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 标签: 20世纪 中国文学 主题形态
  • 简介:1949年中国大陆的女性解放运动,拓展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铁姑娘”为代表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评价,打破了女性柔弱无力的僵化性别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改变了传统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瓦解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但是,消匿女性特征的女英雄和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反面女性的脸谱化文学叙述,又将中国社会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现代性社会性别建构推向了另一个二元对立、不平等的性别神话之中。

  • 标签: 女性形象 性别特征 脸谱化 身体形态
  • 简介:与以前的诸世纪相比,20产生了许多极端.在世纪之初的那些年内,它延续了19的平静.但这只是暴风雨前暂时的安宁.接踵而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高通货膨胀、法西斯主义、大萧条、种族灭绝、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以及东欧的被占领.在那以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间或被冷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非殖民化所打断.当接近世纪末的时候,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东欧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美国摆脱了萧条,欧元诞生.了解这个世纪的线索在于它与上下两个世纪的连接点,即它的第一个10年和最后一个10年.

  • 标签: 国际货币体系 黄金 美元本位 通货膨胀 供给经济学 浮动汇率
  • 简介:文学文本理论是在语言论转向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学理论观念,它强调文本自身的自律性和意义解读的多种可能性,立足文本语言、结构本身特征研究文学。陌生化的语言客体、有机语言统一体、封闭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的颠覆与重构和意识形态生产客体是西方20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文本理论派别,它们构成了文学文本理论的主体并指引着发展方向。

  • 标签: 文学文本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简介:本文以90年代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索引”为对象,循其栏目名称设置及变化之迹和论文数量的动态分布分析其中蕴涵的文学嬗变信息。并与80年代情况对比,分析90年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和思想认识的流变。

  • 标签: 文学 人大复印资料 文艺思想变化
  • 简介:20海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唐代文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集中了许多优秀学者,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选题广泛,新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但研究的热点较集中于大作家,日本,韩国的唐代文学研究注重实证,深入细节,工具书的编纂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卓有成果,关注宗教,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对中唐文学的特别关注尤为引人注目,欧美的唐代文学研究多研究综合性的问题,视角新颖,较为关注文学文学理论的关系,也比较注意叙事文学

  • 标签: 20世纪 唐代文学研究 台港澳地区 日本 韩国 欧美国家
  • 简介:先锋戏剧诞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与戏剧文化语境当中,成长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并遭遇到五种悖论与困境:精神启蒙与世俗化的悖论,形成形式的先锋而人文的价值意义流逝的困境;东西方社会文化语境的错位悖论,产生了先锋戏剧内容缺乏现实依据,因而遭到票房惨败的困境;现代性与民族性共生的悖论,形成了先锋戏剧对戏曲借鉴,形式上的现代性肢解,而缺乏内容上的民族性再生的困境;全球化与中国主体化的悖论,形成了没能"使世界因特色而存在,反之因特色而成其为世界"的困境;自由与体制化的悖论,形成了中国先锋戏剧必须在国家—民间—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先锋戏剧少许的成功与多量的失败,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同义阐释,其经验与教训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有规避与启示作用。

  • 标签: 先锋戏剧 悖论 困境
  • 简介:20女性文学对爱情有着唯关的永恒追求,催动着爱情“女神”的诞生,也在追求之中得不到理解而进入“私人化”空间进行性爱原欲的过度张扬.“女神”顿时回归为“女人”,而女权主义文学思潮始终伴随这一过程,使女神“再生”又“消失”。20女性文学开拓了张扬女性意识的多个维度,却需新世纪的新的整合,实现女性书写性别意识张扬与女权主义的新超越,在多角度、多层面上进行文学的深度掘进,以朝向人的价值全面实现的方向,开辟一个更加深彻的“言说”空间。

  • 标签: 20世纪女性文学 爱情 性爱 女权主义 叙事
  • 简介: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年出生于加拿大,1936年开始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建筑学,1940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英国救济分队,前来中国参加抗日救援。到达中国后,先进入华西联合大学博物馆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还参加了前蜀王建墓的前期发掘测绘工作。在贵阳参

  • 标签: 中国美术 展览时间 郁风 叶浅予 吴作人 张大千
  • 简介: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其理论框架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产业组织理论.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述评了20以来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作者认为,20以来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至今的十几年当中,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进步,并在逐步增加"中国特色"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产业经济学的雏形.在21初期的中国,对产业结构问题和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将随着产业经济实践发展的需要而越来越明显地融合在一起,得到新的推进和拓展.

  • 标签: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 简介:20印象之旅──美丽主题大流行文/小张图/柳荫美丽、优雅、丰姿绰约、明艳动人、气质高贵……女人喜欢所有一切赞美的形容词,更喜欢将所有的赞美加诸自己身上。关于女人,较为古老的说法是:“梦中情人,诗酒琴棋书画花;婚后贱内,柴米油盐酱醋茶、”有鉴于此,...

  • 标签: 关于女人 梦中情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 张图 西茜凰 化妆品工业
  • 简介:1999年9月,一本关于冷战五期间前苏联在西方各国从事秘密间谍活动纪实的新书《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英国著名新闻媒体《伦敦时报》上。此书不仅首次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间谍战内幕,还将可称为是20最大的间谍叛逃者的前克格勒特工米特罗金首次曝光于。由来《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的作者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安德鲁。该书的基本素材全部是来自于克格勒前档案馆馆长、高级特工瓦西里·米特罗金上校。据米特罗金讲,他从1972年起利用自己担任克格勒档案馆馆长的便利身份秘密抄写档案馆里有关克格勃驻外特工的绝密档案。然后偷偷带出藏在自己在莫斯科郊外的家中。这种秘密活动一直持续到他1984

  • 标签: 克格勃 叛逃者 20世纪 档案馆 间谍案 英国共产党
  • 简介:立象尽意是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中国古代的众多先贤都对此进行过相关的论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所构造的言、意、象关系,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倡导的"语言是存在之家"等理论具有重大区别,体现了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学形象特征的独特认知。立象尽意的文学特征在中国古代最终形成了"意象"范畴,并为后代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充实。站在当前的学术视野之中,文章从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建设方面阐述了立象尽意在当代的具体特征。

  • 标签: 形象 立象尽意 意象 话语
  • 简介:20初新式传媒的崛起构成了使现代知识分子形成的制度性媒介之一。通过大众传媒和知识分子的关联,基于公共传媒所营造的思想环境演变,以及随之展现的中国知识分子角色的变化,来审视知识分子在20大时代变动下三含阶段的不同境遇,以此解析20中国精英的流变及其和大众的关系。精英从高高在上的思想启蒙者到大众时代成为“多余人”,再到市场经济时代与大众平行互动的“媒介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与所处的思想环境有巨大的关联。

  • 标签: 知识分子 公共传媒 报刊 精英 大众
  • 简介:2002年10月21—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中心举办了“21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文是印度学者西塔拉姆·亚秋里提交的学术论文。西塔拉姆·亚秋里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治局委员。原文为英文,由吴茜同志翻译,发表时有删节。...

  • 标签: 社会主义 苏联 资本主义 制度建设 经济建设 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