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智库切实开展公共外交,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使自身在其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网络;需要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设定能力和道德权威地位;必须相当重视民间交往;有效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升级“虚拟智库”.

  • 标签: 公共外交 智库 中国 权威地位 民间交往 有效使用
  • 简介:中国一贯重视中拉关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中拉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不断走向深入.当前,双方共同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面临良好机遇,双方应在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标签: 公共外交 官方外交 中拉关系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经贸交流 国家关系
  • 简介:从国家和公众两个维度出发,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个象限.象限I中,公共外交以国家为基础、由国家主导;象限II中,公共外交的中心由国家向公众转变;象限III中,公共外交的基础则由国家转变为公众;象限IV代表了“危机公共外交”的挑战,国家面临着对抗性公共利益攸关者,公众仍是公共外交的控制者.了解对抗性公众的动态和开发公共外交IV象限的相应战略是未来公共外交的最紧迫话题之一.

  • 标签: 公共外交 国家主导 两个维度 公共利益 对抗性 象限
  • 简介: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和官方外交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多层次多方位外交体系.当前,金融、能源等领域国企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阵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 标签: 外交实践 中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公共外交 能源企业 国际化水平
  • 简介:中国迎来了公共外交时代,也迎来了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时代.智库可成为公共外交的灵魂工程师,可以通过影响政策、塑造舆论、培养人才这三方面为公共外交发挥作用.中国特色的智库在公共外交新时代的使命有三个:一是精神立国;二是打造中国梦;三是国际合作先驱.为此,中国的大学、企业和媒体,都应增加智库方面投入,甚至向智库方向转型,培养智库型大学、智库型企业、智库型媒体.

  • 标签: 公共外交 智库 中国特色 灵魂工程师 国际合作 中国梦
  • 简介:2013年7月6日,在清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上,由察哈尔学会主办的“察哈尔圆桌: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外交部、察哈尔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就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城市外交是城市作为国际行为体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各位发言人审阅.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外交部 城市 上海外国语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 简介:文化外交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包括文艺外交、文明外交和思想外交三个层次.文艺外交仅能起一种辅助性、边缘性的作用;文明外交可以帮助别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形成的善的特质;思想外交传播一个国家对世界根本问题的系统性知识.

  • 标签: 文化外交 国家软实力 文化传播 人员交流 思想沟通 文化推广
  • 简介: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官的个体角度来看,政府公共外交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娴熟的语言能力、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自信和主动六个方面.应当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 标签: 能力要素 公共外交 政府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国情 国际惯例
  • 简介:法德和解的成就及其对欧洲和平稳定产生的积极影响被广泛赞赏.法德和解堪称公共外交的典范,其开创的青年交流与友好城市机制表明,通过公共外交促进两国公民社会间各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有助于消融历史仇恨,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 标签: 公共外交 法德和解 价值 友好城市 公民社会 伙伴关系
  • 简介:对于“走出去”的中企业而言,分享是企业践行公共外交,为自身和母国赢得东道国的尊重与支持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到分享呢?要找准对象,了解对象之所需,用合适的方式分享合适的内容.

  • 标签: 公共外交 企业 “走出去” 东道国
  • 简介:正在建设性参与国际体系的中国,需要智库发挥更大的公共外交作用.我国智库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成果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中国智库应聚焦国家现实和长远发展需求,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与创新成果,扩大国际话语权.提升公共外交能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

  • 标签: 中国特色 公共外交 能力建设 智库 成果质量 国际体系
  • 简介:在公共外交的“多轨道”体系中,智库所从事的第二轨道外交活动不但与政府外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且智库外交是整个公共外交体系的智力和信息中枢,是多轨外交行动主体的“舆论领袖”.中国应重点扶持一批公共外交专业智库.对于民间公共外交智库的发展,政府在市场准入政策和税收减免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中国智库的多样性.公共外交智库要特别加强公共属性与社会责任,要积极拓展国际影响力。

  • 标签: 公共外交 智库 中国 市场准入政策 政府外交 国际影响力
  • 简介:在不少人看来,加强公共外交就意味着通过增加经费、增加机构、增加人员、增加媒体覆盖范围、增加对外公关活动等等。笔者以为,上述工作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外平等和坦诚地交流。

  • 标签: 公共外交 交流 坦诚 平等 公关活动
  • 简介:城市外交是城市或地方政府为了代表城市或地区和代表该地区的利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展与其他行为体的关系的制度和过程。外交学研究的三个思想流派对城市外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城市外交实践中呈现出个特点:与国家总体外交关系的多样统一,能够基本实现传统外交的功能,存在双边、多边和多形的多种形式,且富有开拓性。

  • 标签: 外交学 城市 实践特点 争辩 地方政府 国际政治
  • 简介:《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卢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一书,介绍了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本质内涵、形成历史、管理组织方式以及非营利机构如何参与公共政策和推动民间外交。该书论及的“民间外交”的内涵和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公共外交内涵大体相同。该书既可以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外交,又可以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非营利机构 民间外交 美国外交 公共外交 执行主体 力量
  • 简介:今年的“两会”是新一届中央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年的头一件大事。民族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达,更是文明的昌蛊,文化的繁荣,是习近平所言的“国富民富”,是人民体面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法治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转。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与国民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切实提升全体国民的幸福指数,无疑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 标签: 国民幸福 公共外交 资源 幸福生活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 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外交就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外交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坚持官民互补、润物无声,坚持统筹协调、立体化推进,坚持整合并优化配置资源,成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主要特点.

  • 标签: 民间外交工作 中国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各阶层
  • 简介:继2003年“创意英国”活动后,英国在华又举办了“艺述英国”的重大活动.从“创意英国”到“艺述英国”以及相关后续活动,英国十年来对华公共外交策略呈现如下明显特征:整合讯息与资源,传播英国优势品牌;深度互动,强化中英关系;延续大型事件,力求长期效应.

  • 标签: 整合传播 外交策略 英国 创意 后续活动 重大活动
  • 简介:跨国企业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跨国企业间接或者直接参与的公共外交活动,可以笼统地称为企业公共外交.但是,企业如何参与公共外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外交目标与企业目标如何平衡、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如何调和,其机理、体制和路径值得不断深入探讨.本文从宏观战略层面和微观企业管理层面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 标签: 跨国企业 公共外交 微观管理 宏观战略 国家形象 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