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核禁忌”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具有感召的.然而,“核禁忌”理论本身存在诸多矛盾和谬误之处.不使用核武器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禁止性规范,“核禁忌”也无法削弱核威慑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尽管自广岛、长崎之后核武器再也没有被使用过,但许多决策者都有过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只是根据理性分析、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这一选择.而从政治心理学的层面分析,“核禁忌”理论显然夸大了单一规范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尤其在不同的利益相互冲突的场景下,国家安全往往具有压倒性的地位.事实上,冷战后的全球核态势发展并没有受到这种禁忌的束缚,却时而出现倾向于使用核武器的势头.近年来,美国正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并积极研发新型核武器.以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也通过调整自身的核战略为可能实施的核打击大开方便之门.似是而非的“核禁忌”实际上反而增强了核威慑的必要性.虽然“核禁忌”在推动一系列核军控条约以及扩大无核武器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纯依靠观念的力量并不能引领人类走向无核世界.只要引发地区冲突和安全困境的政治根源得不到化解,核武器作为战争的工具之一就有可能被使用.而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核威慑的必要性在短期内仍然无可替代.

  • 标签: 核禁忌 核威慑 核伦理学
  • 简介:《奉俄协定》是苏联政府为了落实其在《中苏协定》中关于共管中东铁路权益,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集团所签订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不仅开了苏联与中国地方当局订立协约的先河,同时对中苏关系乃至整个远东地区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奉直两个军阀集团之间的关系走向直接影响了奉苏交涉谈判进度和《奉俄协定》的签署,但该协定作为主权国与地方当局签订的协约有违于国际法的规定.

  • 标签: 奉俄协定 苏联 张作霖
  • 简介:应我会邀请,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会长鹤健市一行3人和JCB日本国际信用卡公司北京代表处主任儿玉清一于8月17-25日赴新疆参加了图木舒克市河东新镇中心学校远程教育设施捐赠仪式。

  • 标签: 国际信用卡 公司 图木舒克市 会长 北京代表处 主任
  • 简介:继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印尼和菲律宾这两个饱受贫穷、失业、政治动荡及分离主义活动等问题冲击的东南亚邻国,今年又经历了一场政治大洗礼:两位因贪污受贿丑闻困扰的前总统--菲律宾的埃斯特拉达和印尼的瓦希德相继下台,继任者是他们各自的女副手--阿罗约和梅加瓦蒂.

  • 标签: 阿罗约 邻国 梅加瓦蒂 贪污受贿 瓦希德 分离主义
  • 简介:前言被回教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所包围的、以华人为中心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显示出惊人的经济发展姿态。该城市国家是致力于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电子电气、电子计算机、航空、生物工程等)与扩大第三产业(金融、证券、通讯、旅游等)为目的的国家。这种工业化和近代化越是稳健地向前发展,招致来自发达工业国的跨国公司和引进知识密集型的投资就越正规化。眼下,新加坡的处境是,它越来越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外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经济互补 日资企业 对日贸易 东盟国家 出口贸易
  • 简介:孟高棉语诸民族是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一个大族群,东南亚的孟高棉语诸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关于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学者作过探讨,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这个群体既不是过去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印度迁徙到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的,也不是另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东南亚的土著,而是从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迁徙过去的。他们与中国史书中记载的濮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再论 孟高棉语民族 起源
  • 简介:据陈序经的论述[1],1294至1300年间,载与泰国有关条文,其中必察不里城一条,速古台一条,暹国若干条.其内容如下:

  • 标签: 暹国 元朝 泰国 中国 历史事件
  • 简介:汉语词语重叠式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重叠后的词语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语言的发展,词语重叠的数量及范围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扩大,一个词能否重叠或以什么形式重叠,超出了以词类为依据的“规范”

  • 标签: 重叠形式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语言实践
  • 简介: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面临着语言、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障碍,沟通了解是首要条件。加强彼此间智库的交流合作,找到契合彼此国家长期战略的共同需求,才能为中俄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中俄关系升级所带来的有利机遇,全面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共识,为中俄在新高度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提供精神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了解中俄在全球智库中的排名情况分析其总体实力水平,梳理俄罗斯主要智库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重点,介绍俄罗斯对华研究领先智库的研究方向,并概括中国对俄研究领先智库的专业优势,从而对中俄智库交流机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共同努力切实建构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合作框架。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智库
  • 简介:每个国家都谋求扩大对外影响,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对于大国、强国来说,其对外战略目标常常是谋取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国际事务主导权。印度不管从幅员和人口来说都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又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伟大的贡献。远在西方列强...

  • 标签: 印度 对外 影响力
  • 简介:俄罗斯的市场关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统治70年和与世界经济长期隔绝之后才确立起来的.俄罗斯的经济竞争具有转型期经济的某些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俄国内生产者提高和保持自身竞争的可能性.

  • 标签: 俄罗斯 经济竞争力 市场
  • 简介:一个国家要扩大对外影响、增进国外利益,往往离不开历史“友好”渊源、经济纽带、文化资源、社会模式和民族、亲缘关系。那么,研究印度的国际影响,只要分析印度独立以来扩大对外影响的演变过程便可略见一斑,它通过提高自己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 标签: 印度洋 巴基斯坦 国际影响力 联合国安理会 南亚次大陆 核武器
  • 简介:“人的安全”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安全内涵和如何提供安全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但是,人的安全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产生了不少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将人的安全中“免于恐惧的自由”与“免于匮乏的自由”相互对立起来,以至于将前者视为西方的概念而后者为东方的概念。在这种话语中隐含了“免于恐惧的自由才是人的安全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产生的后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贫困、饥饿等严重危害人的尊严的安全问题可能被置于安全考虑范围之外。回顾人的安全概念之争,探讨人的安全的核心理念及其相关概念,比如安全与发展、直接暴力与结构暴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矫正这种误区,并证明人的安全概念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它是以人类最基本的价值、需求和尊严为中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和道德说服的综合性理念。这种综合性界定自然要求安全维护的方式不应停留在被动和短期应对层面而应寻求早期预防、长期建构、能力提升等积极手段以便实现“积极安全”。

  • 标签: 人的安全 人的尊严 免于恐惧与匮乏 结构暴力 积极安全
  • 简介:两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以维护“人权”、保护科索沃地区阿族人为由,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施军事打击,这是美国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新干涉主义的表现,开创了冷战后以人道为名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恶劣先风。科索沃战事虽然已息,但剖析美国新干涉主义的本质及认清北约新

  • 标签: 科索沃战争 美国 新干涉主义 人权 外交政策
  • 简介: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国际竞争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本文借鉴和运用当代国际竞争理论与评价体系,分析东盟五国国家竞争的形成与发展,对影响各国国家竞争的要素结构(国内经济实力、政府管理、基础设施、科技发展和国民素质等)进行剖析,探索全球化进程中东盟五国国家竞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 标签: 东盟五国 国家竞争力 综合经济实力
  • 简介:一、印度国际影响消长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表现(一)印度独立后保留了英联邦的成员国关系,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①。(二)50年代冷战初起,美英拼凑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伊拉克革命后退出该条约,改称中央条约组织)等军事同盟对...

  • 标签: 印度 尼赫鲁 国际影响力 不结盟运动 巴基斯坦 南亚次大陆
  • 简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强调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对话性,并认为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具有独立于作者的思想。这种理论间接受到了形式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但归根到底源于巴赫金一以贯之的对话性世界观。在分析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时,这种观点并不合理。

  • 标签: 巴赫金 复调小说 苏联 文学理论
  • 简介: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0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变化。今天,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中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表述和新要求。中美双方的表述方式不同,但打破大国争霸的历史宿命,建设稳定、平衡和共赢的新型关系,是两国共同目标。

  • 标签: 中美关系 大国关系 正常化 管理问题 两国关系 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