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宣布对中国、欧盟、日本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的举动不仅让整个世界都处在了关税壁垒和贸易战的阴影下,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猜疑和隔离也使得多边贸易体系备受质疑,在后WTO时代下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之间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中国与非洲经贸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在后WTO时代的今天,中非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对于中非双方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非双边 双边经贸合作 时代中非
  • 简介: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的地区战略是保持本地区的大国平衡和加强大国与东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以维护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中马两国政府从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对两国各领域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的人文交流合作进行筹划,强调相互信任及开展双向交流是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马两国在经历社会经济转型的阶段,双方有很多可互惠的合作。过去的中马关系着重经济的交流,而未来的中马关系,期待能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政治合作,构建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马来西亚 人文交流 中马关系
  • 简介:中国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罗斯大力推动远东地区开发建设的同步性,为促进中俄双边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两地区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政策的落实、移民的困扰、能源合作的变数、区域内的国际竞争、国家间的认知等。因此,应采取完善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的互动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及加大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合作、拓展北极领域合作、强化'友好城市'定点合作、加强区域内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举措来应对。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双方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北亚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国东北 俄罗斯远东区域 合作进程 挑战与对策
  • 简介:2017年10月1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与广西财经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建中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分别致辞。夏飞教授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在即将迎来的'钻石十年'会有一个新的升级。双方合作升级,不仅体现在领域拓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 复旦大学 中国—东盟 东盟国家 “两廊一圈”
  • 简介: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国家之间信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维系和巩固信任是形成互利共赢国家关系的基础,而信任的维系和巩固则有赖于国家间达成共同契约(如国际合约、国际协议),这些契约的达成则必须依靠司法的充分协商与合作。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作为司法协商的具体体现,其为各国充分协商、凝聚共识提供了舞台。2018年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亮点多多,与会各国既充分享受了现代科技为司法带来的便利,又着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司法助力,此外中国法院自己的一些独创经验亦为会议平添不少亮点。

  • 标签: 上合组织司法 上海合作组织最高法院 会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