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民事手段规制“流量劫持”行为,可以保护用户自主使用权和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流量劫持”严重破坏网络安全,应当入罪处罚,可能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破坏生产经营罪。提供“流量劫持”技术或帮助实施“流量劫持”也涉嫌构成犯罪。“流量劫持”兼具非法控制和破坏行为的属性,导致罪名之间出现竞合。对此,应当通过立法扩大法益范围与优化行为类型加以化解,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制度可以辅助解决。

  • 标签: 流量劫持 非法控制 破坏 司法竞合 立法完善
  • 简介:【裁判要旨】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窃取资费优惠的上网流量包套餐,并通过他人对外贩卖,给相关单位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其行为侵犯了公司财产的所有权,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标签: 盗窃罪 流量 上网 倒卖 经济损失 公司财产
  • 简介:今年是我拍地铁的第十个年头了,我感觉已经到了该丢手的时候了。当我把这个多媒体短片拿出来时,心里满是忐忑。在我开始这个专题时,我死活不会想到它会以一个4分钟短片的形式出现。那时,我天真地以为,将来也许可以出一本书。我首次接触多媒体是在玛格南摄影师张乾琦的工作坊,当张乾琦放映他的NewYorkChinatown时,我确实被震住了(他当时放映的还只是一个初稿,并不是现在网上流传的定稿),原来一个专题最终可以做成这样!那时我就想,将来我自己的专题也要弄一个。没想到我自己做出来时已经是6年之后了。

  • 标签: 地铁 冒险 多媒体 专题 工作坊 摄影师
  • 简介:三四年来,每到夏季,地铁蹭凉人群就会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新闻镜头中.据光明日报当时的报道,蹭凉人群刚刚出现的2013年,杭州地铁是拒绝的.杭铁新闻发言人称:目前还不存在“关闭空调,拒绝民众在地铁站内纳凉”的情况.但如果纳凉者实在太多,劝导无效,超过了地铁站的控制范围,不排除会有关闭空调等应急措施.但到了2015年,还是在杭州地铁乔司站,不仅没有拒绝蹭凉人群,工作人员还干脆专门开辟出了纳凉区,方便坐卧.当年7月,武汉进入烧烤模式后,不少市民选择去冷气充足的地铁站纳凉,有的人搬个板凳,一坐就是一下午,更有市民扶老携幼来到地铁站纳凉.

  • 标签: 地铁站 空调 光明日报 应急措施 工作人员 人群
  • 简介:目前,地铁是最为省心、省力和省时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是治安安全,要求带包乘客接受安检(简称'地铁安检')。自从奥运会前'上线'以来没有'下岗'的迹象,反而范围越来越普遍,强度上越来越高,政府机构和地铁公司追求安全必须安检,民众认为'理所当然'必须密切配合,经过数年'发展'成为事实上的'习惯'。但是,法治思维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思路~①,但地铁安检并非运行法治思维,而是根据事实有用性为之,通常以

  • 标签: 地铁安检 安检法治 法治分析
  • 简介:这几天人人争着上头条,地铁喊一嗓子“涨价”马上独霸。全网两元的地铁票价,绝对具有亲和力,温暖了数以千万的勤劳的北京建设者,大家宁可挤成相片也匆忙赶来捧场。北京地铁,早已成为一张表达都市骄傲的名片,于是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 标签: 地铁票价 涨价 条理 北京地铁 亲和力 建设者
  • 简介:因为持续高温达40℃,上海一些地铁站内又出现了“蹭凉”人群,上海地铁13号线金沙江西路站成了附近居民的“避暑胜地”.这些人把席子、塑料布甚至是硬纸板铺在地铁站内,有人躺着睡觉,有人围坐一圈打牌,孩子在一旁嬉戏打闹.随着媒体的曝光,地铁站避暑引争议,有人表示能理解,也有人认为虽情有可原,但规矩不可逾越.

  • 标签: 避暑胜地 地铁站 公共服务 上海地铁 硬纸板 塑料布
  • 简介:背景与问题把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近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国际文化大都市指标体系”的调研与确立,到上海文f4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市政府、市政协及有关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就“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世界知晓度、认可度与影响力,上海无论在硬件设施与软实力上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 标签: 文化大都市 上海 地铁车站 地标 硬件设施 “十二五”
  • 简介: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变的商品价格,地铁现行的2元票价,是2008年奥运之前开始实行的。数年来,各方面的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地铁票价完全可以进行调整。其实,地铁作为公共交通服务,大多数地方对公共交通都有补贴。北京5年前推出地铁2元票价,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并且受到了民众支持。现在要提价,也应当综合各种因素,重新合理确定乘客应当承担的比例,让财政补贴能够稳定持续进行下去。

  • 标签: 地铁票价 公共交通服务 涨价 差别 财政补贴 2008年
  • 简介:看房时,开发商告知业主小区附近将建城铁,保证业主出行交通便利,“人住即有城铁”,并在楼盘的售楼处展示了“北京2015年地铁规划”展板。因为“人住即有城铁”,业主以每平米14000元的价格购人该楼盘一处楼房。然而购房后,业主得知新房所在区域并无建城铁的计划。为此,业主以开发商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为由将开发商诉至北京市房山区法院要求赔偿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这起闹得沸沸扬扬、深受媒体关注的案件经法院审理,以业主的索赔请求未获支持而告终。

  • 标签: 开发商 地铁 索赔 兑现 主诉 法院审理
  • 简介:原告:陶义,男,中国建筑地下工程公司总经理。被告:北京市地铁地基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卢江省,经理。1988年12月25日,北京市地铁地基工程公司以原告陶义的“钻孔压浆成桩法”是职务发明为由,请求北京市专利管理局将“钻孔压浆成桩法”的发明专利权确认为本单位所有。北京市专利管理局于1989年8月1日确认“钻孔压浆成桩法”发明为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北京市地铁地基工程公司所有。

  • 标签: 地基工程 压浆 发明专利 法定代表人 地基施工 成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