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美国民事没收制度在打击腐败犯罪、有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成了独立没收制度的起源,许多国家也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独立没收制度。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类似于独立没收制度的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基于此,通过分析美国民事没收制度,可以对完善这个新增的程序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民事没收 独立没收 刑事缺席审判 正当程序
  • 简介:在贪官外逃、跨国恐怖活动猖獗的大环境中,适时设立刑事犯罪所得没收审理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一大进步。但我国刑事犯罪所得没收审理程序在许多具体问题上的规定与国际公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体系性、严整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犯罪所得 没收审理程序
  • 简介:前些日子,一个3岁小男孩手拿铁棍要打城管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当时,城管执法时没收了一个老妇人的路边三轮车小摊儿,老妇人3岁的孙子站了出来挥舞着铁棍一副要拼命的架势,嘴里大声喊着:“不要动我的奶奶!”看到这幅场景,执法的城管笑了,围观的路人笑了,但笔者看了却实在笑不出来。

  • 标签: 城管执法 多维视角 没收 行为 三轮车
  • 简介:我国没收程序规定的没收对象是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这与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犯罪所得不一致。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违法所得主要包括:违禁物、供犯罪所用之物和犯罪产生之物和犯罪取得之物。我国程序法上的违法所得包括实施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物及其孳息,以及被告人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为了保障没收程序的顺利执行,与国际条约保持一致,应对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没收对象进行明确和完善。

  • 标签: 违法所得 犯罪所得 没收程序
  • 简介:刑事诉讼法增设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程序较好地回应了社会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的现实需要,但在证明标准等方面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混乱。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性质上应属于民事诉讼程序,主要法治国家的立法或相关国际公约也称之为“民事没收”。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为摆脱“程序失灵”的命运,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应适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 标签: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优势证据
  • 简介:《食品卫生法》较试行法变化最大的是法律责任一章,其行政处罚形式由试行法的6种增加到10种,加大了处罚力度,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打击食品卫生违法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没收违法所得”即是增加的一种处罚形式,但该处罚形式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对这一处罚形式作一探讨。“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因行政管理相对人构成行政违法,行政主体对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的一种处罚形式。从理论上讲,“没收违法所得”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没收”的特定含义及适用程序;二是构成行政违法;三是对“违法所得”的确认。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食品卫生法》缺乏应有的规定,以至于在执法实践中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卫生行政执

  • 标签: 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数额 《食品卫生法》 行政处罚法 违法行为 执法实践
  • 简介:派出所行使部分案件财物没收决定权直言今年《人民公安》杂志第4期刊载金强辉同志“派出所有无没收的决定权”一文,列举安徽省宣州市济川派出所查获的陈××公开放映淫秽录像,经行署劳教委批准对陈予以劳动教养同时该所没收放像设各彩电,引起行政诉讼而导致市公安局败...

  • 标签: 派出所 治安案件 劳动教养 县级公安机关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市公安局
  • 简介: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可以降低未决羁押的使用频率,但是保证金被随意没收现象的存在,使得被取保候审人与被不当审前羁押者相比,人权同样会受到侵犯,不同之处在于侵害的权益从人身自由权转移至财产权。针对保证金的不当没收现象,现有的保证金没收制度可以发挥防范作用,但是在保证金的没收情形、没收后的重新交纳方面有待商榷。

  • 标签: 取保候审保证金 没收保证金 重新交纳保证金
  • 简介:刑事照相及其设备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常用刑事照相设备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应用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刑事照相 设备 应用
  • 简介:在贪污贿赂罪中,诸多罪名都规定了没收财产刑,然而通过对其他国家刑法典的查阅可以发现大部分国家已经废除了此种刑罚。同时,由于与世界上的主流规定不同,也使得我国在请求外国进行刑事司法协助中面临窘境。这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贪污贿赂罪中没收财产刑的存废问题。而从刑罚存在的正当性、刑法谦抑性、刑罚轻缓化、责任主义原则和追缴犯罪分子海外资产等角度分析,我国贪污贿赂罪中,没收财产刑应当废除。

  • 标签: 贪污贿赂罪 没收财产刑 刑罚
  • 简介:在警察刑事执法活动中,被害人享有的权利是否充分是维护人权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被害人的权益常常遭到侵犯,应当加强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

  • 标签: 警察执法 刑事被害人 权益保护
  • 简介:关于刑事责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学说。刑事责任依据犯罪人所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评价和刑事处罚的责任,是社会性和伦理性两者的统一。刑事责任是独立存在于刑法体系中联系犯罪和刑罚的中间环节。刑事责任作为刑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立法的完善,对刑事责任的规定也会越来越完善。

  • 标签: 犯罪 刑事责任 刑罚
  • 简介:刑事辨认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方式,刑事辨认有利于发现案件线索、查获犯罪嫌疑人,同时辨认结论在诉讼整个过程中有重要的证据价值。然而综观这次刑事诉讼修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尽管明确了辨认结论的证据资格,但是对辨认制度依然没有做出详尽、统一的规定,有关辨认规则的规定粗糙、模糊,而鉴于刑事辨认极易受到主观心理和周围环境影响这一特点,刑事辨认的实施存在非常大的隐患,成为我国冤案产生的温床。本文试图通过对辨认制度的风险分析、我国辨认制度的缺陷研究,同时汲取西方法治国家有关辨认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辨认制度的完善建议,以期对辨认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 标签: 刑事辨认 辨认风险 辨认规则 证据
  • 简介:刑事现场摄影是刑事摄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场勘查的一项记录手段。现场摄影的照片要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全面再现现场内外的全部状况。现场摄影必须坚持相应的要求,按照规范的程序步骤拍摄,并且要符合刑事摄影一般顺序。

  • 标签: 现场摄影 基本要求 拍照步骤 拍照顺序
  • 简介:刑事和解的纠纷处理方式节省了被害人、加害人的成本和国家的司法资源,但它在降低了惩罚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犯罪成本,在带来了司法效率的同时又产生了非效率,其效益与效率均有不确定性.目前,我国移植这种制度尚不具备相应的理念基础、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合理成分进行借鉴与吸收.

  • 标签: 刑事和解制度 司法效率 成本 移植
  • 简介:刑事责任能力是确定刑事责任的根据和基础。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责任能力可能影响罪与非罪、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因此在刑事犯罪案件中,确定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至关重要。如何从案件发生整个过程来客观分析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状态,

  • 标签: 刑事责任能力 认定问题 刑事侦查 刑事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 罪与非罪
  • 简介: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人权入宪,必将进一步促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任务的顺利完成.刑事司法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从加强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重塑刑事司法理念、改革劳动教养制度等方面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

  • 标签: 刑事司法 司法准则 司法改革
  • 简介: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国将面临“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局面,由之而产生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如何界定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目前观点不一,本文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着手,在司法协助的主体、适用的原则、适用的法律以及适用的程序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 标签: 法域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 简介:姜孟亚在《唯实》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刑事义务冲突是刑法中排除犯罪的一种事由。刑事义务冲突是指行为人在面对同时履行两个以上不相容的法律或道德义务时,因履行时间或履行能力的有限性,只能履行其中的某些义务,而不得已放弃其他义务的履行,并由此产生刑事法律后果,但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现象。在刑法上,由于法律的规定复杂多样,行为主体履行义务的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往往出现行为人在同一时间内要求履行多个不相容义务的情形,形成刑事义务冲突。刑事义务冲突是德、意、日刑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我国刑法学界对此涉足甚少。可是从我国现实生活来看,刑事义务冲突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并且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事由联系密切,实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义务冲突 刑事责任 概念 法律后果 刑法研究 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