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世界上情报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国家安全情报机制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九一一事件催生了美国情报体系全面而彻底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美国情报界实现了从机构林立的分散体系到由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领导的有机整体的重大转型。从总体机制来看,美国情报界现已形成情报机构一体化与任务一体化的双轮驱动体系,其情报传递网络不仅涵盖领导、协调、执行三个层级间的纵向传送,而且包括不同情报机构之间的横向协调,基本实现了情报整合与信息共享。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情报界统领,其下设的反恐、反扩散、反情报和网络情报中心构成了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分类传递机制的四大支柱。通过比较,四大分类传递机制中最为成熟的是反恐中心,其次是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再次是网络威胁情报整合中心,最后是反扩散中心。由于各类情报机制自身发展程度的不同,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美国国家安全情报传递机制的改革“瓶颈”既有发展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困境,也有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此外,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美国国家安全情报体系的发展方向呈现出新的态势。

  • 标签: 美国安全情报机制 反恐情报 反扩散情报 反情报 网络威胁
  • 简介:中国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整体上历经起步探索(1978~1993)、逐步发展(1994~2009)、全面发展(2010~2014)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都脱离不开其时代背景。贯穿四十年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的主题是,围绕“国家安全”法律内涵即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本体论展开多维度思考与探索。其研究重点涵盖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研究、国家安全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国家安全法学科独立性及其发展等方面。法律意义上“国家安全”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传统(政治)安全”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过程。针对实践需要,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日益深化和繁荣。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面临的时代命题包括相关法律体系的建构和阐释,深化国家安全法与相关法律的有机衔接研究,研究方法创新与满足各领域国家安全保障的现实需要,等等。未来仍要坚持聚焦国家安全法治基本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法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主题变奏 学科独立性
  • 简介:调查发布年度“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是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李文良、杨建英教授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安全研究项目。2012年以来,该项目已经连续发布七年,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增强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十大 国际关系学院 国家安全意识 安全研究 学术界
  • 简介:莫迪上台后,将针对东亚地区的“东向”政策升级为“东进”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合作。2015年印度出台《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和《印度海洋学说》作为莫迪政府指导海洋发展的官方战略文件,更加重视对外海上安全合作。受到地理连通性、海上贸易、传统友好关系、能源需求及安全挑战等因素的推动,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安全合作关系愈加紧密。虽然由于各自战略、实力的差异和域外因素的影响,双方之间的海上安全合作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海上安全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对合作双方以及中国和地区局势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

  • 标签: 印度 莫迪政府 东南亚国家 海上安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