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德格尔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是通过"在的语法考察"和"现象学直观"两个环节实现的.在《形而上学导论》中为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思想,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外在之路"--"在"的语法考察.但它的意义却在于:通过这一考察,初步探询了希腊的生存论态度,并提示出恢复生存论的"内在之路"--现象学直观.通过这两个环节,海德格尔完成了相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存论转向".

  • 标签: 形而上学 生存论
  • 简介:陈信勇,男,1963年6月生,浙江省永嘉县人。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法律系,现任杭州大学法律系主任、副教授。近年来,陈信勇在法律社会学、房地产法学领域取得较丰硕研究成果,出版个人专著3部,参编著作、教材12部,在《法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1991年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社会学》,是中国第一本法律社会学专著,创造性地提出一个较完整法律社会学体系,许多方面有独到见解。1995年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房地

  • 标签: 法律社会学 浙江省 发表论文 永嘉县 房地产法 法学领域
  • 简介:自然法学是西方法理中的三大派别之一,在西方的法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法理学研究有很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从自然法学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观点、我国依法治国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自然法学对我国依法治国借鉴意义进行展开和论述。

  • 标签: 自然法学派 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 简介:在世界学术思想史上,学派一直是一个巨大而绵延不绝的存在。特定的学术集体、学术方法和学术精神,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理论文献,都是直接验证学派存在的思想成果。学派的出现与繁荣,往往预示着一个国家进入了思想活跃的文化大发展时期。

  • 标签: 学派 学术思想史 文化大发展 学术精神 学术方法 绵延
  • 简介:著者在该书《序》中写道:“鉴于正当性问题的浩大,本书的研究限定于自然法学和法律实证主义特别是二者的关系问题中。所幸的是,这两大法学恰处于近代以来西方法哲学思想画面的中心部位。人们通常以‘恶法非法’代表自然法学,以‘恶法亦法’代表法律实证主义,并由此在二者间形成简单的对立。在阅读和思考中,我越来越感到这种理解是肤浅而片面的。但究竟怎样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两大法学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我。忽然有一天,我在看美国总统大选的节目时受到启发。

  • 标签: 法律实证主义 自然法学派 近代西方 性观念 法哲学思想 关系问题
  • 简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由于理论基础不同,导致他们在犯罪责任论上的重大分歧。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对责任本质、责任能力、犯罪故意、过失和对事实、法律认识的错误等方面。两派在这些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对我国刑法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古典学派 近代学派 道义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
  • 简介:第一讲什么是法第三节法与道德维持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不仅需要法,也需要道德。虽然法律规范是重要的,具体的,经常的,普遍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道德观念薄弱,道德遭到破坏,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困难的。两者都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工具。一、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它所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善与恶、正

  • 标签: 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法 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 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正>“语法”一词一般指规范语法,限于语言学范围;其实还有历史语法、比较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等,还可以有“错误语法”;而且“语法”、“句法”也不限于讲语言现象,可以涉及思想模式及类似语法的结构关系。本文拟对语言及思想中的一种现象试作探索,姑称之为“歧义语法”小引,并不是专论语言学问题。端一碗饭放在一个小娃娃面前,问她这是什么。她说:“碗”这不错。她说:“

  • 标签: 歧义 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规范语法 历史语法 语言现象
  • 简介: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转型时期,法学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必须从创新性、实践性和全球性三方面更新法学观念,要倾听时代的呼声、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回答时代的课题,树立主体意识、个性意识、超越意识、批判意识、平民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从而凸显法学的时代性.

  • 标签: 时代法学 创新 实践
  • 简介:作为一介法律学人,随着年岁渐长,思虑渐深,这几年越来越深入体悟到:在当今中国,欲推行法治主义,必先有人去践行法治启蒙,否则,法治国家的构想终究会化为泡影。有鉴于此,平时闲来也写一些轻松的学术随笔,或发表于博客与报章,或暂藏于私人文档,隔了一些年头,便会蓄了一些篇什,可以裒辑成册,斗胆拿来付梓。

  • 标签: 法学 文人 代序 法治主义 法治国家 学术随笔
  • 简介: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带有浓厚保守主义色彩的供给经济学在美国思想界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的主要理论家都是些三、四十岁的青年人。他们勤奋好学,知识面宽。但绝不头脑冬烘,而是敏锐地感应着变动的现实,敢于藐视时尚,并向显赫权

  • 标签: 供给学派 供给经济学 减税政策 所得税率 资产阶级经济学 经济管理
  • 简介:一、什么是行为法学行为法学是近几年在中国兴起的新的一门法学学科。所谓行为法学,简而言之,就是主要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法律问题的科学。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变革法学方法论为起点,立足人的行为和社会形态去研究法学,为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开拓进取。其特征是:(一)坚持以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规律为中心,把人的法需求、法动机、法心理和法行为,法行为原则与结果,合法行为模式的设定与选择,个体行为、群体行为、职务行为的法律激励与调控,违法犯罪行为的改造与矫正,法资源的配置与取舍,以及法治目标的行为导向等等,作为考察法学和法制建设问题的入门向导,进而获得对法的一般理论和法运动

  • 标签: 行为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从行为 邓小平理论 社会形态 行为模式
  • 简介: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和载体的特殊群文化,它植根于一般社会文化,在青年人群中酝酿、发育、发展及传播,形成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独特文化形式,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条件下,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青年思想意识、思潮、生活方式、思维和行为习惯等。青年文化是青年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品质的认知与回应,是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其对一般社会文化建设施以的现实影响及贡献。青年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并受到教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获得观念意识,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性,从而适应客观现实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一般社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 标签: 青年教育 文化构建 社会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 青年文化 行为习惯
  • 简介:<正>颜元(1635年—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初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一生教书、行医,没有在清朝做官。李塨(1659年—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里)县人。他是颜元的学生,颜元学说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颜李学派的主要代表。

  • 标签: 颜元 颜李学派 道德教育思想 六府 品德培养 言行录
  • 简介:古典经济学杰出经济学家有亚当·斯密(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让·巴蒂斯特·萨伊(1769-1832)和纳骚·威廉·西尼尔(1790-1864).在他们一系列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中,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范围总是个讨论和分析的问题.

  • 标签: 古典经济学 李嘉图 萨伊 政府作用 亚当·斯密 经济学家
  • 简介:对“政府失败”现象的分析在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直到公共选择经济学才使关于“政府失败”的历史理解形成为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公共选择经济学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对“政府失败”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政府失败”理论是以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特定的政治行政体制及过程为背景的,认识这一点是正确评价和借鉴其理论价值的前提。

  • 标签: "政府失败" 公共选择 政府改革 理性经济人
  • 简介:2015年12月27日下午,福建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省法学会副会长张大共,省法学会副会长张琦,参加了本次会议。省法学会成立立法学研究会旨在加强立法理论与实务研究,有效整合省内法学研究资源,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水平,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研究会由来自省内高校、省直机关法制工作机构、省和设区的市人大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人员组成。

  • 标签: 法学研究 法学会 福建省 省人大常委会 地方立法质量 地方立法工作
  • 简介:针对当前警察专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教育模式僵化,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随意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理想,教材陈旧、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等问题,应构建适合警察专科院校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科学地设置课程、选好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 标签: 警察教育 法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