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东亚历史上曾先后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华夷秩序以及以日本、美国为核心的霸权秩序,在以国家主权为国际关系核心机制的当代,这些反映不平等国家间关系的秩序无法复制到当今东亚东亚的现实也决定了不存在孕育这些秩序的土壤。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趋势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今东亚秩序的建构,然而一个统一的东亚秩序的建构又受到该地区复杂的大国关系的制约,东亚秩序将摇摆于“东亚”与“亚太”之间。

  • 标签: 东亚 亚太 秩序 整合
  • 简介: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第五届峰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峰会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与以往峰会相比,本次峰会突出务实合作和外向合作,或成为金砖国家机制化建设的分水岭。

  • 标签: 峰会 国家 海滨城市 伙伴关系 工业化
  • 简介:中国崛起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和秩序变迁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崛起带动东亚权力格局的变迁,东亚格局的变迁又促使东亚秩序的变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崛起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事实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作为一个体系大国的崛起被夸大,其崛起的进程才刚刚开始,且只是经济的部分崛起。本文对当前和未来近20年的东亚权力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东亚已经浮现出中美两极格局,且未来20年内仍将朝着这一格局继续演变。在东亚两极格局已成现实的情况下,秩序变迁势在必行。中美是东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关键力量,东亚秩序的未来将直接取决于中美在此问题上的战略互动,“一快一慢,

  • 标签: 中国崛起 东亚格局 东亚秩序
  • 简介: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与摩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巨大而复杂。一方面,为应对与美国的经济摩擦,东亚先进经济体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区内后进经济体,将其作为自己的出口平台,从而促进东亚地区产业分工与国际生产网络等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立场、东亚对美国市场和美国货币的非对称依赖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 标签: 美国与东亚 经济失衡 东亚区域合作
  • 简介:<正>无论怎样评价,亚太地区出现的局面是美国过去十年中,在地区安全利益方面所取得的最卓著的成就。尽管美国在印度支那长期卷入的战争中最终没有取得胜利,而该地区国家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可靠程度又不时产生质疑,但美国目前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处于一种十分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太平洋沿岸的经济繁荣使美国与该地区的商

  • 标签: 东亚 太平洋地区 亚太地区 安全利益 印度支那 经济繁荣
  • 简介:本文从'地理与文化'、'经济和贸易'、'政治同安全'、'法律及社会'四个不同层面,透视了东亚共同体概念的复杂多样性。文章认为东亚各国某些共同文明基因折射了奠立东亚共同体的最初基石,政治同安全层面则代表东亚地区最难解的一面,而法律及社会层面提示着深层次的合作目标。作者强调,东亚共同体的讨论与建言,不能只有单一层面指向,而应当统筹考虑、多方协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 标签: 东亚 共同体 国际经贸关系 国际安全 世界格局
  • 简介: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各种力量关系正在经历着新的变化。由于东亚是中、美、日、俄、澳、印及东盟各种力量政治经济利益的交汇点,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各种力量的制衡。东亚总体趋势是朝着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均衡化方向发展。

  • 标签: 东亚 地缘政治 多元化趋势 发展变化
  • 简介:6月10日,文明古都开罗迎来了一年一届的全球妇女峰会。全球妇女峰会素有“妇女界的达沃斯论坛”之称,来自全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名政界和企业界妇女代表参加本届峰会。埃及总统夫人苏珊·穆巴拉克、越南国家副主席张美华、美国副国务卿亨丽埃塔·福里、IBM副总裁玛丽莲·约翰逊等国杰出妇女领袖和女企业家出席,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作为中国代表与会。

  • 标签: 妇女代表 峰会 全球 十三届 国家副主席 中国国务院
  • 简介: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协议。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达成以下共识:

  • 标签: 互惠关系 中日两国 东亚合作 温家宝总理 战略利益 安倍晋三
  • 简介:众所周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最近世界银行着重指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自1780年起花了58年时间才使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而日本自1885年起花了34年时间,印度尼西亚自1969年起花了17年时间,南朝鲜自1966年起花了11年时间,中国自1977年起花了10年就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 标签: 东亚经济 工业国家 出口产品 出口战略 技术进步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近年来,东亚各国开始从全球视野关注地区命运,积极推动本地区合作的开展,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更是成为地区主义思潮推动下的一种解决东亚安全问题的思考。东亚区域共同安全局面的生成是一个艰难的利益认同、复杂的社会学习和制度化过程,可以以条件相对成熟的东盟次区域联合为核心建立制度性约束,其他行为体之间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信任-形成条约等步骤,多层次、分三个阶段加入到共同体之中,以期使东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危机得以转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整体安全才是中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切实保障,以此为出发点,中国应有化解东亚整体安全困境的大视野、大战略和推进地区安全合作制度建设的意志力。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集体认同 社会化 制度化 中国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调整,已初步形成和正在努力打造后冷战时期的安全网络模式,即:以保持前沿军事存在和海外基地为基石,以双边军事同盟与准同盟为轴心,以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为辅助模式,以与区域内非同盟、准同盟国家和区域组织进行高层对话为补充形式,在美国的主导下交叉运用。

  • 标签: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 前沿军事存在 军事同盟与准同盟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高层对话机制
  • 简介:印度自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与东亚国家、尤其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甚至与后者建立印度东盟“10+1”机制,并积极参与“东盟+6”和“东盟+8”合作。印度远在南亚,对与东亚合作十分积极,希望搭上东亚合作的顺风车,扩大地缘政治空间,对东亚地区施加战略影响。印度参与东亚合作给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战略挑战。

  • 标签: 东亚合作 印度 东盟国家 东亚国家 东向政策 90年代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东亚经济在东亚安全合作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为东亚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东亚经济的变动,必然影响东亚安全合作的进程,并制约相关各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东亚经济 东亚安全合作
  • 简介:日本亚洲外交的重点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目标,深化同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关系,力图主导东亚金融合作,增大对安全合作的影响以及谋求日朝关系正常化.这些外交举措有针对中国和配合美国战略的因素.今后日本将着力开展经济外交攻势,加强同中国的竞争并极力保持同朝鲜的接触和对话.

  • 标签: 亚洲战略 外交政策 自由贸易 金融合作 东亚合作 日本
  • 简介:作为东亚地作为东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日本一直对开展地区合作态度消极,然而在其东盟5国之行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却提出了日本的东亚地区合作设想.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此次改变态度提出上述构想的种种战略和现实考虑.同时,本文指出在小泉地区合作构想中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甚至根本性的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日本在未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提出日本成为地区合作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小.

  • 标签: 东亚地区合作 小泉 构想
  • 简介:当代东亚的文化景观(续)·庄礼伟·在“东亚崛起”的背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时弊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这些弊端不能都算到“西化”、“西风”的帐上,中国的固有传统中也有大量的消极面。人类的私欲总是“相通”的,例如拜金主义,并非泊来,而是中西历来有之。...

  • 标签: 当代东亚 文化景观 梁启超 《欧游心影录》 儒家学说 信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