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0月28日,第届'路背景下的宗教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致辞。石源华教授强调,宗教因素在中国周边国家关系、'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国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流对话,有助于推进这领域的研究,为'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理和智力支撑。徐以骅教授阐述了'大国宗教'的概念.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对外交流 周边国家
  • 简介:轨国际机制具有“机制的轨性”和“轨的机制性”的双重属性.为更好地通过轨国际机制参与国际事务,中国思想库应着力关注和破解参与全球事务、人才资源国际化流动和思想库研究的国际化三个关键性问题.

  • 标签: 中国思想库 国际机制 资源国际化 国际事务 机制性 性问题
  • 简介:2014年12月6日,由察哈尔学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东阳2014”在浙江东阳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亚洲新外交”.来自中外政界、学界、商界、传媒界人士聚集堂,共同展望亚洲的前景,研讨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 标签: 周边外交 公共外交 传媒集团 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 察哈尔
  • 简介:'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管总的规划和行动纲领,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平台。中亚地区是'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区域。近五年来,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五通'为引领,加强了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项目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地区外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我推进在中亚地区的'路'建设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路'建设现

  • 标签: 一带建设 中亚外交 建设中亚
  • 简介:在"路"沿线的亚欧区域,上海具有区位优势、制度创新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等。未来的上海可成为"路"的最大城市集群、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针对上海面临区域安全问题、资源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挑战,本文提出了上海路"沿线省区和国家地区合作构建常态化的区域安全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体系,确立产业发展的优先重点领域等应对策略。

  • 标签: “一带一路” 范畴 内涵 上海的优势与作用
  • 简介:路"是中国基于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实际,兼顾当前利益长远利益、中国利益世界利益而提出的大战略。在中国"路"倡议推进和实践过程中,通过双边、多边、政府领导人官方表态、亚投行、学者发声五种方式,各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虽然达成的协议和各国表态的状况差异很大,但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路"倡议定能获得更多国家理解和支持。

  • 标签: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简介:路"是中国适应自身快速崛起和和平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需求的国家大战略。本文从应对和破解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角度研讨"路"的战略定位,进而探讨"路"战略中国周边外交的关系,特别论证东北亚是周边合作全覆盖的薄弱环节,建议以倡议"中朝韩俄经济走廊"和打造韩国成为"路"战略支点国家作为推行"路",实现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的突破口。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合作 全覆盖
  • 简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的中国以系列伟大实践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推动了历史性变革。'路'倡议引领着中国奇迹'走出去'的步伐,也为中国实践的长久延续未来创造凝聚了全球智慧。'路'倡议展现的是'开放改革''问题驱动''以民为本'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路'建设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为中国实践'走出去'开辟可行路径,为中国放开眼光,学习借鉴他国的长处提供了

  • 标签: 一带中国 中国奇迹 奇迹走
  • 简介: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各方解读令其内涵不断丰富。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制于现实地缘政治环境,呈现滞缓状态。在"路"战略带动下,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朝韩经济圈""中日韩自贸区"等次区域合作的建设,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存在现实基础。实现"路"战略在东北亚地区的对接,不仅有利于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经济的目标。"路"战略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路径。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北亚 区域合作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过去30多年,中国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种良性发展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桥梁、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应。然而,近年来,中国周边的关系出现逆转,周边环境出现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之间的猜疑不信任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纠纷摩擦频繁发生,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日益加深。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经济上相互依存安全困境并存'的矛盾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寻求改善当前关系的突破口。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安全环境
  • 简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既是中国的合作倡议,也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对外合作战略。它的逐步推进,需要个从对外宣传接受到具体落地实施、从公共宣传产品到大战略格局的演进过程。"路"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各国和地区人民的追求和愿景,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的坚定意愿。在国际格局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只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路"的合作构想才能成为现实。同时,"路"建设也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 对外战略 和平与发展
  • 简介:路"是个宏大战略构想,它全面对接并契合中国的国家大战略,这充分体现在它对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战略的重要作用中。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是东面和东南海上受困,西面广袤的内陆地缘战略环境比较有利,因此在"路"建设中,"带"比"路"更重要,对中国的战略安全价值更高。"路"建设还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国家统的作用,对推进国家统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国家统一
  • 简介: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中菲南海争议、“南海仲裁案”导致的两国政治互信不足和菲方出现战略误判致使菲律宾对“路”倡议的理解和认知不足,猜疑有余,中菲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明显滞后。近期,菲律宾新政府关于在南海争议上可以同中国协商谈判的表态为中菲关系的改善及两国共建“路”带来了契机。中菲建交以来达成的诸多共识、中菲贸易的逆势提升,以及两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势互补、中菲人文交流的逐渐恢复和地方友城交往,为中菲开展“路”合作提供了政治、经济和人文基础。但同时,中菲合作也面临政治互信不足、美日掣肘、菲律宾国内政治文化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不利影响。中菲开展“路”倡议下的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建设、海洋事务、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发展战略需求,符合中菲关系的长远发展。

  • 标签: 中菲关系 一带一路
  • 简介:伴随着1990年代印度对信息管理的放松,美国媒体进军印度市场并终成蔚然大观。通过以社交媒体影响印度'会话方式'、以有线电视对印度进行'认知塑造'并对印度媒体报道框架进行潜移默化的引领,美国媒体在议程设置、内容控制、事件解释等层面拥有了对印度的结构霸权和话语权力。

  • 标签: 话语权力 议程设置 蔚然大观 信息管理 国际传播 内容控制
  • 简介:自中国2013年提出'路'倡议以来,'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路'建设除了需关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软性内容,如语言、文化等,以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因此中国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外语能力建设外语战略规划的关系、般外语人才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外语学习文化学习的关系以及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只有这样,针对'路'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才能够有序展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所用。

  • 标签: 外语能力 外语人才培养 文化学习 外语专业 战略规划 通用语
  • 简介:2017年10月1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广西财经学院共同主办的'‘路’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张建中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分别致辞。夏飞教授指出,中国东盟合作在即将迎来的'钻石十年'会有个新的升级。双方合作升级,不仅体现在领域拓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 复旦大学 中国—东盟 东盟国家 “两廊一圈”
  • 简介:'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外交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路'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人文交流在推进'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路'人文交流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有助于构建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经贸合作。当前'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我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系列困难挑战。为了顺利推进'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路'人文交流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 中国外交
  • 简介:2017年10月20日,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届'跨界民族周边国家关系论坛'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国家民委、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内蒙古大学、延边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的讨论。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志出席论坛,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论坛讨论。

  • 标签: 跨界民族 现实困境 研究展望 国家民委 蒙古国 周边国家
  • 简介: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大国,其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在内涵、目标上存在中国“路”倡议的契合点。“路”“全球海洋支点”之间存在对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双方之间的对接可以从互联互通、渔业合作及安全合作三条路径中寻找可能的突破。但是关于对接的风险评估也是中国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在印尼对接的问题上,需要注意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和政治账经济账之间的平衡,注意印尼国内治理不健全和大国平衡带来的可能风险。中国印尼的对接固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是对接的成功不仅能够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地区环境的改善,更会带来战略意义上的突破。

  • 标签: 一带一路 全球海洋支点 风险评估 路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