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韩国综合社会调查(KoreanGeneralSocialSurvey:KGSS)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心(ChineseGeneralSocialSurvey:CGSS)于2012年分别对408名和1747名18岁-39岁的青年实施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在自我追求和目标实现时幸福感最强;金钱、智能、好朋友、家庭支持等可以提高但不直接影响青年人的幸福感。人际关系、参与社会组织、信赖等社会性变量对幸福感的预测能力不显著。这说明,有着集团主义文化传统的韩国青年和中国青年,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和欧美青年一样,认为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实现更重要。且这种认知对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就要求后续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比关注社会性和经济性要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更多地关注情感、认知、性格等心理指向性要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

  • 标签: 幸福感 社会资本 韩国青年 中国青年
  • 简介:什么是幸福?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幸福是一种感觉,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

  • 标签: 幸福 青春 生活状态
  • 简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坚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意愿。我中队开展以“我把幸福告诉你”为主题的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认识幸福的含义,珍惜幸福生活,激发少先队员热爱党、拥护党的思想感情。

  • 标签: 幸福生活 少先队员 思想感情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队会活动
  • 简介: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中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实践中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努力。但也应当正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与现实的要求,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距离,这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制度建设 《未成年人保护法》 《儿童权利公约》 童年 幸福 保障
  • 简介:“三年一瞬间”。自2011年开始,“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系列调查”通过对几万个中国家庭的实地走访观察,用诚意和努力串联起家庭幸福感的点点滴滴,勾勒中国家庭的“幸福曲线”。

  • 标签: 中国家庭 幸福感 曲线
  • 简介:探索跨群体主观幸福感模型,检验信度与效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首先选取536名大学生、教师和医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初步测量问卷。然后再次选取以上3个群体的729人进行测量,采用AMOS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跨群体主观幸福感由工作满意感、社会信心感、生活充裕感、社会性成熟感、人际和谐感、个性成熟感和主导心境7个因素构成,二阶因素分析可以聚合成外源幸福感和内源幸福感二因素。信度与效度检验良好,最终形成正式的测量问卷可以在跨群体幸福感测量和研究中使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内源幸福感 外源幸福感 跨群体
  • 简介:拜人民为师,深入基层抓调研,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2009年和2011年,上饶市两次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出来后,宣传部门本打算浓墨重彩地加以宣传,可通过对部分市民的调研,我把这个宣传计划给撤销了。因为在调研中,有些市民告诉我:“我们月工资才干把元,离‘幸福’二字还远着呢。”面对这一民声,我开始重新审视发展的差距,先后召开了多个座谈会,把宣传评选结果的精力,投入到为老百姓谋大事、干实事中来,将上饶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这正好与省十三次党代会所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姜江西”的目标不谋而合。

  • 标签: 幸福感 调研 区域中心城市 话题 2009年 深入基层
  • 简介:对于何谓"幸福",陈独秀站在当时的中国国情改革角度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并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旋律为根本,多角度地阐述了他的"幸福观"。他认为幸福具有相对性、实践性、辩证性、时代性等四个主要特点,青年人应该时刻怀揣对国家之爱、民族之兴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为新时期中国处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自己的光热,对当代青年人建构真正适合当下社会和满足心灵需要的幸福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 标签: 陈独秀 劳动 幸福观 青年
  • 简介:本期“文化理论”发表2篇文章以纪念法国著名社会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t-dieu)(1930-2002)逝世一周年。《社会科学与社会良知》是卡尔洪和布迪厄的长期合作者华康德教授2002年8月在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第70期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他们探讨了布迪厄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特贡献。张意的文章《符号权力和抵抗政治》重点介绍了布迪厄的文化批判理论,认为布迪厄揭示出了被文化遮蔽的符号权力,并探讨了在文化领域实现抵抗的可能性。

  • 标签: 社会科学 社会良知 文化社会学 符号权力 文化批判理论 法国
  • 简介:<正>在匈牙利,以及在欧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味着新的发展类型的产生和出现。实际评价社会主义的成就,应考虑下列因素:一、代表国家发展传统的历史、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在旧的社会制度中是不可能克服的;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制度 匈牙利 经济问题 发展类型
  • 简介:当前中国以维稳为主的社会管制价值取向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集权式的内在逻辑与分权化的民主趋势相矛盾、行政权力扩张与私人权利维护相冲突、维稳高成本与管制低成效相偏离等。面对经济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社会管制价值取向必须向以满足民生需求、维护并增进公民社会权利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须从以下三个层面推动:以培育公共精神为主线重塑价值理念、以维护社会权利为重点全面推进制度创新、以分权为核心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集体行动机制等。

  • 标签: 社会管制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 简介:我国的青少年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较少应用宏观性的理论框架。社会质量理论具有很强的概念包容性和较好的本土基础。以社会质量视角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可以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合、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展开,它可以展示青少年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青少年与社会制度、体系和组织之间的制度性联系,以及青少年与社区、家庭和其他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

  • 标签: 青少年 社会质量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
  • 简介:<正>一、努力发展社会生产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恩格斯指出: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历史唯物论揭示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它可以突破阻碍它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换来新的生产关系与它来适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篇第二章中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消除现存社会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不应当从头脑发明出来,而应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 反杜林论 恩格斯 公有制
  • 简介:他是一个孤寡老人,也是一个“五保”户,已经93岁高龄,依然在捐资助学。他最初的愿望很简单,希望有生之年,捐资助学,多积善心,等到老无能力之时,不求“儿孙”绕膝,但求身边有一个照料自己的人。

  • 标签: 捐资助学 幸福 孤寡老人
  • 简介:"又一个宏大的、带有修饰语的左翼概念……难道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具体的社会—生态计划,即致力于倡导转变、‘能源转型’过程或者是免费公共交通吗?"毫无疑问,左派的许多问题源于总是创造宏大的乌托邦概念并且试图使之符合社会现实。

  • 标签: 社会主义 党人 公共交通 社会现实 修饰语 乌托邦