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一、基本案情王某和孙某盗窃车辆,正准备驾驶盗窃车辆离开时,被车主苗某发现。苗某打出租车追赶王某和孙某,快追上时,前方遇到集市,王某和孙某商议"不管那么多,赶紧加大油门冲过去",结果将集市中行动不便的赵某和杜某撞成重伤,王某和孙某借此趁乱逃脱,赵某和杜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和孙某构成盗窃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犯罪,实行数罪并罚。其主要理由是,

  • 标签: 司法认定 实行行为 对象范围 犯意 公共交通工具 结果无价值论
  • 简介: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既是社会整体推进管理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法院试图扩充权力、提升自身在转型社会秩序型构中的作用的重要体现。法院对政治产生的"欲拒还迎"态度,构成法院发出司法建议的内在动力,绩效考核机制则是法院推行司法建议制度的内部控制机制。法院试图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政策调整和敦促预防这三种方式来参与和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法院在整个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强行政、弱司法"的客观现实,迫使其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完成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使命。法院的这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应付了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助推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法院的负担。法院更应当从司法权自身运用的规律出发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 标签: 司法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 高位推动 能动司法
  • 简介:一、引言鉴于《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等费用、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等问题都已经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因此,对于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然而,实践中相对难以解决的是企业与职业病医学观察对象之间的纠纷,相关法律规制的缺失或者不明确导致这一问题复杂化,职业病医学观察对象的权益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保护,而相关问题也容易得到企业的忽视。结合笔者的经验,本文将对实务中,关于职业病医学观察对象纠纷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归纳介绍。

  • 标签: 《职业病防治法》 纠纷解决 医学 实务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合同法》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立法冠以"试行"或"暂行"的名称,使试行法和暂行法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考察近40年的立法情况发现,试行法与暂行法"有试无验""有始无终"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在内容结构、制定程序、规范效力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与正式立法没有显著区别,故有人否定试行法和暂行法存在的必要性。鉴于我国改革试验的渐进主义路径及其地方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法治原则下,试行法和暂行法仍有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但须加以完善,使其回归本位。作为试验立法,试行法和暂行法应只能为改革试验而制定,在总则中应明确规定试验目的和试验要求,在附则中应明确规定其与现行法之间的适用关系及实施期限,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和评估程序,将试验成果及时转化为正式立法,妥善维护试行法和暂行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或法律秩序。

  • 标签: 试验立法 试行法 暂行法 本位回归
  • 简介:法律实践需要相应的法学方法与之相配。类型思维是现代法律哲学、法律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之间关系的一个特别概说,并在民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类型思维包含着法律证成、法律证实、法律可变、法律可用等多方面的实践因子。在法律推理、法律补充、法律平衡、立法等法律实践中被广泛地利用。在民法中,无论是民法典,还是民法概念、民法原则、民法规则等,在极大的程度上都是类型思维的产物,而且都以类型罗列的方式而存在。

  • 标签: 类型思维 法律实践 民法
  • 简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保障机制包括公众查阅保障机制、当事人信息保障机制以及法院组织保障机制三个方面。通过以H省三级法院为样本的调研发现,实践中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保障机制存在文书查阅范围限缩,文书查阅时间延迟,当事人信息保护尺度不一,当事人信息保护措施不力,以及法院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增强对文书上网积极意义的认识,提升公众查阅文书的效果,完善相关立法,合理制订考核方法以及改革法院文书上网管理机构等举措,促进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保障机制的完善。

  • 标签: 裁判文书网上公开 公众查阅保障机制 当事人信息保障机制 法院组织保障机制
  • 简介:无论是湿地保护立法还是大江大河流域立法都不能忽视生态保护孙偿机制,生态保护孙偿机制须明确孙偿谁、为什么孙偿、谁孙偿、怎么孙偿这一系列问题.洞庭湖湿地保护同样需要建立生态保护孙偿机制,同样也必须考虑这一系列问题.应该以孙偿对象为中心来构建生态保护孙偿机制,因为孙偿对象是生态保护孙偿的逻辑基础,是确定和实现生态保护孙偿直接目标的立足点、是确定生态保护孙偿方式和标准的决定因素.“孙偿对象中心论”可以使生态保护孙偿机制建构的逻辑更清晰、内容更简单明了.

  • 标签: 生态保护补偿 补偿对象 洞庭湖湿地
  • 简介:民间艺术和以民间艺术为元素创作的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具有公共性,不为任何具体的群体和个人所有,后者有特定的作者,体现了创作者的个人艺术体验和创造,具有独创性,符合《著作权法》保护范畴。对这个问题的识别,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传统艺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 标签: 民间艺术 作品 独创性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极少依据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规定的“从其规定”援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来判处从业禁止。“从其规定”属于法律拟制性的授权规定,是我国刑事立法中的特有现象。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对“从其规定”所援引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进行限缩。“从其规定”并非要求放弃刑法的规定。从业禁止适用中的“从其规定”只是授权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突破“3年至5年”的限制,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来宣告从业禁止。应当在“从其规定”的前面增加“可以”二字,使“从其规定”由强制性规定变为任意性规定,以便与该条第1款的任意性规定相协调。

  • 标签: 从业禁止 从其规定 援引范围 适用规则
  • 简介:“遵用状”是清代县衙维护地方诉讼秩序的一项基本规定,然而,在诉讼实践中,由于涉讼者贫穷、受衙役撞索、制度改变等因素,“违”呈状的现象时有发生。既然有制度规定,州县官对“违”词状当以驳回为要,而事实上牧民之官却多受理此状。两造的违递呈与县官的准理违状,究其实质是两者基于地方法规与社会现实的一种博弈。违递呈展现了清代州县诉讼实态的多重面相,州县官对违状的不同处理则反映了他们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理讼观。

  • 标签: 遵用状式 违式 诉讼秩序 理讼观
  • 简介:当前"独狼"恐怖主义不断蓄力,袭击范围由西方国家蔓延到亚洲国家,造成的死伤人数大幅增加,其危害越来越大。相比传统的恐怖主义,"独狼"恐怖主义具有扩散态势"全球化"、恐怖苗头"网络化"、袭击分子"独立化"、实施过程"高端化"、袭击后果"灾难化"等特征,这给我国公安机关的反恐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公安机关要不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改进治理对策,真正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反狼"体系。

  • 标签: “独狼”式恐怖主义 “独狼”式恐怖分子 公安机关
  • 简介:作为当前恐怖活动发展的新形式,独狼恐怖活动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反恐面临的共同难题。台湾地区的反恐立法重视对独狼恐怖活动人员的防控,强调恐怖活动发生前的事前预防与反恐合作,为我国大陆独狼恐怖活动的立法应对提供借镜。虽然大陆已经出台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但仍欠缺对独狼恐怖活动人员的立法规制,在独狼恐怖活动的事前防范和两岸反恐情报共享及人员交流方面也存在立法空白。我国大陆应在借鉴台湾地区反恐立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独狼恐怖活动人员的立法规定,加强独狼恐怖活动的事前防控,重视两岸反恐情报与人员的合作立法,形成全面防控独狼恐怖活动的立法格局。

  • 标签: 海峡两岸 独狼式 恐怖活动 立法防控
  • 简介:在本轮司法改革中,有关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举措对实务部门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缓和案多人少的矛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刑事案件分流程序仍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尽管学界对诸如刑事和解、辩诉交易在内的刑事案件分流曾进行过深入探讨,但法律移植的本土化背景缺失仍会使国外的经验难以适应我国司法实践。因此,在程序分流机制的改革中,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司法理念的转变以促进制度改革,而达玛什卡所提出的协作司法理念,恰可以通过推动刑事诉讼参与主体角色转变的方式,进行公安、司法机关之间纵向的协作与程序分流,并在各阶段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进而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司法效率。

  • 标签: 案件分流 司法效率 当事人主义 协作式司法
  • 简介:为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适应性,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探索探究教学模式,以'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力求建立一个具有自主性、多样化、开放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在掌握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前沿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标签: 探究 自主学习 问题引领
  • 简介:《禹贡》非为记禹治水之功,实乃为建构中央集权的政权而为的立法的记录(或追述)。篇中划分九州、导山导水、锡土姓等,乃是借助贡赋体系重整地方秩序,强化中央控制力,并使之向地方垂直渗透的具体制度设置。五服制度更是权力中心化和天下向心化政治理念的落实。此外,《禹贡》不敬天而尚地、不崇德保民,亦不以君臣关系为意,这些与中央集权的立法理念一道,合于殷商之《洪范》而异于五帝时代的《尧典》和西周政治文化。考其缘由,要在禹夏属中国上古文化两大对立、竞争传统之一的技术传统,坚守阴本、私化、治权化立场。《禹贡》开启的中央集权立法理念和天下模式,后为殷商和秦帝国所承续,逐步完善为后世所见的专制集权的中华帝国。

  • 标签: 《禹贡》 立法 中央集权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