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大会投票数据分析后发现,发展和裁军、中东问题、非殖民化及核裁军、特定国家人权状况,是解释成员国投票偏好的主要议题因子.研究还发现,联合成员依据其投票偏好形成四个国家集团.其中发展中国家群体是联合内最大的集团,在发展和裁军议题上具有清晰的统一立场;其次是欧盟成员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北方国家群体;加拿大和太平洋岛国组成一个群体;美国和以色列形成独特的两集团.分析联合成员在大会四个议题因子上的投票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展开较量,南北关系是界定联合大会投票格局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还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关于当今世界主要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群体分化的争论.

  • 标签: 联合国大会 投票格局 发展中国家 南北关系
  • 简介:孟加拉毛派运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壮大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不断分化、持续衰弱时期,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至今逐渐恢复时期。为实现自身斗争目标,孟加拉毛派秉持的理念主要有:马列毛主义是先进和科学的,帝国主义终会腐朽灭亡,孟加拉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孟加拉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马列毛主义要与孟加拉国情相结合。虽然给政府造成了很大压力,但孟加拉毛派运动也面临很多挑战,如国际反恐形势对其不利、政府的持续镇压和清剿以及派系众多不能形成合力等。这些挑战使孟加拉毛派运动在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大实效。

  • 标签: 毛派运动 共产党 人民战争 孟加拉国
  • 简介: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的诞生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挑起叙利亚内战紧密相关,也与基地组织密切相连.在“建国”目标、军事能力、财政经费、招募手段、人员构成等方面伊斯兰远远超过了基地组织,由此开辟了恐怖主义的新纪元.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与行为具有极端残忍性、种族主义、宗教分裂与教派冲突、国际化和国家实体化的特征.在美国及盟国、俄罗斯的打击下,伊斯兰的军事攻势和侵略扩张将受到有效遏制,但伊斯兰的组织及其恐怖行为将依然长期存在,而且有死灰复燃的可能;随着战略收缩,伊斯兰国有可能在中东地区以外的国家如欧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动更频繁的恐怖袭击.

  • 标签: 伊斯兰国 恐怖组织 种族主义 教派冲突 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