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因此,它既是人种的博览岛,也是世界宗教的总汇,它汇集了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从三大宗教到一些几乎绝迹的小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新加坡虽然是个世俗国家,然而,各种宗教与各族新加坡人在这里的定居、开拓和发展密切相关。对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多元宗教构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加坡精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多元宗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促使新加坡精神文明茁壮成长、树大根深和叶茂花繁,并且赋予其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经说过,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拙文不打算分析宗教的对或错,可或否,取或舍,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分析其在新加坡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变迁及其趋势。一、多元宗教概况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只有280多万人口的岛国,然而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宗教的大观园,多元种族和世界各地的移民给新加坡带来了各种信仰的宗教。除了拥有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兴都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各大教派外,新加坡还拥有最古老的犹太教、拜火教,也拥有最年轻的天理?

  • 标签: 多元宗教 新加坡人 移民社会 多元文化 恩斯特·卡西尔 元性
  • 简介:全球伦理运动是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得到世界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一场确立并推行人类共通与基本伦理规范的运动,其目标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印度教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三,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正常关系,亦当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 标签: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宗教
  • 简介: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 标签: 甘地 宗教和谐思想 内涵
  • 简介: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目前,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有2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其中近200个已签署参展合同。世博大家庭的成员们共同创造了世博会参展新纪录。

  • 标签: 世界 上海世博会 智慧 人类文明 城市生活 筹备工作
  • 简介:<正>现代印度的宗教信仰十分驳杂,它拥有世界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也拥有地方性宗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等,遍布全国的部族民还有各自的原始崇拜。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莫卧卜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统治肘期(1556—1605)是一个重要时期。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是他统治印度最光辉的篇章。谈到阿克巴的人,没有不谈到他的宗教宽容政策的。阿克巴的宗教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印度的所有宗教,而且对促进印度教和伊斯

  • 标签: 宗教政策 伊斯兰教徒 印度教徒 宗教矛盾 印度人 穆斯林
  • 简介:神灵观(即上帝观)是宗教哲学的核心要素.神是什么?神的属性、本质、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如何?这是宗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甘地的宗教哲学就是围绕神灵观进行构筑的,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独具特色,别具一格,富于很强的包容性.甘地的神灵观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或者说是多样性的统一.

  • 标签: 甘地 神灵观 宗教哲学
  • 简介:本文从宗教学关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出发,分析了菲律宾民族原始宗教产生的动因、发展阶段与特点,说明在16世纪天主教传入时期,菲律宾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处于宗教发展的低级形态,为天主教在菲律宾大部分地区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契机.

  • 标签: 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 神灵崇拜 巫术
  • 简介: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因其特殊性与敏感性历来为人所关注。韩国早在建国之初就于宪法中明确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是从韩国的政治现实来看,其宗教与政治并未完全分离,宗教因素渗透政治生活之中,甚至在总统选举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通过考察韩国的宗教状况、政教原则及宗教因素在选举中的具体体现,来探析宗教因素对韩国总统选举产生的影响。

  • 标签: 宗教因素 总统选举 韩国 政教分离 政治现实 政治生活
  • 简介:泰戈尔的一生,可以说是对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一生,而《吉檀迦利》就是他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宗教哲学探索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集。《吉檀迦利》表现了“有限”与“无限”之间活生生的人格关系,神具有“无限”的性质,人是“有限’’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完美的爱的关系”。

  • 标签: 泰戈尔 《吉檀迦利》 宗教思想 宗教哲学 文学评论 诗歌
  • 简介:2015年3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伊拉克军队向“伊斯兰国”发动大规模反攻。2日,伊拉克军队向提克里特市发起进攻。该市位于巴格达以北150公里,2015年6月被“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军方称,包括伊拉克军人、警察、反恐部队、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部队”以及逊尼派的部族战士共3万兵力参与了此次行动。有报道称,伊朗革命卫队的海外特种部队“圣城旅”参与了战斗。

  • 标签: 世界 伊拉克军队 反恐部队 民兵组织 特种部队 伊斯兰
  • 简介:2014年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宣布在伊拉克建国。3日,“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费卢杰市,升起“基地”组织的黑色旗帜,公开宣布建立伊斯兰酋长国。

  • 标签: 世界 “基地”组织 伊拉克 伊斯兰 叙利亚 费卢杰
  • 简介:2016年4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主题,共有52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主旨讲话,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宣布中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

  • 标签: 世界 国际组织 安全体系 国家主席 国际合作 核安全
  • 简介:2013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日俄举行首次“2+2”会谈。2日,日俄在东京召开首次“2+2”会谈,这是自2006年以来,日俄时隔七年再次举行防长会谈。

  • 标签: 世界大事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新闻采访
  • 简介:2015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重启,同意全面恢复合作。1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李克强总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会后三国领导人举行联合记者会,并发表《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联合宣言》。

  • 标签: 世界 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三国 安倍晋三 日本首相 朴槿惠
  • 简介:2018年5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普京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7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这是普京的第四个总统任期。美联社报道称,普京承诺推行提高全国民众生活水平的经济议程。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就职仪式上,普京表示,改善出现衰退的俄罗斯经济将是他接下来6年任期的首要目标。

  • 标签: 世界 俄罗斯经济 总统任期 克里姆林宫 生活水平 就职仪式
  • 简介:2016年10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人民币加入SDR。1日,人民币加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行列,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在其中占10.92%的权重,居于美元和欧元之后、日元与英镑之前,列第三位。国际舆论热议人民币“人篮”。一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地位得到肯定。路透社报道称,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篮子,这是多年来首次有货币加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行列。被纳人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成为IMF成员国贷款的货币选择之一,这是中国走向公认的全球经济强国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 标签: 世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特别提款权 货币篮子 人民币 国际舆论
  • 简介:2016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马里北部联合国设施遭“基地”组织袭击。1日,“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宣称,制造了5月31日针对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马里稳定团)的两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

  • 标签: 世界 “基地”组织 袭击事件 网络发布 马格里布 汽车炸弹
  • 简介:2014年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泰国迷乱政局持续无解。2日,泰国举行国会大选。受反政府示威者阻挠,1/5选区的投票活动被迫停止,所选国会议员人数不足,无法选出总理。11日,泰国选举委员会决定,将于4月下旬进行国会选举补投,看守政府由此渡过一关。不过,泰国各地稻农针对政府发起的讨债集会,让英拉处境雪上加霜。素贴领导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募集2400万泰铢(约合79万美元)捐款,支持稻农集会和通过法律途径对抗英拉政府,同时又围攻银行等金融机构,极力阻止它们向政府提供贷款偿还对稻农的欠款。18日,泰政府动用2.5万警力驱逐示威者。19日,泰国民事法院作出判决,不撤销目前正在曼谷及周边地区实施的紧急状态法,但警方不得利用该法武力镇压反政府示威者。

  • 标签: 世界 选举委员会 国会议员 紧急状态法 国会选举 民主改革
  • 简介:2013年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美国向伊朗伸出橄榄枝。1—3日,第49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在慕尼黑举行,会上美国副总统拜登称,如伊朗采取认真态度,美愿意尽快与伊进行直接谈判。舆论认为这是美国向伊朗伸出橄榄枝,希望在今年6月伊朗大选前伊核谈判能有松动,但伊朗并未把美国的和谈建议放在眼里。

  • 标签: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世界 美国副总统 核谈判 伊朗 橄榄
  • 简介:2017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特朗普宣布美退出《巴黎协定》。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退出《巴黎协定》,称要摆脱其“给美国带来的极其残酷的金融及经济负担”。特朗普此举引起全球震动,遭到美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众议院民主党领导人南希·佩洛西批评特朗普此举是“美国领导人的惊人之举,对地球的未来构成严重威胁”。

  • 标签: 世界 美国总统 特朗普 经济负担 国际社会 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