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次一、法律职业研究的政治维度二、干预并共生的规范体制三、夹缝中生长的集体行动四、结论纵观当今世界,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首先,各国领导人中有法学教育或法律实践背景的比例十分可观,不仅英美国家如此,在欧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其次,法律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上到总统选举、下到村民自治等各种政治问题,最终都会或多或少地转化为司法问题;最后,法律人针对政治变革的集体行动层出不穷,从美国的民权运动到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律师和法官在变革过程中都起到了显著作用。与此相应,自20世

  • 标签: 法律职业政治规范 集体行动
  • 简介:如何在戒毒工作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加强和促进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民警队伍,是戒毒场所民警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民警职业心态管理作为一项以人为本、关注民警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构建警队团队意识的管理、教育手段,旨在通过教育、引导等一系列的职业心态管理方法让民警的积极心态成为主导,让消极心态疏通缓解,

  • 标签: 民警队伍建设 职业化建设 心态管理 戒毒场所 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手段
  • 简介: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置标点之后的右上角。(二)稿件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项目成果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的感谢用语酌情删减。(三)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四)数个注释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X],某某书,第X页"或者"前引[X]。

  • 标签: 注释体例 职业学院 学报 北京 项目名称 感谢用语
  • 简介:现代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在新形势下,应以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为宏观时代背景,从现代化视角解读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内涵,从现代化理念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从现代化进程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应有态度。实践证明,现代化理论可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现代化 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
  • 简介:家族在企业中的存在对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有积极意义,如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增强信誉担保。但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家族成员的商业素质会逐代趋于平均化、经营趋于保守又易把企业视为私产,而需要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来改善治理。在此过程中,由于家族成员的前述问题而造成了名实不符的非正式治理结构及家族成员轻易不愿退出经营的心态,控制股东家族和外部职业经理人很容易会在经营中产生冲突。一个维护所有股东的基本权利的框架可以确保无论是控制股东家族还是职业经理人控制了董事会,都不会过多侵蚀股东权,这对控制股东家族也是有利的。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平衡协调控制股东家族和职业经理人,使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都得到维护和发展。

  • 标签: 家族企业 控制股东 职业经理人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 简介:法律援助作为制度福利的一种,对其有着多种不同声音的评价。丹宁勋爵对法律援助的批评具有代表性。只有将具体的法律援助行为纳入公益法律进程中去才能对回应各种批评意见。文章从社会保障思潮的演变、法律职业主义理论与律师职业伦理的张力三个方面理性分析了公益法律援助的价值、根源与运作模式。

  • 标签: 公益 法律援助 法律职业 社会福利 职业伦理 律师
  • 简介:法官助理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司法制度。我国虽在1999年已将其摆上改革议程,但截至目前尚未真正建立。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法官助理制度,并由此推动司法权运行机制和法官职业化的全方位改革。

  • 标签: 法官助理 法官职业化 司法改革
  • 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已逐渐迈入数字化时代.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信息素养观念和数字化学习的发展状况,在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的定义、特征、内在结构和知识能力体系做出汇总和归纳.

  • 标签: 数字化学习 信息 信息素养 能力
  • 简介:为了发挥经济犯罪立法保障人权和预防犯罪的双重功效,经济犯罪的罪状必须提升其概括性。而从经济犯罪的对象与具体行为样态等方面进行“共性抽象”,则是提升经济犯罪的罪状概括性的必要途径。经济犯罪罪状中“兜底条款”的存在,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合理性。而无论是从主观可贵性以及人身危险性,还是从法制体系的协调性,都有理由将“行政处罚”作为经济犯罪的罪状要件。对经济犯罪的罪状,应实行和坚持“相当性解释”与“实质解释”,而“相当性解释”是专门针对经济犯罪罪状的“兜底条款”而提出。

  • 标签: 经济犯罪 罪状 兜底条款 行政处罚
  • 简介:遗稿犹在,斯人永诀。《交大法学》编辑委员会以万分感慨的心情把日本民法界泰斗、享有国际盛誉的比较法学家北川善太郎教授(1932.4.5—2013.1.25)在去世前半年里留下的最后一篇论文奉献给读者,以寄托哀思。记得本刊筹办之际,我于2010年1月15日发函向北川教授约稿。基于我们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交情,他立即应承了。半年后他如约寄来为本刊特意撰写的力作"市场经济社会中民法典与商业交易服务法系统设计",并谦逊地说要感谢凯原法学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整理思路和集大成的契机。的确,正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拓展了自己原有的学说架构,并随之发表了若干篇日语和英语的论述。两年后,北川教授又应邀把续篇投给本刊,这就是刊登在此的"商业交易服务法的结构及其基本设计"。我在2012年5月18日收到北川教授的电子邮件和添附原稿。他告诉我,在《交大法学》创刊号里发表的那篇只是基本构想,而新寄来的稿件则是一个创新结构的具体展开,相当于商业交易服务法律系统设计的总论。他还说自己1960年提交的博士论文的标题是《契约责任的研究》,属于结构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这篇稿件理解为原有思路的进一步延伸,都是对法律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完全没有想到,只过了半年他就因病逝世,这篇稿件竟成为巨匠的临终绝响。以商业交易服务法这个概念来打通私法与公法的疆域,爬梳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非常富有创意的理论建构,属于民商法研究的前沿课题。我坚信,北川善太郎教授的思考和论述一定会启迪中国的很多读者,其中必然会有人去完成这项未尽的事业,并为二十一世纪的法律系统提供崭新的设计蓝图。

  • 标签: 商业交易服务法 系统设计 领域商业交易服务法 要素商业交易服务法 法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