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东亚和平是这个地区所有人憧憬和追求的最大目标。日美同盟升级,日本国会通过安保相关法案,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变数。此外,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以来,南海问题也备受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中日韩合作对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尤为重要。

  • 标签: 日美同盟 南海问题 日本国会 力量对比 国际格局 中韩
  • 简介: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论述如何认识和运用文化交流的渠道改善东亚国际关系。论文着重从遗产与传统、桥梁与纽带、推动与借鉴、聚同与化异等四个方面,阐述文化交流在东亚国际关系和周边外交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探讨怎样使其有助于改善邻国相处之道,促进东亚国际关系回到睦邻友好、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 标签: 文化交流 东亚国际关系 桥梁纽带 聚同化异
  • 简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东亚地区是中国必然要着力经略的核心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塑造中国在东亚地区的领导角色有着关键性影响。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在实现理念引导、推进经济合作、发展安全合作、提供制度建构和培育并深化地区认同五个方面,可为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建设贡献丰富的引导力;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一些制约与挑

  • 标签: 一带倡议 东亚地区中 中角色
  • 简介:'东亚的多彩发展与中日韩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4—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关东大学、南首尔大学,日本国际论坛、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东海大学、新潟大学、明治大学.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北亚地区 朝核问题 亚洲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东北亚合作
  • 简介:20世纪中期以来伊斯兰世界的急剧变化让建立“真正的”伊斯兰国家成为一些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倡议和政治行动,也成为穆斯林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近年来,活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更让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体制和相关概念产生了疑问.本文试以“伊斯兰国家”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伊斯兰国家”及其发展进行探析,指出复兴或重建“伊斯兰国家”的呼声是基于对穆斯林社会政治发展史理想化的解读,在今天一味强调早期穆斯林社会的典范作用,实际上可能会将伊斯兰教的发展带入另外一个困境.

  • 标签: 乌玛 伊斯兰国家 哈里发
  • 简介: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构成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形象基础,也明确了一个久被忽视的重要原则-与西方大国相比,中国的国家形象必须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塑造中国形象,如果只是以西方受众为主要目标,如果只是对西方既有形象的求同甚至模仿,那么,我们注定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 标签: 国家形象 当代中国 负责任大国 社会主义 中国形象 鲜明特色
  • 简介: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博鳌对话: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分论坛于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几位重量级嘉宾就经济和人文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互信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国家形象进行了讨论.本文整理了嘉宾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 标签: 国家形象 公共外交 博鳌亚洲论坛 国际会议中心 重量级 嘉宾
  • 简介:一个普通中国人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公共外交为国家声誉做贡献呢?他们只需在对外交往中用恰当的言行讲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源于日常生活,真实、丰满、自然、生动、鲜活、易懂,不需要豪言壮语和华丽的辞藻,但能打动人,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自在其中.

  • 标签: 故事 国家形象 中国人 国家声誉 公共外交 日常生活
  • 简介:英国通过公共外交提高国际影响力的经验可资借鉴.利用公共外交,中国可以塑造一个非常积极的形象,而且帮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国家.为此,中国可以运用“国家声望管理”理论,学习拥有全球最高效、最令人羡慕的公共外交机构的英国,开展有效的公共外交.

  • 标签: 中国国家形象 公共外交 国际影响力 外交机构 英国
  • 简介:当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涌现了一批高端制造业的代表性制造品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与德国制造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的国家品牌与'德国制造'作为德国的国家品牌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还是在品牌的正面联想上均落后于德国制造。德国制造业的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品牌力量?《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印]阿盖什·约瑟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用案例式的方法和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德国制造作为国家品牌的形成历程、驱动因素和典型代表。

  • 标签: 制造国家 启示评 品牌战略启示
  • 简介:中国古人讲:“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意思是说通过推动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对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外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外交的政策、观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国内外公众的广泛关注.公共外交这一新型外交形式,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方面.中国国家安全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改善和正确传播我国家安全形象是我国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当前外界对中国国家安全形象的误解和扭曲;二是正确理解中国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防御性;三是客观评估中国国家的安全实力.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国家形象 传播 外交工作 公共外交 全方位外交
  • 简介:鲜活丰满的国家形象有赖于一个个真实、具体且各具特色的地方形象,在国家的公共外交整体中,地区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地区通过国际友好城市、地方特色国际性文化节、交易会和国际论坛等渠道开展公共外交,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形象.在地区对外传播中,应该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充分依靠本地的社会发展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地区特色.

  • 标签: 国家形象 整体形象 地区特色 突发公共事件 历史文化资源 公共外交
  • 简介:“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2”是第一份由中国研究机构发布的涉及到多国公众的大型国家形象调研报告。“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2”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和南非6个国家的数千名受众为调查样本。调查报告有以下主要发现:70%的海外民众对中国有所了解,电视、互联网和报纸杂志是最主要的媒介;在海外民众眼中,中国是神秘而有魅力的,发展中国家民众更认可中国“和平”“中立”的外交立场;“幸福”“温顺”“理性”“神秘”是中国国民的主要特征,海外民众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最感兴趣;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有效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的形象,但受访者多表示对形象片人物相当陌生;联想、海尔等中国品牌在海外已经建立起一定知名度,但物美价廉依然是中国产品的主要优势。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形象调查 国家形象 普通民众 形象宣传片 研究机构
  • 简介: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成功地从“威胁者”转变为“合作者”,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日益鲜明突出,但也有被国际舆论再次塑造为“挑战者”甚至“威胁者”的可能.在国际尤其是东南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中国实力迅速提升的新形势下,中国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略,在东南亚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进“成熟的战略伙伴”形象建设.

  • 标签: 国家形象 东南亚 中国 大国形象 国际舆论 南亚形势
  • 简介:对美国政府来说,开展网络公共外交暗含对外输出其民主价值观念、促进国家安全的深层用意.在实践中,美国网络公共外交经常得到中央情报局等国家安全部门的支持、配合乃至参与.同时,作为国家安全战略之一的网络安全战略的谋划与实施为美国网络公共外交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和安全保障.

  • 标签: 国家安全战略 公共外交 美国政府 网络 中央情报局 价值观念
  • 简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进行援助不仅充分体现“睦邻”的周边政策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还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种途径.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为中国在这一地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援助金额的增加、援助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当地民众更多地了解和接受中国的文化,改善中国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印象,但还需进一步改进援助的方式和技巧.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中国 国家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外交理念
  • 简介:近年来,国家间日益频繁的经贸活动逐渐成为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变量.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走出去”的重要舞台.但是,诸如产品质量问题、部分企业未诚信守法经营问题、部分员工不能融入当地生活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加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管理.

  • 标签: 中国国家形象 国家经贸 产品质量问题 阿拉伯国家 “走出去” 合作水平
  • 简介:在后冷战时期,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功能和规模持续扩展,为中国提高参与深度和广度提供了难得机遇。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考验着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就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如何进一步强化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出了笔者

  • 标签: 中国国家 国家形象 形象建设
  • 简介:近年来,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越来越大,但在当前西方掌控的国际舆论中,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如何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发展公共外交就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急需整合资源、统筹新的举措.发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要重视做好“公共内交”,还要多管齐下、着眼长远、系统推进.

  • 标签: 中国国家形象 公共外交 负面评价 国际社会 国际舆论 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