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宗教信仰自由权是世界范围内各成文宪法保护的重要内容。与其他人权的宪法保护不同,宗教信仰自由权在各国宪法中具有扩散性保护特征。只有综合考量宪法规范中的宗教内容,才能准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宪法规范保护。通过在各成文宪法中查找与宗教相关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宗教信仰自由权成文宪法保护具有普遍性。以宗教信仰自由权为核心,辅之以政教关系的相关规定,构成了宗教问题宪法保护的基本框架。从内容上看,成文宪法保护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具有内容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主体自主选择与结社自由相结合的特点;从属性上看,宗教信仰自由权具有入世性与政治性并存的特征。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权 信仰自由 表现自由 宗教团体 政教关系
  • 简介:2001年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众多学者将其归咎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及监管不健全.为此美国出台萨班奥克斯利法案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加大监管力度,至今已显初效.而我国近年来公司证券违法行为不断上升,诸多公司有步安然后尘可能.故此借中美公司证券违法处罚为索引,以理性选择理论和结构理论为指导、法律经济分析为方法,对比分析两国证券违法的相关因素、探索两国公司法的监督设置以及实践效率,以期为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监事会 监督效率
  • 简介:日本1970年《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确立了以污染物风险预防、污染区域指定、污染区域监视、污染调查责任为内容的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法律体系。近几年来,农民权益保障问题被政府和学界高度重视,但是我国在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方面还没有专门的立法,《环境保护法》以及1995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法》等虽然有所涉及,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具体标准等方面没有具体的规定,完善相关立法迫在眉睫。

  • 标签: 农用地 土壤污染 农民权益 环境法
  • 简介:就税务行政协助制度的原则,以及工商机关、出入境管理机关、交通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等主要行政机关对税务机关的协助问题,在两岸间展开了从规则内容到法理背景的逐一比较,据此提出建议大陆地区可借鉴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在构建税务行政协助制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尽量以"法律"的形式,或者至少在"法律"中明确授权,建立起从效力形式上表现为由法律到行政法规再到部门规章,在适用关系上表现为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税务行政协助制度规则体系;第二,在税务行政协助具体规则设计时应以行政一体化理念为指导,贯彻"互利对等"原则;第三,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全方位设计制度规则,尤其要妥善解决其中的协助费用与法律责任两个关键问题。

  • 标签: 海峡两岸 税务行政协助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签字笔笔痕是否天然地适用圆珠笔笔痕检验条件而能够进行同一认定。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在不同纸张条件下,以签字笔和圆珠笔为研究对象,收集288份有效实验样本,分别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样本中的所产生的笔痕特征。结果签字笔笔痕主要出现在大笔画的划痕特征;签字笔笔痕的稳定性和特定性要比圆珠笔弱。结论签字笔笔痕同一认定需要考虑签字笔本身的特性,不可盲目鉴定。

  • 标签: 签字笔笔痕 圆珠笔笔痕 同一认定 比较研究
  • 简介: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泛化和复杂化,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和法律化的趋势,强制执行公证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作为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方式无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与法律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公证与人民调解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方面,存在着很好的良性互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两者共同之处,往往忽略或者难以分清两者的差异。

  • 标签: 人民调解协议 强制执行公证 司法确认 制度比较研究 社会经济生活 矛盾纠纷
  • 简介:<正>一、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1944年12月6日台湾当局制定"传染病防治条例",全文35条,经1999年6月23日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全文47条;于2007年7月18日重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全文共77条;其间另有几次的条文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一共修订了十次,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一次比一次规定复杂。其中有关主管机关强制权力的规定,侵害人民基本权利,本文试以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美国、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强制规定作一个比较法之研究。(一)"立法"目的

  • 标签: 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机构 主管机关 强制规定 传染病病人 台湾地区
  • 简介: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拿大魁北克省和莫属哥伦比亚省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征碳税。由于两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排放构成及减排目标不尽相同,在碳税的征收目的、收入用途、征收模式、纳税人、税目、税率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设计相差甚远。得益于碳税的经济激励效果,两省的温室气体减排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两省的碳税制度进行系统比较,可以为我国的碳税立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碳税制度 比较研究 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
  • 简介:本文采用法制传统与传承的分析进路,遵循法制变革的逻辑思路,重点比较、梳理并分析了法、德、美、英、日、俄等西方国家学位法律制度与学位政策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健全我国学位法律制度提供域外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学位制度 法律视角 国际比较
  • 简介:《鹿特丹规则》制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取代现有的三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以真正实现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国际统一。在内容设计上,《鹿特丹规则》对于既有的相关国际公约既有适度传承,更有革新性发展。例如,在承运人赔偿责任基础这一问题上,《鹿特丹规则》表现出与现有三大公约迥然不同的规定,体现了国际海事运输法的重大变革与进步,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当前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规则之集大成者,《鹿特丹规则》的革新性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海商法》和台湾地区的"海商法规"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两岸海事立法可借鉴《鹿特丹规则》,在将来适时作出调整以顺应国际海事运输法的发展。

  • 标签: 鹿特丹规则 责任基础 免责 适航
  • 简介:海峡两岸新近制定或修订的国际私法立法中均专门规定了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则。欧盟《罗马规则Ⅱ》代表着现代侵权法律适用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在对海峡两岸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规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借鉴《罗马规则Ⅱ》中的相关规定,对海峡两岸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定进行省思,以促进海峡两岸相关立法的完善是目前亟需完成的一项课题。

  • 标签: 涉外产品责任 法律适用 海峡两岸 《罗马规则Ⅱ》
  • 简介:根据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不同,中国经济法传播可以分为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与传统部门法传播相比,现有经济法传播的特点是:小众学术讨论与大众传播频道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先有大众传播的泛滥,再有小众学术讨论的成熟;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基本上没有被立法接受;虽然"国家调节说"对小众学术传播发挥了引领作用,但在大众传播中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受到了阻碍。其危害结果是:小众学术研讨的自娱自乐和大众传播的无知无觉;经济法启蒙教育的失败,教学资源浪费;无法消除社会公众对经济法的偏见。要纠正大众传播的错误,需要我们还原现行经济法大众传播的本来面目,加强政府部门对大众传播内容的监管,发挥小众传播权威对大众传播的引领。

  • 标签: 经济法 小众传播 大众传播 国家调节说 体系化 纯粹化
  • 简介:<正>一、绪论(一)问题意识作为一名来自我国台湾的刑法初习者,笔者认为,我国大陆通说的刑法学采用的是苏俄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大陆的刑法面向世界以及与其他国家理论对话的需求增加,德国与日本的刑法解释学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逐渐为我国大陆所重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考察间接正犯这一具有浓厚的德、日刑法学色彩的理论,具有指标性意义。间接正犯(mittelbareT(a|¨)terschaft)的概念是在近30年前引入我国大陆刑法学的,传

  • 标签: 间接正犯 刑法解释学 比较刑法 犯罪论体系 犯罪构成理论 陈兴良教授
  • 简介: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均进行了多次农地改革。台湾地区近次农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农地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结合大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建构完善合理的农地制度对大陆"三农"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 标签: 海峡两岸 农地改革 借鉴
  • 简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治理重点因股权结构而异,英美等少数股权分散国家为管理层,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股权集中国家则为控制股东。鉴于控制股东所主导的关联交易具有利益冲突与经营效率的双重属性,欧陆国家的法律对其采取兴利除弊的治理策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批机制确保决策效率,依靠司法任命特别检查人和派生诉讼机制维护少数股东权益,在公司集团中引入特别规则以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值得我国借鉴。

  • 标签: 关联交易 治理机制 公司集团
  • 简介:<正>比较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尽管一直存在着"科学"抑或"方法"之争,但比较法的功能及应用空间早已广为共识。耶林告诫道,如果科学不决心把普遍性的思想与民族的思想作为同质之物一视同仁、并行不悖,就无法把握科学自身所处的世界。费尔巴哈甚至强调,只有对不同法律体系进行比

  • 标签: 学术研究 比较法研究 费尔 法律移植 比较法学 部门法
  • 简介:在法律移植领域,比较法的作用颇巨,而在司法裁判领域,比较法也有其用武之地。在运用之"可能"的方向上探索,由于一国法律体系中存在规则缺位和规则开放的情况,所以,以"功能主义"为主导原则的比较法也就可以在弥补法律漏洞、进行法律解释以及启发整体裁判方案等方面有所助益。而在运用之"限度"的方向上追问,比较法的运用则面临着借鉴是否应当局限于同一法系、如何应对文化比较的冲击、如何置于法律论证的框架内加以审视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共同体的构建克服诸多困难等问题。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深入考察表明了在司法裁判中运用比较法应考虑"可能"与"限度"之间的平衡。

  • 标签: 比较法 司法裁判 规则缺位 规则开放 功能主义
  • 简介:在法官的司法过程中,法条主义与实用主义是主要的两种司法风格。在一国范围内,这种差异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司法的制度结构与更广泛的法律文化。英国与美国虽同属英美法系,但在法官职业的准入、来源与制度结构上呈现出广泛的差异,导致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不同倾向。而对于法条主义、实用主义及其各自所依赖的制度结构的讨论,也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的选择与问题,尽管中国的制度环境远比英美更为复杂。

  • 标签: 法条主义 实用主义 制度结构 法律文化
  • 简介:单一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所采取的忠诚折扣或返利,既是市场中常见的定价策略,也是竞争法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Intel在1999—2009年期间,被指控针对六家下游公司(包括两家中国公司),采用忠诚返利销售政策,以限制AMD的竞争,并分别遭到了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的不同执法。本文基于比较法视角,在对本案事实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框架,以及不同法域的司法裁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力求解释同一案件事实在不同分析框架下得到不同结果的原因,并对中国法上缺乏司法调整的现状,以及已有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执法风格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反垄断法 返利 折扣 反不正当竞争法 比较法
  • 简介:中美税制的存在基础在于各自独特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权力需要和赋税传统文化;中美税制的构成差异主要体现在主体税种的妥适选择、税制设计的缜密程度以及征税程序的法律主义方面;中美税制的规则构架与两国法治状况紧密关联,但是从根本上讲是由各自的政治模式、经济结构及其文化演进决定的;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致性与税法变迁的国际化趋同使得中美税制及其改革在诸多方面殊途同归。

  • 标签: 中美税制 结构差异 制度变迁 改革路向 税收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