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在东盟的30年历程期间,世界经济活动明显地朝着地区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1)论述这种世界性趋势及其对东盟的影响;(2)把东盟内部的贸易发展动态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地区进行比较;(3)从亚太经济合作的角度论述东盟;(4)认为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在有效地促进贸易发展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 标签: 东盟 内部贸易 地区化 非成员国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集团
  • 简介: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全球问题也随之出现.全球问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全球问题的性质,造成了公用地的悲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两种现象.解决全球问题,超出了单独一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协作加以解决,从制度上、理念到组织上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变革.针对全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本文探讨了全球政治的概念、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的含义、全球治理的构成因素以及全球治理结构等内容.

  • 标签: 全球问题 全球治理 结构
  • 简介:1997年泰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4%。系自1957年(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6%)以来,隔了40年后再次出现的经济负增长。1998年的预测经济增长率为-4.0%—5.5%,预计将进一步衰退(根据1998年5月26日经泰国政府同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向书)。

  • 标签: 泰国 按美元计算 进口贸易额 日本贸易振兴会 进口额 白皮书
  • 简介: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杨伯江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是冷战后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并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日美对双边关系的全面调整,两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逐步趋缓的新迹象,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这一现象背景何在,前景怎样...

  • 标签: 贸易摩擦 日本经济 贸易逆差 日美贸易 冷战后 对日政策
  • 简介:两宋时期由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长期对峙,对外陆路交通几近断绝,主要通过海路与外国发生政治、经济交往。因此,双方之间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盛极一时的市舶贸易之外,海外国家还不断派遣使者,向宋朝廷“贡献方物”,宋朝廷则以“回赐”的方式,偿以相应的中国产品,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故史家称之为“朝贡贸易”。然而海外贡使在朝贡过程中,不仅与宋朝廷进行官方的交换,而且还在民间

  • 标签: 两宋时期 市舶贸易 朝贡贸易 市易务 海上贸易 宋会要
  • 简介:清政府入主中原后,为了解决铸造钱币所需要的铜斤,一反明朝对日本实行海禁的政策,鼓励商民到日本贩运洋铜,遂使清初的中日海上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即使在实行海禁以至迁海期间,中日海上贸易仍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本文拟对迁海时期以及康熙开

  • 标签: 海上贸易 日本贸易 海外贸易 对日贸易 康熙皇帝 中国商人
  • 简介: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时事出版社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专家纵论”形式.推出50余万字的《全球战略大格局——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一书,很快引起关心世界形势发展的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本书有四个特点:

  • 标签: 全球战略 国际关系研究 世界形势 国际环境 格局 中国现代
  • 简介:欧盟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对欧盟的主要贸易政策-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关税政策、反倾销与反补贴、农产品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优惠政策等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欧盟贸易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 影响 关税同盟 共同关税政策
  • 简介:在2000年11月的东盟+3首脑会议上,中国提议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针对该提案,东盟回答如果是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协定,便予以考虑.中国在同意该回答的基础上,提议先行就东盟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东盟接受了这一提议.

  • 标签: 东盟 中国 贸易现状 自由贸易协定 2000年11月 2003年
  • 简介:1684年以前的贸易人们应该注意到,在实行海禁的几十年里,走私贸易并未完全禁止,因为中国的海禁并不认真,也不象1636年以后的日本人那样闭关排外。清朝当局所以不能完全禁止非法贸易,主要是国为他们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以商人和某些地方官员的勾结无处不在。在那莱王朝的头十年里,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私商在阿瑜陀耶、曼谷(阿瑜陀耶的南部门户)、六坤、宋腒劳和庄他武里贸易。这些中国商人主要来自广州和福建南部。

  • 标签: 走私贸易 海关监督 中国商人 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 福建南部
  • 简介:明初的中日关系,由于倭寇的骚扰,变得异常复杂.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倭寇的入患,采取了朝贡与海禁相结合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在以后的几位继任者中不断沿袭,遂使明初中日之间的正式贸易,始终保持在朝贡贸易的基础上.然而,这种贸易并不能满足日本方面对中国商品的迫切需求,于是日本各大名、寺社经常为争夺对明朝贡而激烈地竞争着.这种竞争到后来发展成宁波的拼杀事件——“争贡之役”,明朝政府以此罢市舶,严海禁,断绝与日本的正式贸易,而一些以“朝贡”为名的日本商人则不得不转入走私贸易,他们与中国的海寇商人互相勾结,由走私转而寇掠,使倭寇之患愈演愈烈.

  • 标签: 明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政府 朝贡贸易 走私贸易 中日贸易
  • 简介:印尼独立后,政府和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的长期斗争中,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革,使对外贸易的性质、特点和规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集中表现在:(一)采取果断措施,注意改革旧贸易体制,维护民族利益,为发展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创造条件;(二)奉行多边贸易的方针,改变市场结构,发展互

  • 标签: 出口商品 市场结构 贸易体制 贸易关系 进出口贸易 工业制成品
  • 简介:由下表1可见,从1975年开始,日本与苏联贸易出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这种趋势在1980年(“经济制裁”开始)到1982年这一时期也曾有过。日本向苏联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三年期间同1957—1962,1966—1971和1973—1976年这三个时期达到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长了两位数(相应为13%,17%和20%)。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向苏联缩减出口的趋势为背景,日本向苏联的出口在西方阵营中占主导地位,超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芬兰。直到1982年以前,日本向苏联的出口似乎没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

  • 标签: 苏联 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日本 新措施 日中贸易
  • 简介:全球伦理运动是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得到世界各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一场确立并推行人类共通与基本伦理规范的运动,其目标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印度教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三,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正常关系,亦当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 标签: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宗教
  • 简介:关于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朱锋区域主义(regioalism)和全球主义(globalism)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引起普遍争论的两大问题,是对当前国际关系结构和现状发生重大变化的概括和总结。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亦即区域化和全球化。...

  • 标签: 区域主义 全球主义 国际关系 区域化 世界经济 区域经济集团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贸易顺利平稳发展,但是在贸易方式、贸易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所以应该在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妥善解决“灰色清关”问题。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

  • 标签: 发展历程 现状 对策 中俄贸易
  • 简介:一、两国贸易发展现状2000年,中越两国贸易发展迅速,成绩喜人,超额实现了两国总理提出的20亿美元目标.据中方统计,全年双边贸易额达24.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1%,其中中国出口15.37亿美元,增长59.5%,进口9.29亿美元,增长162.3%.中国成为继日本、新加坡之后越南的第3大贸易伙伴.2001年一季度,两国贸易继续保持发展良好的势头.据中方统计,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为6.2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3.79亿美元,进口2.44亿美元.越方统计数据略大些,双边贸易额达6.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其中中国出口3.03亿美元,增长25.7%,进口3.50亿美元,增长53.7%.中越贸易逐渐形成"平等互利、注重效益、讲求质量、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 标签: 美元 贸易发展 中国 贸易伙伴 进口 展现
  • 简介:本文旨在评论和评价在金融危机之后,泰国现任政府当前所实行的贸易政策。本文概述在危机前后的泰国贸易政策、各部门的贸易政策、关于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现有承诺、贸易政策制定的制度背景,还论及泰国最近在双边、地区性和多边论坛上所作出的承诺,特别着重论述泰国对于当前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中主要议题的态度。本文认为,有机会根据自由贸易协定来更加详细地讨论某些问题,有助于为泰国阐明和确定一些谈判议题。如果泰国过去一年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经历可以预示它在世贸组织的未来立场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泰国有可能努力争取对农业和反倾销政策实行改革、强烈抵制知识产权和包罗万象的竞争政策,而不可能对投资和环境(而不是劳动标准)采取更加通融的态度。

  • 标签: 贸易政策 泰国 自由贸易协定 多边贸易谈判 乌拉圭回合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