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专心致志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保持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佳时期,而中国和老挝的友好合作关系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为中国同其它周边国家关系树立了榜样。

  • 标签: 中老关系 周边国家关系 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 中老边界条约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建设老工业基地契机及建设哈尔滨新区的有利条件,打造对俄合作新平台,助推黑龙江省经济全面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跨境产业合作
  • 简介:2011年中东剧变以来,土耳其外交政策从“零问题”外交转变为“宝贵孤独”,其重心从回归伊斯兰文明转向追求区域内的逊尼派联合。但是,土耳其冒险性的政治目标、宏大的区域抱负与其实力并不相符,导致其外交捉襟见肘。对中东变局的误读、对库尔德问题复杂性的低估、土耳其版本的“阿拉伯之春”、土耳其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歧异,是导致土耳其外交转向的主因。

  • 标签: 土耳其 宝贵孤独 意识形态 对外政策 正义与发展党政府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中非民间友好,促进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往来,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派小组于2008年3月29日至4月10日访问乌干达、南非两国。小组广泛接触了两国NGO代表及有关政府官员.广交朋友,深化了友谊。

  • 标签: 民间组织 中非关系 交往 非政府组织 国际交流 政府官员
  • 简介: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以帮助对方发展经济为目的。本文在对中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论述中,提出关注细节在中国对柬埔寨援助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国 柬埔寨 援助 细节
  • 简介:2011年9月28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交流协会)迎来了成立三十周年的生日。三十年前,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交往方兴未艾,国内从事对外工作的团体较少,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各团体、政党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发起下,成立了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三十年 民间交往 改革开放初期 社会活动家 三十周年
  • 简介:2004年12月1-8日应我会邀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州长办公厅主任韦列捷耶夫夫妇访华。在京期间,中联部副部长、交流协会顾问蔡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卫洲分别会见,交流协会理事李明主持工作座谈。韦拜会了新华社,并赴三亚和上海参观访问。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参观访问 访华 克州 副秘书长 顾问
  • 简介:9月6—15日应日本NPO法人世界和菲律宾青年政治家理事会邀请。当代世界出版社社长、交流协会理事孔根红率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日本和菲律宾。8日杜克宁副秘书长会见“波兰家园公民协会”执行董事彼得·玛克莱斯。12—18日应我会邀请,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对外交往 大事记 当代世界 执行董事 副秘书长
  • 简介:1—2日应我会邀请,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青民盟)主席、匈前总理欧尔班·维克多率匈青民盟代表团一行7人访问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分别会见.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主持与代表团座谈。代表团分别拜会了外交部、商务部、铁道部和国家能源局。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对外交往 大事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民主主义者 国家副主席
  • 简介:评美国“全面遏制中国”论吴炯去年6月以来,围绕克林顿政府批准李登辉访美一事,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国会议员、情报官员、舆论界和学术界人士纷纷鼓吹要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美国这些人为什么要遏制中国?他们准备如何遏制中国?这种遏制...

  • 标签: 遏制中国 社会主义 遏制政策 亚太地区 国际格局 全球战略
  • 简介:2015年7月14日,在经历了20多个月的艰苦谈判后,伊朗与六国最终在维也纳达成全面核协议,由此持续了12年的伊核问题首次出现“软着陆”迹象。伊核问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来龙去脉?美国与伊朗为何最终达成妥协?核协议达成后的前景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协议 伊核问题 “软着陆” 维也纳 经历
  • 简介: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她本人也构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个空前孤独的形象。这种孤独主要表现在生活、创作归属和诗歌审美特质上。

  • 标签: 茨维塔耶娃 孤独 俄罗斯文学
  • 简介:中国与越南、老挝这两个东盟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交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这种政治交往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好互信,扩大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升社会主义的影响力,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越、中老的政治交往也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有待解决。

  • 标签: 中国 东盟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交往实践
  • 简介:6月12—18日应我会邀请,以孟中人民友协终身会员、孟前最高法院院长、前看守政府首席顾问穆罕默德·哈比卜·拉赫曼为团长的孟中人民友协代表团一行5人访华。在京期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顾问成思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分别会见;徐建国秘书长与代表团进行工作会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上海和昆明参观访问。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2010年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对外交往 大事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3—8日应我会邀请,德国联邦议院人权与人道援助委员会主席赫尔塔·多伊普勒一格梅林女士访华。在京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分别会见。格还拜会了中国人权研究会.并在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做了题为“德国基本法60年”的演讲。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对外交往 全国政协副主席 大事记 中国人权研究会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