活动以及人类的社会化需求。这是构建文明社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从工时制的角度分析,劳动的力本主义下的工时制,存在着时间的计量物化了生命、时间的安排消磨了意志以及时间的利用压抑了人性的问题。而劳动的人本主义下的工时观是一种社会化的、人性化的工时观。这可以进一步克服异化劳动,促进人的发展。

  • 标签: 劳动 工时 力本主义 人本主义
  • 简介:本文从实际的司法案例出发研究了司法鉴定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撤销行为,分别是当事人撤销鉴定申请的行为、委托机关撤销鉴定委托的行为和鉴定机构撤销鉴定意见的行为。相关法律对以上撤销行为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大量存在。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撤销行为的法律意义、产生原因、存在问题、司法态度,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 标签: 司法鉴定 撤销行为 诉权 规范程序
  • 简介:证明责任制度是现代司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界对证明责任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主观证明责任到客观证明责任的深化。主观证明责任从当事人的视角解释证明责任,将这一制度解释为当事人就所主张的事实向法院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客观证明责任从裁判者的视角解释证明责任,把这一制度解释为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用于克服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裁判规则。法官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处置疑似虚假诉讼案件,是法官主动提出可能是虚假诉讼的假设,然后依职权收集证据进行确认,如果最终是否为虚假诉讼无法确定,法官就不能适用第112条驳回诉讼请求并对当事人进行制裁。这表明法官适用了证明责任的裁判规则,同时也表明证明责任可以与当事人的主张无关、与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责任无关。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证明责任的本质得到了充分体现。

  • 标签: 《民诉法》第112条 主观证明责任 客观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本质
  • 简介:引言曾记得,广东清远一希望小学发生一起命案,该学校五年级学生冯某与六年级学生梁某因争抢篮球场产生矛盾,后二人在教室走廊发生口角,冯某突然拔刀刺向梁某胸部,致使梁某抢救无效死亡,此事在网上迅速引起舆论关注,不少网友表示冯某行为令人震惊,小小年纪竟做出如此残暴之行为,纷纷要求对冯某进行严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冯某系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将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对被害人家属作出经济赔偿。

  • 标签: 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 行为研究 希望小学 法律规定 经济赔偿
  • 简介:政府采购失信惩戒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系指限制失信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及评审专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在罗马法上,与之相类似的是“丧廉耻”制度,该制度将违反公序良俗的个体之市民权中的公权予以剥夺。虽世殊事异,但“丧廉耻”制度的核心价值依然可与现代法制相兼容,并且与政府采购失信惩戒制度存有共通之处,两者在宗旨、动因、方法、后果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以“丧廉耻”制度为鉴,需要从明确商誉权的人格权地位、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建立失信主体救济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失信惩戒制度。

  • 标签: 政府采购 失信惩戒 罗马法 丧廉耻
  • 简介:数据保护权是欧盟法律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第一次系统地将这项抽象的权利具体化,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执法机制进行保护。该《条例》设立了宽泛的地域适用范围,把众多在中国境内的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也置于其管辖之下。尽管目前我国对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行政决定持消极态度,将会导致这部法规在中国的实施存在种种困难,但是我国企业或组织仍应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积极应对。

  • 标签: 数据保护权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基本权利 对中国的影响
  • 简介:从1978年至今的中国公司法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78年至1993年为时间区间,是以价值分析为主要范式的立法论时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价值分析方法。第二阶段以1994年至2005年为时间区间,是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范式的修法论时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逻辑分析方法。第三阶段以2006年至2017年为时间区间,是将规范教义与社会事实并重的解释论时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这三个阶段在时序上并非机械替代关系,而是互有交叠。

  • 标签: 中国公司法 知识转型 价值流变
  • 简介:近年来“西进”大陆谋求发展的台胞越来越多,由此加强台胞权益的立法保障愈发引起关注。大陆在多年的法制建设中已经对台胞权益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了反映,尤其是大陆涉台地方立法,丰富和扩充了上位法有关台胞权益保障的内容,为实践中加强台胞权益保障提供了一些制度资源。对大陆现行涉台地方立法中有关台胞权益保障的内容进行梳理剖析,进而探求其发展趋势,可以为未来完善相关立法提供有益经验。

  • 标签: 台胞 权益保障 地方立法 前瞻
  • 简介:“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的成功,与其说是一个创举,不如说是一个奇迹,因为如果要成功,诸多元素因缘际会,不可或缺。而不成功,只需要一个原因力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一、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的“厦门模式”(一)司法辖区的社情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是厦门城市老城区和中心城区,其年度收案数年来一直居福建省各基层法院前列,2015年案件数破3万件后,审判人力资源已显不足,为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法院领导决定通过机制创新,向改革要警力。

  • 标签: 协同创新 改革创新 人民法院 厦门市 互联网时代 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