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的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 标签: 民歌 民俗 民法 法律研究
  • 简介:古今民谣流传不衰。民谣蕴藏于民间,作者是民众,也叫“顺口溜”。所揭示的是社会生活中与真善美相伴而生的假恶丑的客观事实。因此,民谣的流传,起着与时俱进的作用。它以尖锐泼辣、委婉含蓄、表其心志、直抒胸臆、幽默诙谐的风采,记录着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扎根于民众,永不泯灭。

  • 标签: 民谣 诙谐 假恶丑 心志 得失 含蓄
  • 简介:由市司法局副局长于香名任团长的天津律师代表团于5月7日-12日赴香港参加“2006’香港·天津周”活动。

  • 标签: 天津 香港 律师 成果 滨海 代表团
  • 简介:2007年12月2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检察院“院史陈列室”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院经过一年多的收集整理,在兵团检察机关建成了首家“院史陈列室”。陈列室以“2O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新世纪初”三个时间板块为主线,贯穿了“人物志、领导关怀、历史沿革、荣誉篇、时代风采”五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新疆兵团 陈列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世纪90年代 对外开放 收集整理
  • 简介:民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司法中可以有效加以利用的本土资源,是社情民意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成员安排生活、调适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民俗习惯的产生、发展、变迁也要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当今中国,民俗习惯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司法实践领域,以积极、务实、审慎的态度研究、运用民俗习惯,可以理解和回应当代中国群众的情感需求、可以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状况和社会需要进行正确的认识,使审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 标签: 民俗习惯 社情民意 司法实践
  • 简介:1957年8月,我由新疆调回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时因“反右”斗争开始,北京户口冻结,我被暂时安排到天津第一法律顾问处任律师。不料,这一“暂时安排”,竟使我与律师工作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成为为数不多的了解天津律师工作发展全过程的人之一。我觉得我有责任将天津律师工作发展的珍贵史料记载下来,使后来的人们了解这一艰难的历史进程,从而更加珍惜作为新时期的律师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 标签: 天津 律师素质 律师工作 律师业务
  • 简介:1984年夏天,我从市检察院经济侦查处调到研究室工作,那时的研究室是恢复重建后检察机关内知识分子云集的部门,因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一些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再加上“严打”斗争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也从研究室抽调了人员参加,这样造成研究室一时人员短缺、为了充实研究室工作,我和另外两个同志一起调入研究室工作。

  • 标签: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创刊 天津 “严打”斗争 研究室 检察机关
  • 简介:9月26日,市人民检察院举办“首届天津检察论坛”,论坛主题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论坛对获奖人员进行了表彰,并进行了论文交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世平,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秀喜,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陶明出席会议,并为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发证书。于世平检察长在讲话中指出,首届天津检察论坛收获了一大批调研成果,发掘和锻炼了一批难得的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建立了一套客观公正、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展现了可喜的气象。

  • 标签: 人民检察院 论坛 天津 法律监督能力 社会需要 获奖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法律之方法甚多,概括言之,不外有四:其以解剖分析已成法上之观念,而考究法制之发达者,为分析派之研究;其基于哲学上之原则,以批评现实法律而求其理想标准者,为哲学派之研究;其基于现在法律,而军稽其起源及进化者,为历史派之研究;

  • 标签: 比较法学 近代 法律 法制
  • 简介:章太炎的许多同代人都不约而同地信奉进化主义,他们或乐观,或悲观地专事体系,寻找着精神界"支点"。在老派读书人中,只有章太炎一个人觉察到"学问"的不济,并坦率地说出来,承认文章思想学术的"狼狈感",所以他要果敢地革命道德,提倡行动主义的佛家信念,钟情于上古法家立场。本文着重梳理章太炎对公理、进化、代议制、宪政等欧美政治—法律概念的态度,为这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描画出思想姿态,也为他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中寻找一席之地。

  • 标签: 章太炎 近代 进化 法治主义
  • 简介:9月26日下午,市司法局、市律协、天津日报《经济周刊》召开“海归律师滨海创业”主题沙龙。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海归”律师共聚一堂,就围绕“海归”律师怎样克服“水土不服”实现自主创业,

  • 标签: “海归” 天津日报 律师 滨海 《经济周刊》 自主创业
  • 简介:2006年6月20日下午,市司法局、市律协与天津日报《经济周刊》召开”天津律师助力滨海新区”主题沙龙。市司法局副局长矫捷、市律协会长王天举、秘书长徐兴云、副秘书长史玉荣出席。市律协副会长、泰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清,市律协常务理事、嘉德恒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孔晓艳,市律协理事、明洲律师事务所主任邱明洲,市律协理事、国浩律师集团(天津)事务所主任宋茵,天津天元世通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冬梅,张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丁立莹.金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革新,禾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斌共聚一堂.就律师如何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法律服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 标签: 张盈律师事务所 天津日报 滨海新区 《经济周刊》 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 简介:立宪主义从西方到中国经历了从“人权、民主宪法”到“富强宪法”的转变,在这场立宪的跨语际之旅中,近代场域是“富强立宪”的历史具象。“救亡压倒启蒙”的中国式民族主义是“富强立宪”的历史动因,而追求“群体自由”的进化论则是“富强立宪”的逻辑基础,历史性与逻辑性的自洽是富强立宪的生成原因,富强理念主导了近代中国的立宪逻辑。

  • 标签: 富强 富强宪法 富强立宪 近代中国 跨语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