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越南十八世纪作家邓陈琨的汉文乐府诗《妇吟曲》是吸取中国文化的丰富养料创作成功的典型范例。《妇吟曲》是十七、十八世纪越南社会战乱及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真实写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妇形象;它从描写妇女悲惨命运、刻画女性细腻心态两方面开创了批判现实的越南古典文学之先河。《妇吟曲》的创作成功与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镌刻于作品中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的鲜明印记有力地证明:它是中越文化交流的结晶。

  • 标签: 汉文化 古典名著 创作成功 越南 文化交流 中国文学
  • 简介:近年来尼泊尔政府频繁更迭,政局持续动荡,给尼泊尔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解决各种矛盾,维护政局稳定成了尼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尼泊尔政局发展情况以及造成动荡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动荡造成的主要影响,并预测了尼政局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国际形势 尼泊尔 政局 发展 前景
  • 简介:卢梭是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文学巨匠。他的《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和《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忏悔录》又是其中最为重要、广为传诵的不朽之作。在《忏悔录》中,作者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从而使该书成了一部别开生面、史无前例的巨著。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 标签: 卢梭 《忏悔录》 法国文学 人道主义
  • 简介:始于2010年年底的中东大变局堪称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变动,其结果是埃及等4个国家政权以3种模式被更替,以变革求稳定成为地区主要政治潮流,伊斯兰主义力量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迅速崛起,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地区主导地位明显上升。这场变局对于相关国家来说是探求符合伊斯兰文明和自身国情发展道路的一次努力,然而,要综合解决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伊斯兰与现代民主、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民选政府与军方等多重关系,势必要经过较长时期曲折的震荡甚至冲突。

  • 标签: 中东形势 中东大变局 未来局势
  • 简介: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留在欧盟,最终支持退出与留在欧盟的比例分别为51.9%和48.1%,退欧派以3.8%的微弱多数胜出。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随即辞职。

  • 标签: 英国首相 欧盟 卡梅伦 辞职 全民公投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与东盟的关系处于恢复性时期。后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第二阶段“东向政策”在加快与东盟合作步伐的基础上,向东亚拓展,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中国关注。

  • 标签: 印度 “东向政策” 发展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人在历史上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移民的三个主要联合会及移民的来源地,其次介绍了移民经纪人及移民服务机构在移民过程中所失常的角色,最后简要阐述了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动因和影响。移民南洋的华人华侨不仅为他们自己家乡的亲友提供了茂大的经济支南洋与中国东南沿海贸易的发展。

  • 标签: 华侨华人 移民南洋 移民机构 移民动因
  • 简介:2016年6月,欧盟出台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即"欧盟新安全战略"。该战略以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欧洲为中心目标,以推进利益和价值观共进为指导思想,制定了欧盟对外行动的原则和首要任务。更加务实是该战略的突出特点。它的出台将会促进欧盟安全与防务建设,并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产生积极影响。然而,该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将面临来自成员国的挑战和已有制度的掣肘。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新安全战略虽然释放了与中国深化合作的信号,但意愿并不强烈,而且该战略将会对中国力主的RCEP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 标签: 欧盟全球战略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 RCEP
  • 简介:2011年中东剧变以来,土耳其外交政策从“零问题”外交转变为“宝贵孤独”,其重心从回归伊斯兰文明转向追求区域内的逊尼派联合。但是,土耳其冒险性的政治目标、宏大的区域抱负与其实力并不相符,导致其外交捉襟见肘。对中东变局的误读、对库尔德问题复杂性的低估、土耳其版本的“阿拉伯之春”、土耳其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歧异,是导致土耳其外交转向的主因。

  • 标签: 土耳其 宝贵孤独 意识形态 对外政策 正义与发展党政府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克什米尔冲突、印美亲善以及国内宗教对立、体制滞后,印度饱受伊斯兰恐怖活动侵扰,孟买恐怖袭击就是印度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写照。孟买恐怖袭击堪称“印度版9·11”,不仅在印度国内激化了教派矛盾,加剧了恐怖主义的恶性循环,冲击社会和政治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印巴关系,并殃及阿富汗局势和国际反恐形势。

  • 标签: 印度 恐怖主义活动 孟买恐怖袭击 国际反恐
  • 简介:<正>一、发展和作用印度政府实行公、私营经济互相竞争、互为补充和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政策。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一切经济活动统称公营部门经济。公营部门经济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的指令性指标。公营部门内由中央和邦政府投资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企业称为公营企业(实际上就是国营企业),它担负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任务:促进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部门的自力更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基础设施,建立协调、多样的发展的经济结构,防止经济权

  • 标签: 公营企业 印度经济 国民经济 公营部门 印度政府 新建企业
  • 简介:中亚民族问题及其趋势季志业CentralAsia:EthnicIssueandItsTrend¥Abstract:ThefiveDentralAsinnstatesarethecomplicatedmulti-nationalareawhereinh...

  • 标签: 乌兹别克斯坦 民族问题 哈萨克斯坦北部 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人 中亚各国
  • 简介:<正>独立后,印度一直信守尼赫鲁对外政策的传统,即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近十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经济自由化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已逐步打破了这一束缚手脚的传统。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和平与发展时期,仅仅依靠印度自身的力量来加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外国资金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便成为理所当然。但是,保持适度的外债也是同等至关重要的。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印度的外债迅猛增长,使印度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印度外债情况得不到

  • 标签: 印度经济 外债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期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 简介:苏丹南部地区定于2011年1月举行公投,以决定该地区是否从苏丹分离。从目前形势看,苏丹南方公投的如期举行基本上不会有变。如果公投顺利,苏丹北南和平分离几成定局,南方将获得独立。苏丹政治上的这一重大变化将对苏丹北南双方、邻近地区、整个非洲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但不致对中国与苏丹的传统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

  • 标签: 苏丹 南方公投 政治分离 中国与苏丹关系
  • 简介:一、当前日本政局的形势1992年底至今年3月,日本政局发生了剧烈震荡。去年年底,自民党内原最大派阀竹下派(109人)前会长、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卷入政治贿赂丑闻,先后辞去自民党副总裁、竹下派会长和众议院议员等要职,导致竹下派内部矛盾激化而分裂成小渊派(64人)和羽田派(44人)两个派系。今年3月,金丸信又因隐瞒18.5亿日元的收入和偷漏10.4亿日元的巨额税款而遭逮捕。'金丸事件'给自民党及日本政局造成了巨大冲击,竹下派的分裂标志着从田中到竹下的

  • 标签: 日本政局 金丸 自民党总裁 副总裁 政治贿赂 政治改革
  • 简介:印尼是一个拥有一亿四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占全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一九七九年农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34.1%。印尼是个天府之国,具有发展稻米生产的良好条件和潜力。可是,长期以来,大米一直无法自给。为什么不能自给,要不要自给,能不能自给,这些问题都是历届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政局稳定与否,经济建设成败的敏感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个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稻米生产 政局稳定 稻谷产量 农业国家 耕作法 苏门答腊
  • 简介:2015年1月开始运转的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在独联体空间主导的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国际经济组织。对俄罗斯而言,维持和巩固在独联体地区的势力范围、提高自身国际地位、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以及保护海外同胞的利益,是其推动建立该联盟的主要动机;对于联盟其他国家而言,从联盟中获得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可靠保障,以及最大限度获得经济利益,是其主要战略考量。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从世界经济的视角看,它在欧亚地区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与西方的地缘经济竞争、第三方在联盟空间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虽然总体而言其影响程度是有限的,但在某些方面的影响仍不可低估。从世界政治的视角看,它提高了俄罗斯的国际威望与地位,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并将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政治斗争。

  • 标签: 俄罗斯 欧亚经济联盟 经济一体化
  • 简介:冷战时期,东盟将美苏角力、分离主义等视为威胁东南亚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孱弱的东南亚各国为了化解威胁,一方面积极推进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步伐,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东盟安全机制的构建。1967年东盟正式成立后,东盟先后签署和发布了《曼谷宣言》、《吉隆坡宣言》、《巴厘协议》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协议和宣言就东盟安全机制的决策机构、运行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界定,东盟安全机制初露端倪。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东盟安全机制框架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多元安全决策主体体制的确立、安全运行原则的恪守以及争端处置程序的设定等方面。尽管此机制框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化解东南亚国家安全问题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性保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警醒的是,东盟安全机制所彰显出的大国平衡性、制约中国的针对性和多边主义转型的时代性,对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必须及时做出战略性应对。

  • 标签: 东盟 中美关系 东盟安全机制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