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1月20日,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发布《发展与土地复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废弃的土地约达2亿亩,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 标签: 低碳 矿产资源开发 土地复垦 法律研究 法律事务 人为因素
  • 简介:全球交易市场的构建已经成为经济时代欧美国家的共识。在市场的构成要素中,法律规则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目前国际交易规则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发起制定,交易的国际游戏规则也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中国交易从立法到具体实施,有相当多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也有自己的困难需要克服。

  • 标签: 低碳经济 碳交易 法律体系 构建
  • 简介: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生活"。近年来,资源的枯竭及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之中。今年3月27日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的熄灯一小时活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倡导绿色生态已成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现如今,人们更乐于购买节能、环保产品,不仅是因为这些产品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而且有时候还会对促进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说,选择生活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上,并非都是一派繁荣景象,时常也会遇到纠纷与困惑。

  • 标签: 生活 低碳 世界地球日 环保产品 环境保护 2010年
  • 简介:基于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概念的理解及其立法梳理,发现我国领域的现行立法存在如下一些缺失:与国际法及国际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滞后于发展现实、法律与政策出现断层、形式上表现为几部零碎的规章,内容上也没有直接针对""的规定。基于以上认知,笔者主张我国立法需要有创新性的举措以应对发展的现实与未来:一是总体上及时作出立法回应,实现法律与政策的共同应对;二是改进能源立法,在能源法中注入发展的内涵、体制与机制,加强与环境立法的协调;三是在立法手段上采取协同立法与"包裹立法",以消除不同的法之间的冲突,实现法律体系的统一。

  • 标签: 低碳 立法 应对
  • 简介:2009年岁末,从好莱坞大片《2012》的隆重上映,到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人员为扭转全球排放激增的势头而进行的激烈讨论……这些无不提醒着人们,排放正严重损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

  • 标签: 碳排放 城市 全球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 与会人员 好莱坞
  • 简介:目的探讨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4~2010年间受理的16例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案例中以20—39岁男性多见,平均年龄(35.12+8.54)岁;血清钾平均水平(2.29±0.60)mmol/L。结论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法医学检案中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定。

  • 标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法医病理学 猝死
  • 简介:目前金融发展存在三大风险阻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不明确及发达国家单边主义的政策风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及CDM项目不可预期的变动;创新金融项目本身运行过程中存在项目风险;市场不成熟而出现市场交易平台、交易对象、交易对价等市场要素风险突出。面对金融发展道路上的“三大坑”,应有的解决思路是回归到法律层面寻找出路,建立金融风险的法律监控防线。首先,面对政策风险,可以政策扶持直接应对变化,并重塑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制度;其次,面对项目风险,可以从认证层面、融资层面、检测层面建立多元化项目保证机制;最后,应对市场风险,要从政府与行业共同监管、信息披露制度及金融信用评级法来构建市场风险监管体系。

  • 标签: 碳金融 风险监控 法律规制
  • 简介:二氧化碳本身并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但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完善捕获与封存法律制度的建议。

  • 标签: 碳捕获与封存 现状建议
  • 简介:近年来,欧盟一直谋求二氧化碳的大幅减排,为此十分关键的一项技术是捕捉和储存(简称为CCS)。2009年,欧盟制定了CCS指令,并提供经费,以从法律和经济方面支援CCS技术的发展。截至2011年5月,该指令在德国的国内法草案也已起草完成。本文主要从CCS指令在德国的转化,CCS的法律框架,包括欧盟中CCS的引入、储存的国家许可、运输和储存基础设施的准入、储存场所的责任承担等角度着手,介绍和分析该技术规范在欧盟以及德国国内的最新发展。

  • 标签: 碳捕捉 碳储存 欧盟指令 德国
  • 简介:现场勘查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头绪繁多,专业性强的侦查活动,而现场勘查工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诉讼与串、并案工作.据成都警方统计,2003年成都市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率仅为28%,经笔者的调查了解,相当的省、市、区公安机关的现埸勘查率大体与以上数据相同.为什么近些年现埸勘查率如此之低?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强化现场勘查工作乃至于侦查破案工作?笔者试图对现场勘查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现场勘查 刑侦部门 刑事案件现场 侦查破案 侦破 公安机关
  • 简介:公平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之一,也是评价政策合理性与否的重要考量因素。然而,公平具有多重意蕴,环境正义已经从传统国内分配正义发展到全球环境正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具体化。国际视野下排放权的分配应当坚持国内公平与国际公平并重,坚持实质公平优于形式公平,坚持社会公平重于经济公平。欧盟航空排放税的本质是关税,具有"总量交易""分权治理"和"开放可控"的特征。欧盟航空排放税属于单边行为和新型贸易壁垒,违反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应在积极推动国际航空排放体系构建的同时适时开征税,尽快构建本国的交易市场。

  • 标签: 公平碳税 环境正义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简介:频繁爆发的极端天气,使得全世界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异常,为此,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应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性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气候变化。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德班气候大会上与会各国并未实现这一愿望,相反,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一些国家借保护环境为由,意欲推行关税以达到减轻自身承担减排义务的目的,而以WTO基本规则作为考量标准,关税的征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重要规定,并且无法通过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审查,其本质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法律问题 碳关税
  • 简介:代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同时实现代价承担的公平性与发展的全面可持续性。当前,实现代价的发展道路的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树立科学的代价意识,这是走低代价发展的思想基础;其二是构建代价的发展模式,包括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完善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与代价公平承担的机制,以及构建代价调控机制等主要措施。

  • 标签: 低代价发展 以人为本 代价意识 发展模式
  • 简介:为扩大销售业绩多获取绩效工资,采用高买卖手段销售公司钢材致使多方利益受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又应如何定罪量刑,是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颇有争议的案例。近日,本刊联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邀请南开大学法学院专家结合具体案件进行了分析研讨,以期对实务部门有所帮助

  • 标签: 绩效工资 行为 人民检察院 销售业绩 利益受损 销售公司
  • 简介:分析中国法官的遴选与退出机制,可以发现,中国法官群体是同质化的,因而其对于不同激励因素的态度也存在较高程度的分化,与同质化的西方法官群体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中国法官的外部环境约束既不同于英关法系法官,也不同于大陆法系法官,而主要体现在科层制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严格的法条主义和能动的服务于本系统的利益三大方面。未来的司法改革需要注意法官的外部环境约束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 标签: 法官 同质化 外部环境约束 科层制 法条主义 能动主义
  • 简介:"我省将光荣院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范畴,使老人的生活、就医、居住等得到显著改善,非常好!"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安市叶集实验区茶棚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永一直关注光荣院建设,并多次来到当地的光荣院进行调研。

  • 标签: 人大代表李连永 低状况 改变访
  • 简介:本文介绍了罚金刑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指出了我国罚金刑适用的主要问题--适用率;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法律观念的滞后、罚金刑地位的低下、立法缺陷及罚金刑执行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更新观念、提高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完善关于罚金刑的立法.

  • 标签: 罚金刑 适用率低 原因 对策
  • 简介:本文以我国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试行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排放交易的本质入手,运用假设数据的方法描述排放权交易的具体过程。结合我国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现状与实践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欧盟的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总结其先进经验,为构建我国的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提供参考。最后将重点落到重庆市试点上,通过事实与数据分析排放权交易在立法位阶、市场活跃度、初始分配模式、监管制度及责任追究机制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碳排放权 市场交易 重庆市 法律制度 法律责任
  • 简介:自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建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交易量大幅提升,成交金额不断攀升,市场化机制在夯实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争端与纠纷日益增加,国际多边环境公约调整下的排放权机制部分地在WTO体制下进行规制,成为众多学者的憧憬。排放权单位体现的既不是GATT框架下的"产品",也不是GATS框架下的"服务",而是在经济上反映出特殊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属性。然而,排放权单位交易商提供服务的行为契合GATS金融服务要求,因此交易商可依据GATS享受跨国服务领域中的最惠国待遇,并可将与WTO规则相关的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实现环境争端解决的规范化、法制化。

  • 标签: 国际环境公约 碳排放权单位交易 WTO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