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以后泰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但是,泰国的农村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并没有出现骤然的变动。泰国农村自六十年代(有的地方还要早些)以来就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在量方面(例如,居民迁移到城市去)和质方面(例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本文却是以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变化为考察中心的,譬如说,1980—85年的五年期间内农村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00%,其后,到1989年则下降到1.59%。如果

  • 标签: 八十年代 人口移动 地方生产总值 城市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亚洲经济研究所
  • 简介:据FAO(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当今世界人口中约有15%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0%,“转型国家”(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洲诸国)及发达国家占10%。在发展中国家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国,其总人口的1/3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亚太地区则有1/6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比营养不良情况更为深刻的问题是:非洲、亚洲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1/10。然而在发达国家,像欧洲、日本等,却呈现出“少子化”倾向。

  • 标签: 营养不良状态 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 少子化 亿人 农业组织
  • 简介:多民族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在转型期深为民族问题所困扰,为维护国家统一,联邦中央在政策措施方面、立法方面及思想理论上都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处于激化状态的民族关系得到缓解.

  • 标签: 转型期 俄罗斯 民族问题 政策法规 民族理论
  • 简介:领土边界争议问题是影响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作为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与一些国家存在海洋权益与领土上的争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主要采取了四种做法,包括放弃要求、外交谈判、提交国际仲裁以及搁置争议等。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时均注意追求国家利益和基于某些价值的原则,美国的上述做法也是如此。正是基于利益和原则的双重考虑,美国采取了上述的处理海洋权益和领土争议的做法,从而使之避免了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恶化和陷入由此而产生的难以掌控的冲突之中。

  • 标签: 美国 海洋权益 领土争议 解决之道
  • 简介: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退役核潜艇所引发的核污染问题引起诸多国家关注。日本对该事态发展的关注尤为密切并提供巨额资金援助解决该问题,但合作中又充满矛盾。俄太平洋舰队退役核潜艇的处置问题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东北亚地区的重大环保问题。

  • 标签: 俄日 俄太平洋舰队 退役核潜艇 核废料
  • 简介:冷战时期苏联建造的核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已经达到或超过服役期,处理数以百计的退役核潜艇对俄罗斯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是俄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条件。美国和日本在该问题上的对俄合作表现比较突出,对俄援助活动异同相伴,虽有变化但合作仍为主要趋势。

  • 标签: 美日 俄太平洋舰队 退役核潜艇 核废料
  • 简介: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和130余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57个主体名称不含有任何民族成分,32个主体名称含有民族成分,它们中只有10个主体主要民族占明显优势。俄联邦的构成表明,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和联邦体制建设以及民族关系调整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 标签: 中央和地方关系 联邦主体 俄罗斯联邦 俄联邦 联邦中央 中央处理
  • 简介: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仅农村就有1.2亿至1.5亿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超过了日本的人口总数。此外,在城市一直是“5个人干3个人的活”。而且,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很多。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初 人口移动 改革开放 华侨华人 对外开放 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