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十八以来,中国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正在指导中国外交转型和升级。“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同时,带来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指引中国外交胸怀伟大梦想并为其实现而保驾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应运而生,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强调“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铸就“和平发展”加强版;注重与各方联手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全面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的辩证统一观,力求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核安全观、信息主权观与网络空间秩序观、海洋合作观等,为弥补“安全短板”迈出有力步伐。

  • 标签: 中国外交 战略新思想 中国梦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 简介:本文以中共“十八”报告为蓝本,辅以中国新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结合近年中国面临的内外形势及外交实践,从战略目标、战略环境、战略条件、战略理念、战略布局五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大战略做全景式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中国大战略所追求的近、中、远期目标,以“三个自信”为核心的战略条件,以八个“必须坚持”为支撑的战略理念,并将中国大战略概括为内政、外交、国防、对台、党建等五个“五位一体”。本文的结论是:以中共“十八”报告为标志,新时期中国大战略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文本,对于指导中国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战略意义。

  • 标签: 新时期 中国 大战略 中共"十八大"报告
  • 简介:8月1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十八以来中国外交理念与国际战略布局”专题研讨会,邀请京内外智库、高校学者围绕中共十八以来中国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中国国际战略总体布局和未来一阶段中国外交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与会者发言内容整理并刊登。

  • 标签: 中国对外战略 中国国际战略 外交理念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外交 专题研讨会
  • 简介:泰国,古称暹罗,是个盛产稻米的国家。十八世纪时,暹米通过海路大量运进我国,缓和了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缺粮形势。本文拟就这一时期中暹大米贸易的兴衰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 标签: 福建巡抚 广东巡抚 闽浙总督 议叙 东南沿海 摊丁入亩
  • 简介:Prahu,是十八和十九世纪时东南亚的帆船,其数量众多,使用范围广泛,为东南亚各国航运和贸易的最主要交通工具。迄今为止,国内外史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尚无人问津。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东南亚帆船及其名称的历史回顾在探讨东南亚帆船之前,了解一下其名称是有必要的。马来语中的Jong一词,苏门答腊米南迦保的Ajong,表示船只,往往指大船,欧洲人所称的Junk与之同源。但是,Jong一词到底是东南亚固有的,还是源于中国,各家说法不一。蒙果维(p.Y.Mang-

  • 标签: 苏门答腊 十九世纪 马来语 外架 加里曼丹 天船
  • 简介:明末、清初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是鸦片战争前中西海上通商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瓷器贸易则为此时期中、荷贸易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十七至十八世纪中、荷瓷器贸易兴起的背景、贸易发展的概况、贸易的结构与特点、输荷中国瓷器的品种和类型以及此项贸易对中、荷两国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作一讨论,以期深化中国古代外销陶瓷历史和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研究。

  • 标签: 东印度公司 荷兰人 巴达维亚 贸易史 中国帆船 德化白瓷
  • 简介:在风帆时代,中国帆船以其高大坚固、性能优越而闻名于世,并且在中国与海外各国的长期友好往来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内造船业的有力支持。时过境迁,到了十八世纪,许多中国帆船却是在东南亚等地建造的。其原因,详情如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都是耐人寻味的问题。中国人在东南亚的大规模造船活动始于十八世纪并不是偶然的。自明代以来,海疆不宁,东南沿海大量的造船活动持续不断,消耗了无数的林木。先是沿海沿江的巨材砍

  • 标签: 中国帆船 东南沿海 中国商人 广东船 福建总督 嘉道年间
  • 简介:<正>1757年,英国推行殖民政策的有力工具——东印度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用武力打败纳瓦布,占领了孟加拉。孟加拉的被征服,在印度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正是那个时候,才奠定了现时的这个东方不列颠帝国的基础”。以后,英国殖民者又通过多次侵略战争和各种讹诈手段进行侵占,境内各个公国和土邦先后成为公司的领地和藩邦,1843——1849年间兼并了信德和旁遮普后,英国最终完成了对印度全境的占领,把

  • 标签: 英国殖民者 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 英国东印度公司 田赋 孟加拉
  • 简介: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末的一百多年间,在东南亚各地,都有华人的秘密会社(天地会)的组织存在和活动。在华侨社会和华人生活中影响至深。一直至今天,在某些地区还有存在。因此,有必要就秘密会社南传发展的背景及南洋各殖民政府对华人秘密会社的政策作一考察和论述。一、天地会南传及在南洋发展的社会背景天地会在什么时候开始传入南洋各地呢?据一些历史档案判断,我认为:天地会传

  • 标签: 殖民政府 天地会起义 十九世纪 殖民地经济 清朝政府 历史档案
  • 简介:'忠信笃敬'的暨南校训,是构成暨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建校百年之际,弘扬'忠信笃敬'的校训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校训 暨南大学 忠信笃敬
  • 简介:今年6月,"上海五国"第6次元首会晤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五国合作机制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最高级会晤,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一次盛会.它将使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有关国家的协作关系步入更高一级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各国本着互信、协作原则继续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合作模式的进程,为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上海五国"机制5年来走过的历程,客观评估五国在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合作中的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上海五国"机制在解决地区合作和错综复杂国际问题中的作用与意义.

  • 标签: "上海五国" 地区合作 机制 安全合作 定期会晤协调制度
  • 简介:<正>一、新加坡文明建设的成功表现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成果,在新加坡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文化沙漠”;一种认为它很成功,也很有特色。文化沙漠论者认为新加坡建国后的前20年只注重经济建设,对文化关注太少,以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甚差,社会流行的作品几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新加坡 社会流行 文化沙漠 文化关注 文学艺术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来的历程表明,它一戍为世人普遍关注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国际组织。“上海精神”不仅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普遍要求。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 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
  • 简介:人的健康首先是心灵的的健康,音乐可使人的灵魂进入虚空,领悟“道”,密咒能使人心地清净、心地欢喜,冥想可给你带来清晰的思维、健康的身体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 标签: 印度 阿育吠陀 精神疗法
  • 简介:冷战结束后,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的提出,两国从“精神邻居”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本文着重分析印蒙关系新变化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标签: 印度 蒙古 向东看 第三邻居
  • 简介:近三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发生很大的变化。构成国家政权基础的马来人,对本民族内部的政治多样化显得比较宽容了。事实上,从1990年大选的结果看,马来人已不再赋予执政党以在多种族体制内保护其利益的专利权。这些发展又影响到全国范围政治联盟的调整。过去33年中国家政治舞台上马来人政府与非马来人反对

  • 标签: 政治变化 政治联盟 伊斯兰党 民主行动党 国民阵线 持不同政见者
  • 简介:文化在不断积累,也在不断淘汰。读者与图书需要沟通,书评则在二者间架起桥梁。书评导向担负着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它凭借人类精神生活的轨迹履痕,巧妙地设计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结构,引导图书出版和利用的走向

  • 标签: 书评导向 精神文明 文化 价值
  • 简介:本文探讨了菲律宾民都洛岛山区原住民阿拉安人的世界观、精神信仰和相应的巫术仪式。阿拉安人经常举行巫术仪式,向神灵求助,以便让病人得到善灵的救治,或让善灵祓除人们遭遇的灾祸。阿拉安人的世界观是善与恶二元对立的,它很好地解释了巫术治疗的原理,即通过巫术仪式来呼唤善灵、驱赶恶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通过大量对于神灵信仰和仪式语言等细节的深描和分析,诠释了在巫术治疗领域,阿拉安人的观念层面与行为实践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 标签: 巫术 仪式 超自然治疗 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