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正>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悖论的世界。当欧共体成员国领导人为尽早实现欧洲联合而聚首荷兰小城的时候,存在七十多年的苏维埃联盟却自行宣布解体了;当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聚会雅加达共商太平洋两岸经贸合作、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发展之时,波黑三个民族间冲突的战火已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失

  • 标签: 民族分离主义 民族分离运动 民族主义 冷战后 少数民族 文化多元主义
  • 简介:<正>“存在决定意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的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既以其生机与活力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社会理想和价值、道德、法制观念的历史性进步,也以其社会变革过程过程必然出现的负面效应以及社会重组中带来困难和不适应诱发了某些人在上述方面的历史性锐化.由于罪犯本能地抵制其正面效应和自发地吸取其负面效应.因此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被罪犯所吸纳,成为干扰罪犯改造的不利因素,由此导致了改造难度的增大.

  • 标签: 重新犯罪 罪犯改造 犯罪分子 腐败现象 市场经济教育 负面效应
  • 简介:彭博社10月9日称,为遏制通货膨胀,土耳其出动警力严查超市物价。月初,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明确要动用警力严查商家囤积居奇、擅自涨价的问题。

  • 标签: 土耳其 动用 通胀 警察 通货膨胀 埃尔多安
  • 简介:整体分离技术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之下,分解或者是撕裂而产生的新的固有界面,通过对新的分离界面进行检测鉴定可以反向验证外力的作用等方式和来源,这对于我们分析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痕迹检测 分离技术 分离痕迹
  • 简介:去年国庆节前夕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闯进来一个浑身散发酒气的男人,一见我就叫嚷道:“你怎么回事啊,我的网吧也敢去查!还搞什么登记呀,查身份证呀!太不给面子了吧,啥意思啊?”

  • 标签: 国庆节 办公室 身份证 意思
  • 简介:我国袭警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法律秩序,威胁着警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对社会治安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袭警犯罪的种种形态及其特征,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和治标性的制措施,一方面实现对袭警犯罪的一般预防,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制压犯罪于已然,以实现对袭警犯罪的特殊预防.

  • 标签: 中国 袭警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控制 犯罪特点 警民关系
  • 简介:近几年校园性侵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具有特定的表现特征,在这个现象背后蕴含着儿童安全和校园安全的双重危机,我们应该遵循“零容忍”原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校园性侵害的发生。

  • 标签: 校园 性侵害 特征 抗制
  • 简介: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对外公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厘清“证”“照”关系,理顺“证”“照”功能,从而减少审批发证。

  • 标签: 改革 分离 外公 市场监管 国务院 副局长
  • 简介:校园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频发既有校园未成年人性权利法律保护意识不强的原因,也有现行法律未能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因。通过发布相关司法解释等以增强校园性侵的司法化制,这是保护校园未成年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 标签: 校园性侵 法律成因 司法化抗制
  • 简介: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只有强制猥亵儿童罪和部分卖淫类罪将未成年男性纳入保护对象,前罪也只包括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男性,存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放纵甚至怂恿了性侵男童案件的发生。最高院等近期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将性侵害犯罪的打击范围以及受害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逐渐扩展到男性未成年人,为被性侵男童的保护与救助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道曙光,可从转变性侵保护理念、完善刑法相关规定、加强性知识教育、完善家庭和学校的监护与管理、建立性侵儿童的预防与控制网络以及鼓励社会公众全民监督等方面对性侵男童现象加以控制和预防。

  • 标签: 性侵害 男童 抗制 救济
  • 简介:2005年1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就提高天然价格问题出现争议。俄方要求乌方按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乌方则要求按每千立方米50美元购买。2006年1月1日,乌克兰拒绝俄公司提出的2006年天然供应和运输最新建议。同日,俄天然的控制站正式停止了向乌克兰供应天然。后经过多次谈判和包括欧盟等多方面的斡旋,最终达成协议。在未来5年里,乌方将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从“俄乌能源”公司购买天然。俄乌“天然之争”暂时落下帷幕,但其背景复杂,影响远未消除。

  • 标签: 天然气 价格问题 乌克兰 市场价格 俄罗斯 购买
  • 简介:传统意义上的未成年犯文化改造主要是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实践活动,未产生触及未成年犯内心和灵魂的力量。未成年犯的可塑性是改造机遇与改造使命的双重契机。未成年犯弃恶从善、重塑新生是改造的目的,普及爱和善良是文化的要义和终板追求,二者天然有着最佳的结合点。文化改造,重在于化。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绝不能仅仅止于传授知识、技术等,更重要的是普及文明和理性,培育爱和善良,这也是文化改造最深刻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未成年犯 文化 教育改造 创新
  • 简介: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罪犯是我国监狱在市场经济形势和犯人心理发生复杂变化情况下,克服警力,精力和财力不足,提高监管改造工作科学水平的根本出路。本文作者在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应用高新技术,终于探索到了一个既能避免封闭监管不利效果,又能确保刑罚执行和监管安全的社会帮教机制——电子帮教,对此,境内外一些媒体曾陆续予以报道。本文是作者对这一实践的一次回眸,颇能给人以启迪,值得一读。

  • 标签: 监狱工作 高新技术应用 罪犯改造 感化改造
  • 简介:再社会化是人的一生各种社会化中的特殊种类,而罪犯改造活动则是再社会化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性质和任务等方面,对罪犯再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罪犯改造活动的再社会化过程有其特殊性的基本理论依据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与一个国家的刑法和犯罪现象的存在密切相关,它的性质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的任务和目的又有明确的惩罚性和复杂性.

  • 标签: 再社会化 罪犯改造 犯罪现象 刑罚目的 刑事惩罚性
  • 简介: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后五年将改造城市和同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建筑和安装成本为2000元/平方米),304万户至少需要2000亿-3000亿元的投资一湿然,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完全靠政府是不够的,所以政府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 标签: 棚户区改造 民间资本 国务院常务会议 投资规模 平方 政府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规定的修改充分体现了对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立法上的落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产生出一系列新问题,对相应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从未成年犯改造的视角分析了刑法修正后未成年犯改造工作的新变化,并提出了未成年犯改造工作的新方法。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未成年犯 改造
  • 简介:在法医学临床鉴定实践中,颅底骨折较为常见。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骨质菲薄,单一颅底骨折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检查难以检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现结合1例颅底骨折案例,对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诊断依据进行探讨,为颅底骨折的法医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颅底骨折 影像学检查 颅内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