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应对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国际油价,2016年以来欧佩克多次尝试通过控制石油产量来推升油价。2016年2月16日,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委内瑞拉四国石油部长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闭门会议,决定将石油产量冻结在2016年1月11日的水平,但由于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分歧严重,

  • 标签: 欧佩克成员国 历史与现实 协议 减产 石油产量 国际油价
  • 简介:2015年7月14日,在经历了20多个月的艰苦谈判后,伊朗与六国最终在维也纳达成全面核协议,由此持续了12年的伊核问题首次出现“软着陆”迹象。伊核问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来龙去脉?美国与伊朗为何最终达成妥协?核协议达成后的前景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协议 伊核问题 “软着陆” 维也纳 经历
  • 简介:《希布伦协议》与中东和平进程李绍先1月12日,在约旦国王侯赛因斡旋下,以色列巴勒斯坦终于就希布伦问题的最后一个障碍——以色列军队从约旦河西岸乡村地区的最后撤军期限达成妥协。1月17日,巴以代表正式签署《希布伦协议》。中东和平进程在一波三折中终于又向...

  • 标签: 中东和平进程 约旦河西岸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乡村地区 新部署 自治协议
  • 简介:<正>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境内地形复杂,西北部为山地丘陵,东南部为印度河平原,印度河流贯国境南北。全国降雨量不大,除北部印度河上游雨量尚丰沛外,大部地区气候干燥,因此,印度河水的分配使用,对各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却困扰着巴基斯坦的历届政府,长期悬而未决。各省之间,也由此相互指责,相互攻讦,成为国内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曾任财政部长的M·哈克在谈到它的严重性时曾说:我们已到了给卡拉奇居民提供印度河水作饮料都成

  • 标签: 巴基斯坦 印度河上游 历史意义 协议 经济的 分配
  • 简介:近些年来,越南当局及史学界接二连三地散布奇谈怪论,说什么1954年中国“出卖越南人民的民族利益,……迫使越南签订了日内瓦协定”(越《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文章:《中国领导人在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的背叛》),“在日内瓦会议上,……就一项有利于中国法国,不利于越南人民、老挝人民和柬埔寨人民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日内瓦解决办法阻拦了越南、老挝柬埔埔三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完全的

  • 标签: 日内瓦协议 印度支那问题 抗法战争 《历史研究》 法兰西联邦 印度支那战争
  • 简介:一,前言通过亚洲金融危机,人们已经认识到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在2000年的东盟+3(中日韩)财长会议上,签署了清迈协议(ChiangMaiInitiative:CMI)。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在东盟+3内的双边货币互换网络,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

  • 标签: 东亚金融合作 清迈协议 亚洲金融危机 课题 现状 货币互换
  • 简介:英国工党在1997年5月上台执政后,按照其竞选时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目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新举措。去年7月,工党新政府发表《战略防务评估报告》防务白皮书,对冷战结束以来英国的防务安全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提出了面向2015年的英国防务...

  • 标签: 安全政策 防务安全 欧洲防务 保守党政府 对外政策 新政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盟开始加大各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1995年12月15日,东盟各国在泰国曼谷通过了《东盟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TRIPs),正如该框架协议的序言部分所言,东盟承认知识产权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领域以及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期望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内加强更紧密的合作,以便为经济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迅速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国的繁荣。

  • 标签: 东盟自由贸易区 TRIPS协议 困境与出路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法 20世纪90年代
  • 简介:2006年以来.围绕《美印核能合作协议》问题.印度对美国白宫、国会媒体发动了一场游说外交战役。在该战役中,印度政府构建了包括印度外交官、印度裔美国人、企业界和美国社会各界构成的强大游说团队,采取了结盟游说的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强大压力,该协议先后得到布什总统的签署,并逐渐获得国会的支持。

  • 标签: 美印核协议 印度政府 结盟游说 游说外交
  • 简介:金融危机既给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挑战。首先。安全威胁重新排序: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上升,并开始由反恐安全转移到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主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安全威胁仍然严重存在,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而且由恐怖主义迅速扩展到气候、粮食、能源以及经济、金融等领域。金融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上升。

  • 标签: 安全体系 机遇和挑战 非传统安全威胁 变革 国际 国家经济安全
  • 简介:随着2003年底"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的签署,东南亚地区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三大"支柱"的共同体.但是,东盟的议事日程一直是高度自愿性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新加坡泰国利益的促动而在实行东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某些进展.这种明显的"政策差异"可以被视为战略上的不明确,这将使不同的成员国得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要么通过差别性一体化的双重步骤,要么通过创造性免税的概念来参与一体化.当前关于人的安全"发展"含义的争论,是可以用来加强东盟活力的两个相关方面.还有待于制定出一项真正包含一切的发展战略,即能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并得到经济地区主义扩大模式全面安全秩序的支持.这些是"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所缺少的基础.然而,实施"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的整个漫长时期(持续到2020年),表明了东盟国家能够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作出现实的评估.

  • 标签: 东盟 协议 经济一体化 政策 东南亚地区 社会文化
  • 简介:东盟方式被看作是一个身份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不仅有赖于东南亚社会化的深入、决策体制的传统和文化特殊模式,而且也有赖于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惯例。东盟外交安全文化的缘起,是基于持久的为寻求独立的国家性国际社会的主权平等基础上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蕴涵着对东盟方式的挑战和机遇。

  • 标签: 东盟 东盟方式 安全文化
  • 简介:<正>一、哈萨克斯坦是地跨欧亚大陆新的地区“力量中心”苏联解体新的国际关系主体的出现,使二次大战后形成的地缘政治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改变了地球心脏——欧亚大陆的政治版图。在欧亚相连的空间地带出现了新的地理政治实体。哈萨克斯坦是地跨欧亚大陆的新的地区“力量中心”。其潜力在于它有辽阔的领土,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工业农业,位于欧亚接合部的有利地理位置。在现代条件下,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绝不是地区“力量中心”的必要特征。最主要的特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国家安全战略 对外政策 欧亚大陆 独联体 苏联解体
  • 简介:在当代中国国家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国家政权、国家制度的同构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一体性决定政治安全(政权安全)之根本地位.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维护政权安全作为政治安全的核心问题首要问题,而政权安全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执政安全的标准就是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绝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来源于为人民谋幸福而集聚起的民心民意,执政安全决定于人民安全,即保障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不被侵蚀破坏.因此,从根本上讲,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终极问题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政治权利的安全.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福祉休戚相关.

  • 标签: 国家安全 政治安全 政权安全 执政安全 人民安全
  • 简介: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的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安全。梳理布隆迪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的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的角色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的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两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 标签: 妇女安全 建设和平 布隆迪 利比里亚 社会性别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