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990年8月25日晚,某村村民罗××(女、52岁)被人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发现一根被犯罪分子砸散的方凳横档上遗留的并列3枚减层指印,当时拍照提取。经现场分析认为,犯罪分子乘罗家无人之机,拨开门闩潜入罗家行窃。在作案过程中,适逢罗××回来,犯罪分子见罪行败露,遂起杀人灭口之意,就地操起菜刀欲杀罗,

  • 标签: 犯罪分子 现场勘查 现场分析 作案过程 箕形纹 侦查过程
  • 简介: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将劳动法与公务员法并列起来,将两种不同身份的劳动者平等地适用在同一个行政法规下,这样的规定在公务员与职工退休金、劳动权利救济等与权利有关的领域两轨制大行其道时,更显得珍贵,彰显了法治下人与人的平等。

  • 标签: 公务员法 劳动法 权利救济 行政法规 职工 会议通
  • 简介:本文藉由分析若干罗马法文句的翻译问题挑战当代的法律概念“人”(person)。本文呈现为何拉丁字persona无法成为地方语言person的字源,并主张person的当代用法来自19世纪的德国法学文献,尤其是萨维尼的作品。本文说明persona与诸如gerere、tenere与sustinere(相当于英语的bear、carry、bold)等动词构成一词组,无法单独表达意义。这类词组需要一个属格形态的名词补语,一如其同义语的及物动词“代表”或“代理”(represent)需要一个直接受格一般。另一方面,现代法学文献赋予person意义,将其看作人类个体的同义语,并将其与be动词一起使用。这种用法是现代的发明,译回拉丁文时必定产生混淆。

  • 标签: 人格 法人 德国历史法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